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微观论文,视角论文,人力资本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刊网址:http://jjkx.xjtu.edu.cn;http://www.ddjjkx.c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4(06)-0011-09 一、问题提出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影响的[1]。而Kuznets[2]对多国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就业结构的变动往往要滞后于产业结构。一般采用就业弹性系数和比较劳动生产率①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国1983年-2012年就业弹性逐渐减小,2003年以来就业弹性趋近于0,这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劳动力市场的扩张。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3]。从2003年开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为负值,而产业增加值仍在增长,故该产业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除个别年份外)为正值,对就业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最大,具有较强的吸纳就业能力。故第二、三产业的良好发展能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失业。中国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存在较大差别,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1983年的0.49下降到2012年的0.3;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2012年该值为1.5;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24。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没有有效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国就业结构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4]。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5]。 另外,学者还从其他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例如,张抗私、盈帅[3]从产业结构对就业变动的离散度视角,基于斯托克夫指数,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互作用;李萍、谌新民[6]从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工合同期限的长短入手,研究就业稳定性对企业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影响;方行明[7]采用协整检验的方法,证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及人口年龄结构来研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潜力;赵杨、刘延平[8]将研究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来研究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喻桂华、张春煜[9]通过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与国际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矛盾问题。这些文献普遍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中国的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王庆丰、党耀国[10]以Moore结构值作为衡量指标,采用时间平移和灰色关联分析,测算出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5年。 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基于宏观数据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不匹配性,使用微观数据分析和挖掘人力资本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性的作用的研究十分少见。本文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研究产业转型中个体劳动者的行为特征及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期望补充和完善现有研究结论。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总结现有文献中研究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原因,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部分,从微观个体的行为特征入手,研究产业转型过程中企业职工的行为表现,致力于从劳动者自身寻找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原因。第四部分,理论分析人力资本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 二、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原因分析 产业转型需要人力资本供给要素的支持,产业升级和转型也必然伴随着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移[11]。而中国却面临着产业转型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乏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本文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主要总结出以下三点内容: 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导致农村滞留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使就业的转变滞后于产业转型。凌文昌、邓伟根[12]指出中国的生产要素流动性和生产要报酬均等化均受到制度因素的限制。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13],严格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遭受就业歧视,他们享受不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工作待遇和社会福利。同时,由于农村的土地流转性不强[14],也限制了农民向城市的迁移。 第二,产业运行格局不合理导致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中国实施“赶超战略”,过度强调工业化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建设。首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使资本替代劳动。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其就业弹性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限。有学者指出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动提高了失业率[15]。其次,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且内部结构失衡。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65%,就业贡献率在60~75%之间[3],而中国2012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4.6%,就业贡献率仅为36.1%。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是指传统第三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失衡。传统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饱和,如商业饮食业、运输邮电业等;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如金融保险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教育业等[16]。 第三,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稳定性也会影响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目前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合同普遍是短期的,短期的劳动合同意味着劳动者就业的不稳定性,使得企业和劳动者缺乏共同利益,企业不愿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更倾向于压低用工成本,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与产业升级转型的矛盾[6]。