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论文_马红艳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论文_马红艳

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科学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资源开发方面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在其中的各项活动都会会地质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地质灾害现象的逐渐增加,做好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成为了现阶段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本文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引言

近年来天气变化异常,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逐渐加大。尤其是人们在开采地下资源以及道路修建过程中,使得我国的地质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地质灾害显著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岩土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加大对地质环境防治,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岩土工程是就土体工程和岩体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进行研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产生灾害的工程进行预防和治理的措施。一般地质灾害防治是指为了防止灾害发生而修建的各种防护性措施。比如预防山体滑坡修建的沟渠等。广义的防治工程是为了防止、控制灾害产生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二、地质灾害的种类

1、滑坡

斜坡上的土壤或者是岩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力的作用下整体分散顺坡下滑的现象就是滑坡。山体滑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种。

第一,斜坡坡脚受到地表水冲刷,斜坡坡脚被人为挖掘等都会影响到斜坡稳定性,进而诱发山体滑坡。通过对山体地质条件的分析可以就该地区内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进行预测。

第二,一般滑坡发生地区都处于地质构造带的交接位置,区域内有河流、水库等水资源丰富。地区内经常会发生强降雨天气,容易形成峡谷。

2、崩塌

裂缝使得岩土体发生断裂,导致岩土没有了支撑,局部受力发生断裂或者下滑,从而从山坡上翻滚到山脚。一般在土体中发生的崩塌称为土崩,涉及到山体规模巨大的崩塌称为山崩。崩塌现象在自然界中很常见,人类活动引起的崩塌事故随着近年来人们从事地质活动的频率提高也逐渐增加。造成崩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人们在从事矿物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岩土体的结构,造成岩土体振动;

第二,水利工程发生渗漏导致岩土体被渗漏的水浸泡软化,随着渗漏水量的增加,岩土体受到水压力的作用发生变化。

第三,道路施工建设中需要对边坡进行挖掘,爆破时就会产生强烈振动损坏了岩土稳定性。

第四,崩塌容易发生地段的土料、土块堆积加重了崩塌地方的承载力,也可能会导致崩塌。

3、泥石流

泥石流常常发生在山区或者是深谷沟壑中。受到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发生的自然灾害引起带有石块、泥沙等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以及破坏力强、突然性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造成山底公路的冲塌、房屋被掩盖,给人们带来惨重的伤亡,造成巨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人们在建设公路等设施设备时开采建设不合理,破坏了土坡原来的地表结构。比如云南省东川至昆明公路的老干沟,在修建公路和水渠过程中,严重损坏了山体结构,并且受到地震等的影响,导致泥石流更加严重。

4、地面变形

受到自然或者是人为影响,地面岩土发生了位移等活动,造成地面下沉、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出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恶劣影响。地面变形包括裂缝、沉降、塌陷。根据数据信息统计,我国目前有70多个城镇发生过地面沉降, 有的沉降深度达到3米。造成沉降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地下水资源严重减少,地下缺少有力支撑进而发生沉降。

第二,人们对地下资源矿物质资源等的过度开发使得地下形成一个空壳,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

第三,因为可溶岩存在岩溶洞隙。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产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给社会造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岩土工程作业必须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1、生物防治措施

科学的进行草木种植是实现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生物防治所需的成本较少,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场地。除此之外,生物防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发挥有效作用,在保护水土的过程中还能改变周围的生态环境。生物防治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要想实现生物防治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地质灾害区域需要根据该区域内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措施。

2、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主要适用于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消方减载护坡、前缘支挡或滑坡后缘地表排水等工程措施;针对大型滑坡,可以根据工程资料选择合适的防治方式。

3、避让措施

避让措施包括雨天和搬迁避让两种方式。针对一些地质灾害较大的区域需要采取搬迁避让措施。这是因为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搬迁可以降低防治工作所需的成本。雨天避让措施即在下雨天气将具有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区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岩土工程作业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避免地质灾害产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我们应致力于提高对岩土工程技术的研发,保证资源科学开发的同时,避免对地质环境造成损坏。

参考文献

[1]杨龙.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91-92.

[2]张玉亮.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建筑知识,2017,37(08):87-88.

[3]贾志宏.试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3(13):128-129.

论文作者:马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论文_马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