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柴鹰博

成本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柴鹰博

浙江省武林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3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成本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一定会关系到成本预算管理。本文首先简单的阐述了成本预算基本内涵,进而详细了如何在企业成本控制当中合理的应用成本预算,实现企业成本控制效率的提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企业争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成本预算;企业成本控制;应用;探究

引言

成本预算属于企业实施成本控制过程中所采取一项有效措施。企业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然而对成本控制的增强,需要组织成本预算管理,研究和应用多项高效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化分配,从而构建满足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预算管理体制,由此最大程度进行成本控制,推动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1成本预算概述

成本预算也就是作业成本预算,指的是根据企业成本管控中的不足和缺陷,充分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以及全面预算成本管理两种管理方法,针对企业生产作业环节,结合作业内容合理的分解企业预算目标,进而实施全程的成本控制,努力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控制企业资源的消耗、改善企业工作质量,精细化、程序化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最终保障企业预算目标顺利完成。作业成本预算可以显著提升预算目标的公平和客观性。保障企业预算得以落实到企业各项生产当中,提升企业基层生产执行力,为企业作业成本管控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根据,由此方便企业工作人员寻找成本预算执行各项问题,并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应对,从而提升企业成本预算价值。

2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2.1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同企业战略目标不符

目前,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大多局限在事中分析和事后控制上,不能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导致了企业生产与经营反射弧过长,应变能力减弱,从而降低了企业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2企业成本控制意识淡薄

成本控制是指对企业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产品的设计研发、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的控制,而不是单纯对采购、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很多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局限,认为成本控制值需要节支即可,造成成本控制体系不科学,在管理过程中工作做得不到位。

2.3企业竞争方式不正确,导致成本控制失控

目前不少企业单纯为了增加收入,盲目拓展市场,甚至不惜降低成本,恶性竞争;还有的为了发展壮大,不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不计成本地扩大规模、盲目上新项目,结果却给自己增加沉重的负担,加大成本控制的难度,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存。

2.4成本预算编制体系缺乏合理性

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时,成本预算管理编制上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某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内容是以年为单位进行编制,在这种成本预算制度下,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一直处于效率偏低、预算偏离实际生产数值的状态,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无法得到提高。同时,在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多数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由管理层下达预算目标、各部门按照指标进行生产的成本预算管理办法使得成本预算管理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失效,无法启动预算管理对成本控制应有的作用。

2.5市场经济环境不健全

不正当竞争、垄断等现象在企业中屡见不鲜,一些企业不靠成本控制,单靠其产品的垄断性就可以增加效益,导致这样的企业不重视成本控制,也波及到一些其他企业,直接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动机性。国家又缺少对这些企业的监管,都成为当前成本控制过程中的阻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成本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3.1编制和分解企业成本预算

首先,作业分析。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是在成本预算基础上进行的,成本预算需要将企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作为一个作业链,明确各项作业范围以及责任。其次,明确和分解预算指标。作业工序明确之后,需要根据生产工艺对不同作业资源进行准确的测算,确定各项作业的相应的材料、人员、设备消耗量化指标。根据人员工资水准、材料和设备价格等对作业过程中使用指标。进行作业成本预算的编制需要相应的数据,其中涉及企业自身以往资料、行业基本成本情况等,预算编制过程中根据企业各个作业部门具体状况进行,保障成本预算编制不但可以反映成本控制需要,同时也可以满足企业实际的发展状况。成本预算可结合从企业成本控制要求,重点控制企业自身的关键性控制环节。

3.2成本预算控制

3.2.1成本预算分析

成本预算分析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企业结合自身的业务确定合适的分析方法与内容,比如针对企业作业成本,财务机构实施差异性分析,对成本预算变动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等。技术人员对企业具体的作业流程有效性加以科学的分析,进而提出一系列的作业流程优化措施,对人员配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作业班组分析现场作业效率等。

3.2.2成本预算控制

(1)作业流程控制

在市场化机制中,每个作业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经济体,前一环节作业是为后续作业进行服务,同时根据市场价值进行收费;准市场化机制指的是确定一定的内部转移价值,依照量化的价格对各个环节作业进行科学的结算。环节收入去掉其相应的消耗为该环节的增值额。根据企业的情况,通过内部转移价格在作业链分配预算指标,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缩减资源消耗,完成自身成本预算流程控制目标。

(2)定额控制

对作业质量进行分析,盲目追求低成本并不是企业实施成本管理初衷。而对于消耗定额较高的作业,需要对其超额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及时的纠正。消耗定额是基于企业内部的生产工艺,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制定的,过高过低都不合理。

3.2.3成本预算调整

在实际的预算执行活动中,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有时会因为很多不确定因素而出现一定的偏差,这一偏差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或许是因为预算编制的误差,也可能是价格调整。假如在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盲足追求成本预算指标刚性,极易使成本和实际相脱节。所以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在调整时需要对其预算程序进行,从而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3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监督与考核中的作用

根据成本预算内容,按照企业实际产销经营过程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内容进行监督和考核,将预算考核分值和结果同企业管理、采购、生产等各个岗位的员工薪资与福利挂钩,保证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中去,积极努力完成企业成本预算目标,从而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资薪金、设备基础设施投入和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上涨,企业生产产品价格随之上涨,导致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可持续发展受阻。对此,企业必须重视自身成本控制,优化生产作业流程,而成本预算是一项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合理的应用企业的成本控制当中,挖掘潜力,控制成本耗费,促使企业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努力改善经营管理,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企业成本控制效率,实现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薛振利.浅谈作业成本预算在煤炭企业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151-152.

[2]郑爱明.基于作业成本预算的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40-41.

[3]张小兰.作业成本预算在企业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26:77-79.

论文作者:柴鹰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成本预算在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柴鹰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