广西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腾翔初级中学 530104
摘 要:本文根据课程改革新理念,从教学过程生活化的角度,从教学实践中的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等环节,总结了对构建生活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 兴趣 情景 活动 生活化
回归“生活世界”是当前思想品德课的五个特征之一。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核心在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尤其重视学生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及其真实体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提升其精神境界,成就个体幸福人生。
2011年新修订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坚持了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理念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就要求一切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都要立足于课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课堂生活化。下面我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选取生活化的材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而导入新课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以《难报三春晖》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首先让学生欣赏陈红演唱的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听完歌曲之后,我随即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我这样一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就来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新课教学活动。
二、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是小天地,不能替代现实世界;课堂又是大天地,可以再现现实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以《礼仪展风采》一课为例,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让他们欣赏国旗仪仗队的飒爽英姿。接着又播放了一段我校学生的升旗仪式的视频。这样一对比,学生的热情就上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没等第二段视频放完,学生就纷纷指出本校的表现不行,动作不标准、不到位、太差劲等等。我接着问“如果放到天安门广场上会怎样?”学生纷纷作答:“会被人笑”、“有损国家形象”……于是礼仪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就为后面掌握好基本的礼仪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活动,使知识要求自然的内化为学生行为
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真实性。生活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源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言万语的说教抵不上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得的点滴感受。生活化教学就是把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与课堂教学的模拟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的。
还是以《礼仪展风采》一课为例,在看完两段视频后,教师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联系学校生活中的实际,讨论:作为中学生该以怎样的礼仪来展示我们的风采。随后让学生分组表演如何站、立、行、坐,并让他们自己评价一下谁最能体现我们中学生的风采。之后还播放正确的站、立、行、坐的姿势供学生参考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同学学得很认真,坐姿不自觉地端正了很多。接着我还设计了两种情景让几名学生上来表演:1.在家中如何接待到访的老师?2.春节时去拜访长辈。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礼仪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再进一步推广、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礼仪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很自然,没有任何说教的味道,学生也乐于接受。
四、拓展生活课堂,提高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可以把我们的课堂拓展到课后。如在上《我爱我家》一课时,我曾给学生发小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分别写出自己父母的3个以上的优点或夸奖父母的3句话,并要求学生把卡片保管好。之后,在上完《两代人的对话》一课后,我就要求学生再拿出这张小卡片,在卡片的最后写上感谢父母的话,并建议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做点缀,然后在周末放学回家后亲自把这张卡片交到父母的手上,并注意观察当时或之后父母的表现。之后我陆续地询问了学生,对事情进行追踪调查。虽然有部分学生没有把卡片交到父母手上,但是按要求去做的,有些学生告诉我:当时他看到了父母脸上绽开的微笑;周末那两天家中饭桌上的气氛特别的好;父母把那张卡片摆在了房间桌面上最显眼的位置……我很高兴小小的一张卡片在两代人的沟通中发挥了大大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生活”这一“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
[2]《当前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教师的建议》.“国培计划(2012)”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教材。
论文作者:韦健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卡片论文; 课堂论文; 生活化论文; 父母论文; 礼仪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