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的研究是从制度和政策等宏观层面来解释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现象,并就如何打破现行制度和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诚然从宏观层面寻求制度和政策的转变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匹配具有重要意义,但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还没有研究是基于人力资本视角,从劳动者自身寻找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原因。本文力图从微观个体入手,分析劳动者对产业转型中的政策层制度和经济环境的把握。研究人力资本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性问题中的作用,试图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三、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课题的部分调研数据来分析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转型的微观个体行为特征。本次调研针对政府、企业及企业职工三个主体发放调研问卷,研究其在产业转型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而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调研历时三个月(自2012年6月份开始到2012年9月结束),调研员的足迹遍布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华北地区、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涉及批发零售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IT业、采矿业等到十余种行业。共发放政府问卷127份、企业问卷241份及企业职工问卷4495份,由于本次调研问卷采用一对一发放,保证了受访者的疑问得到及时解答,因此问卷的回收率很高,分别达到100%、100%及96.7%。本文使用的分析数据来自覆盖全国在职职工的调研问卷。 2.在职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水平 (1)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整体认知情况。总体上,在职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普遍不足,在4323份有效样本中,只有10.13%的对了解企业产业转型,而58.04%的职工仅仅听说过产业转型,但不很清楚,甚至有31.83%的职工根本不知道企业产业转型的概念。 (2)不同学历的职工群体对产业转型的认知分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具有不同学历的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情况,表2统计了样本的分析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具有不同学历的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程度不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博士学历的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要优于硕士,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硕士优于本科,本科优于高中和专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本科对产业转型的认识优于专科,高中对产业转型的认识也优于专科。 (3)产业转型认知水平的区域比较。研究样本对产业转型的认知存在区域差异,由表3可以看出对产业转型的认识水平,按区域分类,由高到低依次为华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从整体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对产业转型的认知也不同。大体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产业转型的认识要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 3.企业职工对当地的就业调整政策的掌握情况 (1)企业职工对当地就业政策的整体掌握情况。从整体上看,在职职工对就业调整信息掌握的不好。在4270份有效样本中,仅有18.64%的职工了解当地就业调整政策,37.56%的职工对就业调整政策一知半解,而有43.79%的职工完全不了解当地的就业调整政策。 (2)不同学历的职工群体对就业信息的了解情况分析。同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了解就业政策调整的群体与不了解和不太了解就业政策调整的群体的人力资本积累的特征,其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在了解就业政策调整的样本中职工的学历要显著高于不了解和不太了解就业政策调整的群体的学历,显著性水平为1%。 表5在整体样本区间上,进一步统计了具有不同学历的职工群体,对就业调整政策的掌握情况。由表5,不同学历的职工对就业政策调整的掌握程度由好到差依次为:博士、硕士、本科、高中、专科。特别地,具有专科学历的职工对就业调整政策的信息了解的不如具有高中学历的职工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具有专科学历的群体对就业信息不敏感。 4.产业转型期企业职工对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 (1)产业转型期,企业职工普遍表现为有提升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意愿。如表6所示,4238份有效样本中,63.24%的职工认为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以适应企业产业转型的要求;而12.91%的职工认为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有23.86%的企业职工人表示不清楚是否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反映出这部分职工对产业转型给劳动者带来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 (2)具有不同学历水平的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期是否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的认知并未表现出差异。本文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得出这一结论,如表7所示,需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水平和不需要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的群体,其学历的均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并未表现出差异,这说明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并未影响职工对该问题的认识。 5.微观个体对政策转变及经济环境的把握 (1)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识普遍不足。在4323份有效样本中,仅有438名员工对企业产业转型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而另外90%的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的含义缺乏了解。 在职职工对产业转型的的认知水平表现出入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和区域差异。按学历划分,职工对产业转型的认知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博士、硕士、本科、高中、专科,具有专科学历的在职员工对产业转型的了解最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科学校的教学内容有待改善。 按区域划分,在职人员对产业转型的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华北地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似乎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产业转型的了解越多。 (2)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职职工对当地就业调整政策漠不关心。回收的4279份有效样本中,仅有796名企业员工了解当地就业信息的动态变化。就业调整政策与劳动力市场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对它的无视,意味着新的就业机会的丧失。 不同学历的职工群体对就业信息的关注情况是不同的,基本上表现为高学历的职工对就业调整政策的关注要多于低学历职工。但具有专科学历的职工对就业调整政策的关注情况是最差的。 (3)大部分企业职工表示,面对企业产业转型应该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较少部分职工认为不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清楚是否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这说明他们对产业转型了解不足。接受不同教育的职工并未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四、人力资本投资与产业转型的有效匹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宏观经济水平持续有效地增长,必然要求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实现有效匹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要求,是人力资本投资将供给转化为有效需求的根本途径[17]。