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影响与特点分析论文_任俊

任俊

南京市建邺区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摘 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的状态影响与特点因素。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收治的120位神经内科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表进行调查研究,从患者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焦虑症状阳性者患者占有32.5%,抑郁患者占有46%,其中焦虑和抑郁症患者的疾病发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有密切的关联。结论:在神经科的病人中,焦虑和抑郁患者的数量比例较多,且患者中女性比男性要多,年龄越大疾病的发作率越高,而学历更高的人群患焦虑和抑郁的患者更多。

【关键词】神经内科;焦虑;抑郁;影响与特点

在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诊中,患者多因发生头晕失眠、胸闷心悸和周身不适等症状到神经内科门诊进行就诊。其中焦虑和抑郁症在临床中属于多发性疾病,常在神经内科门诊中发现。焦虑和抑郁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其严重程度比普通的躯体疾病要更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也更为深远[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在社会中患有焦虑和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今,对伴发焦虑和抑郁的治疗已经成为神经内科医生面对的难题,而且现在的医生对患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的辨别率还不够高,难以及时识别。同时,医生对精神障碍的发展还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本文对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影响疾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5月份-2018年5月份收治的120位神经内科患者,其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28~70岁。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患者55例,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患者65例。根据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将所有受试者分为神经疾病组和非神经疾病组,其中男性31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4.6±11.2)岁,女性29例。年龄从24岁到65岁不等,平均年龄(43.6±12.1)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4例,大专及以下学历26例。职业包括会计4例,教师10例,医务人员10例,个人12例,工人20例,非职业4例。发病前发生不良生活事件8例。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06例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信息进行了记录和调查。对收集的患者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医院神经内科所用的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焦虑和抑郁的评定项各7个,每个项目评分为0~3分,在患者进行自评以后对得分进行统计。统计以后如患者得分低于7分则说明没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如得分在8~10分,则表示存在可疑症状,如果高于11分,则说明肯定存在焦虑或抑郁症状。对得分高于8分的患者判定为阳性患者。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表示,计数数据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用2检验法表达,P^0.05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通过对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根据焦虑抑郁量表中的问题,由患者对焦虑和抑郁方面内容各7个进行回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显示,其中随机所选取的120例患者中,有39例存在焦虑,46例存在抑郁。从调查结果可知,女性患焦虑和抑郁的概率要略大于男性,年龄较大的人群患病概率比年龄小的要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群发病概率要远大于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见表1。

表1 焦虑抑郁量表调查结果 (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压力也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在社会中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的发作率逐渐提高,这一现象已经得到医学领域及患者本身的高度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对精神类疾病的预防逐渐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3.1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

通过本研究的发现,神经内科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作率较高,可能与近年来神经内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心脑血管的发作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患者呈现年轻化,而病情呈现复杂化。在本次研究中,受到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相比其他科室的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而且患者的焦虑往往会发展成为抑郁或者是焦虑与抑郁的混合症状[4]。焦虑症患者症状较轻,通常会出现害怕,还不会产生自杀的想法。而抑郁患者却会存在自杀的念头甚至付诸于行动。因此,在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诊断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进行判别。

3.2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3.2.1 神经功能缺损

神经科的病人,常会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而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性发展,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主要是由于神经功能的缺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发情感障碍,而焦虑和抑郁是情感障碍中的主要表现之一。另外,也有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缺损以后会发生生物学的改变,导致神经递质代谢障碍而出现抑郁[5]。

3.2.2 生活自理能力

本次研究发现,接诊的神经内科患者中,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概率更高。神经内科所接诊的患者多为需要照顾的患者、具有身体功能障碍或生活能力较为低下的患者。患者在生活中个人价值感较难得到体现,从而导致自信心丧失,并且伴随着长期的病痛和恐惧从而导致焦虑或抑郁的发生。

3.2.3 人格特征不稳定

患者的人格特征如果不稳定,会使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提高。Eysenck认为,内外倾、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变态倾向的表现程度会影响个人的个人特征。比较内向和情绪不稳定的人们更容易发生抑郁。由于性格内向的人们往往不善于表达,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内向的人更容易往不好的方向进行联想,导致自身无法树立自信心,进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常表现与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3.2.4 家庭及社会的支持

在社会中,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的人们在生病或遇到不如意的事以后,需要独自承受较大的压力。使患者难以维持一种良好的情绪,使患者产生悲凉的感觉,并且对疾病之后的经济和生活压力感觉更为无力。

神经内科的患者多以慢性疾病为主,病情呈现慢性反复的过程,病程较长且呈现加重的趋势[6]。患者通常不但需要承受病痛的折磨,还需要忍受由于长期治疗而造成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情绪处于较为低落的状态。因此,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所接收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较多。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学历等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女性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要略多于男性,年龄更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而学历越高,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也更高。

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所接诊的患者面临的精神状况和问题较多,而且常伴随多种疾病出现。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了焦虑抑郁发作的影响因素。随着现代出现焦虑和抑郁的人群不断增加,症状也不断发展严重,尤其是老年或慢性病患者的神经类疾病更为严重,需要加强对这类患者的重视。除此之外,不只是在神经内科,其他科室的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患者是否由于疾病而存在心理障碍,在判断过程中需要从人们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在识别出患者存在心理障碍的问题,需要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尽量减轻患者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也能更有利于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精神状态。

4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类似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逐渐增加。这一现象已受到医学界和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疾病预防是我们国家医疗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于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症状的出现。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患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改变他们的情绪[7,]8]。患有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会发展为情绪障碍。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有助于治疗高血压,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在神经科门诊患者中普遍存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受教育程度越高,焦虑、抑郁评分越高,患病概率越高。与女性相比,男性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参考文献:

[1] 陆林,黄明生,孙学礼,等.内科住院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 (31):234-236.

[2] 杨小英,徐淑丽.神经内科患者的抑郁和焦虑临床特点及调查[J].河北医药,2015,37 (5):748-749.

[3] 薛炬君,陈曦.探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 (16):133-134.

[4] 冯春燕,严谨,张朝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 (18):3-5.

[5] 王泽帅,马建军,李学.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1):51-53.

论文作者:任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影响与特点分析论文_任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