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以及防治原则论文_王祥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以及防治原则论文_王祥

宣汉县第三人民医院 王祥病毒感染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非常常见,较一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类疾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后果更严重,甚至有的病毒感染,如艾滋病毒感染、狂犬病毒感染属于难治性疾病,致死率极高。目前,控制病毒感染的总体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治效果的监督、管理,除了依赖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外,离不开实验室的检测分析手段,因而了解相关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在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病毒感染的医学实验室诊断技术也越来越趋向于简便、快速、敏感和高特异性的方向发展,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很大便利。目前常用的病毒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检测病毒体及所致宿主细胞病理改变的形态学直接检测技术,检测病毒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血清学检测技术及检测病毒蛋白抗原成分和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技术)。

形态学直接检查技术是病毒学实验检查方法的常用技术,主要通过检查病毒感染细胞或体液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主要包括病毒的颗粒、抗原、核酸及包涵体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包涵体检查属于细胞病理学的范畴,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检查经姬姆萨(Giemsa)或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的病变组织或脱落细胞中的特征性包涵体,有助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等感染时,宿主细胞可产生细胞核内包涵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狂犬病毒及痘类病毒感染后可产生细胞浆内包涵体,麻疹病毒感染时,在宿主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均可形成包涵体;病毒颗粒检查依赖于电镜技术,电镜技术检查可以从病毒形态上作出明确的鉴别诊断,除了可以实现早期快速诊断外,还可以在发现、鉴定新的病毒以及研究病毒引起组织、细胞的病理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电镜技术包括负染色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和超薄切片电镜技术;病毒抗原的检测是通过免疫标记技术直接或间接的、高度特异性的检查标本中的病毒抗原,根据标记物及免疫介质的不同又分为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染技术和免疫印迹实验;病毒核酸检测则主要通过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及高通量病毒核酸检测技术高特异度的检测病毒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及研究领域;病毒血清学检测虽然是传统的诊断技术,但应用比较成熟,是当前仍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病毒实验室检查方法,特别对某些病毒,如乙肝、丙肝、EB及艾滋等病毒,由于当前技术局限,培养时间较长或培养困难而更有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即使是易于培养的病毒,也同样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核心原理为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用已知的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查对应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经典的血清学实验包括中和实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实验、酶联免疫实验及免疫荧光技术等,但其局限性在于抗体检测时,不能孤立的凭借单次检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必须结合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测结果,动态观察抗体效价变化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病毒感染的预防以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被动免疫接种为主要预防原则。阻断病毒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相关知识宣教、感染检测、检验、检疫及其他预防性接触等综合措施,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以期达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如艾滋病属全球播散性疾病,由于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和惊人的蔓延速度,加之迄今无理想的疫苗和疗效满意的治疗药物,以前提及艾滋病,多数人都会觉得非常可怕,甚至“谈艾色变”。多年来我国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普及艾滋病防控知识,建立HIV感染的完善监测体系,关爱艾滋病患者,确保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及加强国境检疫,严防外源性输入等综合措施,有效预防了艾滋病的爆发流行及恶意传播。同时,艾滋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母婴、针头及被HIV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感染人体,虽然乳汁、唾沫、骨髓、皮肤、脑脊液及中枢神经组织中也可有艾滋病毒存在,但完整的皮肤接触则不会导致HIV病毒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我预防,做好性安全措施,甚至意外接触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或发生职业暴露时,只要处置措施得当、及时,均可有效阻断HIV病毒的传播,大大降低感染风险。易感人群的被动免疫接种则针对已有病毒疫苗的病毒类型,典型的有乙肝、麻疹、天花等疫苗,人体接受疫苗接种后,可被动获得免疫力,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大多数的病毒感染,人工被动免疫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抑制病毒繁殖而实现的。抗病毒药物种类繁多,根据抗病毒药物作用位点的不同,分为抑制病毒复制早期,能阻断病毒基因吸附、传入和脱壳的药物,如金刚烷胺类药物能预防和治疗各种A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合成的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拉米夫定等;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沙奎那韦;具有抑制病毒生长、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活性的药物,如干扰素适用于多种病毒感染及恶性肿瘤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等。

总之,能感染人类组织细胞,引起病毒感染疾病的病毒很多,能够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实验室检测、检查的成熟方法也有很多。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完善相关检测流程,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提高检测质量,缩短检测时间,才能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患病者自身免疫能力为主要手段。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原则为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等多种措施并行,大力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时有效的阻断病毒扩散,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能力,有利于控制病毒感染和降低病毒感染发生几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论文作者:王祥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以及防治原则论文_王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