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遵循着如图1所示的传递链条。 图1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传递链 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需要被投入到特定的部门和行业,才能发挥其生产职能,体现其经济价值。而经济增长率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权数的各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之和,经济增长质量等于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权数的各产业增加值增长质量的加权之和[12],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增长[18]。因此,人力资本供给结构通过影响产业升级和转型的进程,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同时,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消费结构、进出口结构和政策制度等因素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19],要求产业结构必须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中国三次产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12]。由于产业结构对生产要素具有资源配置功能[18],所以产业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水平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进行不断的升级和转型,进而派生出对人力资本结构的需求。 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需要相互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17]。本文力图从理论上证明,当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有效匹配时,人力资本投资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1.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人力资本增量函数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开拓者Mincer[20]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系统的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新经济增长理论时期,Romer[21]、Lucas[22]以及Mankiw et al[23]将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具体化和数量化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这些学者的研究偏重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方面而忽视了人力资本的结构问题,没有涉及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分析[17]。 Becker[24]首次分析了人力资本的投资结构问题,他将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形式。Dension[25]研究了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不同特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以郭继强[17]和杨建芳等[26]为代表沿Dension[25]的思路,分析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体现在劳动者身上,是劳动者质量的反映,其影响因素有多种。杨建芳等[26]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者人力资本拥有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将人力资本设定为关于教育投入和健康投入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郭继强[17]将人力资本投资抽象概括为资源转换投入和资源配置投入两部分,并定义人力资本增量是关于二者的函数。按郭继强[17]的定义,资源转换投入使劳动者获得资源转换能力,反映为劳动者的生产能力;而资源配置投入使劳动者获得资源配置能力,即劳动者对经济环境或制度结构的变化做出的反应、发现潜在获利机会、运用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决策能力。 本文人力资本增量函数按照郭继强[17]设定的形式,以分别表示用于配置投入和转换投入的人力资本投资,M代表人力资本投资组合所带来的人力资本增加值,经济体中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与人力资本增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及预算约束分别如(1)式和(2)式: 其中,μ是人力资本投资转换成人力资本时的转换系数,表示总产出中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比率,二者都是外生给定。其中0<λ<1,λ和1-λ分别代表配置投入和转换投入的人力资本增量弹性。 给定人力资本投资的预算约束,通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最优化求解可得,当资源配置投入和资源转换投入的比例为λ:(1-λ)时,人力资本增量达到最大值,。 2.基于MRW模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Mankiw、Romer和Weil[23]通过将人力资本引入索洛模型中,并利用跨国数据验证了Mankiw-Romer-Weil模型(简称为MRW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国别差异。郭继强[17]认为MRW模型是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本模型。 MRW模型是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即假设技术增长率是外生给定的。而且没有考虑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问题。郭继强[17]通过将构建的人力资本积累方程与MRW模型的生产函数相结合,实现了对MRW模型的拓展。但在这种拓展中人力资本结构问题仅被引入到生产函数,仍然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技术进步依旧被设定为外生的[27]。而杨建芳等[26]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对引入人力资本结构的MRW模型进行检验,他们发现外生的MRW模型并不适用于解释人力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对内生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本文发现:第一,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会影响经济增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产出中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比率越高,所得到的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越大;第二,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制约经济增长。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投资比例会对经济增长水平产生影响,最大化的人力资本增量水平和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均要求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投资比例等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λ。因此本文认为,在内生化的经济增长模型中,一国的人力资本增量水平向最大化路径收敛的过程中,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全国4495份企业职工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在职员工对企业产业转型和当地的就业调整政策的关注度普遍不高,微观个体主观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和就业环境缺乏整体清晰的认识,然而认知不足导致准备不足,这意味着面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环境的不断变换,中国有将近90%的人是毫无准备的,按郭继强[17]对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划分,这个现象反映了中国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资源配置投入不足。 高素质劳动力是企业采用新技术,促进企业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决定性力量[28],一般来说,产业转型和升级普遍提升了对劳动者素质的内在要求,按照国际发达国家的经验,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增长率是普通劳动者的2倍,而从事较高级的脑力劳动者的就业增长率则是普通劳动者的3倍[29]。