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论文_陈婷,罗迎春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论文_陈婷,罗迎春

(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方法:总结5例脊柱结核患者行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结果: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术后3~5天出院。回访6~12个月,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CT及MRI显示病变区轮廓清楚,阴影明显减小,无结核病灶复发。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实施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有效提高术后优良率。

【关键词】脊柱结核;椎间孔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88-02

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病程长,呈慢性消耗,致瘫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由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较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5例脊柱结核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行病灶清除术,通过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5~65岁。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及局部叩击痛,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其中5例均为腰椎结核,三例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两例患者合并有心功能不全。

1.2 方法

术前均经抗结核治疗6~8周,待血沉降至正常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首先在C臂机透视下,定位穿刺点,在穿刺点局麻后,于肋骨后面用骨穿刺针穿入椎间孔下缘,抽出内芯,放入导丝,切开约7mm切口,沿导丝置入逐级扩张器,拔出扩张器后沿导丝置入导棒。再次正侧位透视导棒位置满意,沿导棒置入工作套筒,连接椎间孔镜,在镜下清除病灶。

1.3 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术后并发症,术后3~5天顺利出院。回访6~12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CT 及 MRI 显示病变区轮廓清楚,阴影明显减小,无结核病灶复发,优4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脊柱结核病人系慢性病,病程长,抗结核药应用时间长达2年左右,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毒副作用,加之病人体质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容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我们深入病房,耐心解释病情及预后,解除病人的重重顾虑,取得病人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对治疗充满信心。

2.1.2饮食指导: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素肉、豆类、鱼、麦片、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及色、香、味、形等,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

2.1.3抗结核药物应用护理:由于抗结核药的毒副作用大,且服用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责任护士需耐心指导患者。发药时做到看服到口,防止漏服,错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服药期间观察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询问重视患者的主诉,遵医嘱定时监测肝功能,一旦出现视力改变,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肢端麻木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2]。

2.1.4疼痛护理:对每位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对患者进行无痛宣教,规范使用镇痛药物,努力使患者达到无痛。脊柱结核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我们耐心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危害,让患者及时倾述疼痛,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RS),4分以下予以非药物止痛措施,4分及以上报告医生予以药物止痛。

2.1.4术前宣教:脊柱结核病人需卧床休息,但病人往往难以遵守,需督促执行,并反复向病人及家属强调卧床休息的必要性,预防瘫痪或瘫痪加重,降低机体代谢,减少消耗。播放我科制作的术前宣教视频,发放宣教资料,并予以口头宣教,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2 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平卧硬板床6h,以压迫止血,6h后予以轴线翻身。3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

2.2.2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部分患者术后当天会感到腰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感,此时应告知患者这是手术后正常情况,可以通过休息,用药,康复等治疗逐渐缓解。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一个正确认识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

2.2.3切口护理:此手术切口小,但也需要保持伤口敷料干结。如切口渗血多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如出现感染,过敏等情况应酌情处理[3]。

2.2.4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特别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少吃牛奶、豆浆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等不适,忌食烟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2.5疼痛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会出现腰背部或双下肢疼痛。该手术一般在局麻下做,术后每1小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连续评2次,以后每晚8点评一次。小于4分予以相应的非药物措施,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报告医生,予以药物止痛。

2.2.6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入院时,手术后,进行D-二聚体检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分,评分分为高、中、低风险,对高风险患者给予干预措施:如加强下肢被动及主动运动,下肢压力泵治疗,抗凝药的使用,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

2.2.7功能锻炼:术后6小时,护士给患者播放我科制作的术后康复视频,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协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及直腿抬高运动,首次抬腿可从30°开始,接着每日逐渐提升抬腿幅度,注意两腿交替进行,维持30秒后放下,每天进行 3 次,每次做30组左右。术后第2天,护理人员应从旁协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踢腿运动,取仰卧位,逐渐屈膝后再缓慢伸腿放下,注意两腿要相互交换屈伸,每天进行3次,每次做30组左右。

2.2.8出院指导及随访:我科有专人负责随访,做到每位出院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各回访一次。告知患者每2~3个月复查血沉、肝肾功能及CT或MRI;详细告知患者卧床的时间及重要性;下地后需腰围或支具保护;术后继续口服抗结核药物的必要性;同时加强营养及日光照射等[4]。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跃发展,微创手术方法在医学各学科领域里已占据主导位置,通过为椎间孔下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细致护理,总结得出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与治疗同等重要,护理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术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世敏,林明侠.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803-1804.

[2]钱芳.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4,4:88.

[3]陈小雁.陈少源.吴翔燕.刘美玲.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4,11,44.

[4]张莉薇,王莉,方平华,肖婷婷.微创介入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2013,2:44.

论文作者:陈婷,罗迎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脊柱结核的护理论文_陈婷,罗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