样本中63%的企业职工认为在产业转型时期应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13%的职工表示不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而24%由于对经济形势缺乏正确的判断,他们不知道是否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这同样反映出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资源配置能力不足,不能对经济环境和制度变化做出清晰认识。 产业转型要求人力资本做出适配性调整,人力资本是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效匹配,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引入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经济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越高,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越大;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投入比例φ会对经济增长水平产生影响,最大化的人力资本增量水平和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水平,均要求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投资比例φ等于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弹性λ。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决定了经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对产业转型具有促进作用[6]。经济转型实际上是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并根据经济转型的需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本结构,实现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过程[30]。 由于人力资本结构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除了已有文献提到的政策性、制度性及其他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原因外,微观个体的人力资本资源配置投入不足,导致其资源配置能力欠缺,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的认识不够,也是造成中国就业结构转变滞后于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量和结构制约着人力资本的增量和经济增长水平,人力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造成劳动者自身缺少对经济发展形势及就业情况的整体把握,导致中国的就业转变滞后于产业转型步伐,阻碍了宏观经济的增长。 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的认知,因样本职工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按学历划分,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的关注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博士、硕士、本科、高中、专科。从这个角度看,提高中国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有助于增强劳动者人力资本的资源配置能力,加强其对经济发展形势和就业环境的整体把握,能够尽快实现就业结构对产业转型的适应性调整。 因此,中国应加大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为更多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从而保证学生获得高水平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增加高等教育投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结构与产业转型不匹配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样本中具有专科学历的企业职工对产业转型和就业调整政策的关注情况最差,反映出这类群体的人力资本资源配置能力最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中国职业教育内容的缺失。而潘士远、林毅夫[28]指出职业教育是中国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关键。但由于中国财政仍然是培训补贴的重要渠道,劳动力培训资金多头管理现象突出,资金分散和部门利益倾向,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31]。因此,我国应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优化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注重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技工缺口问题,职业教育发展没有实现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指出,“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格局仍然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整个劳动力市场需求比较多地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和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这两大类部门,这两大部门的就业用工需求占了66.4%,接近2/3。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很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的问题还没有缓解④”。近期有多个省市表示其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巨大的技工缺口,例如,珠海市发布的《2012-2013年珠海市紧缺技工工种目录》显示,珠海存在76个紧缺工种,技工缺口达12万⑤;浙江省高级蓝领人才缺口达50%以上,高级技工的就业率可实现100%⑥;遂宁市新闻网日前公布该市企业出现“技工荒”,技能人才“青黄不接”。 中国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规划,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另外,中国应鼓励民办教育,提升教育效率。公立学校由国家拨款,教学内容偏重于对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不足;而私立学校依托市场,其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市场需求,课程内容的应用型较强。当前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处于被公立教育垄断的状态,而民办教育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有待完善。因此,在保证国家对基本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应大力调动社会和市场力量,鼓励和完善私人办学,保证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私立学校能够紧贴市场需求,灵敏的“嗅到”市场上短缺的人才,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培训,能够迅速解决区域人才来源短缺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①某产业就业弹性系数=该产业计算期与基期相比的就业增长率/该产业计算期与基期相比的经济增长率,它强调经济增长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是常用的一种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性的分析工具,能反映出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匹配。本文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产业增加值和就业规模数据,计算中国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分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1990年数据出现异常值,分析中不予考虑。 ②问卷对“是否了解产业转型?”设置了三个选项:很熟悉;听说过,但不清楚;不知道,SPSS 17.0对这三个备选答案分别赋值1、2、3。故均值越小,说明越了解产业转型。 ③SPSS 17.0对博士学历、硕士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高中学历分别赋值1、2、3、4、5。故均值越小,说明学历越高。 ④信息来源:http://www.jinnong.cn/news/2012/12/20/201212201513242741.shtml ⑤网站链接:http://gcontent.oeeee.com/d/fd/dfd7468ac613286c/Blog/fb6/05cd87.html ⑥信息来源:http://career.eol.cn/kuai_xun_4343/20120929/t20120929_851649.shtml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产业转型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