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阴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 要:配网运行安全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愈来愈明显,电力企业对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进行明确之后,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对电力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措施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配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及相关防范措施。
关键词:配电网;安全运行;措施
前言:
配电网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面对着广大用电客户。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配电网的运行质量,关系到供电服务水平,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1、电力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现状
配电网系统运行管理工作内容繁杂,涉及到多个电力管理部门,不同部门的管理制度内容存在内容交叉问题,且不同部门针对某些问题的解决要求不同,从而导致管理困难、管理深度不足等问题。在很多环节当中实际的管理制度还比较简单、不是特别的规范,比较缺乏对电网运行实际进行约束以及有效的引导,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没有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严格的进行操作、也没有按照技术的标准作为参考数据,并且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也很难对各自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这就给后期的追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电力设备长期持续地运行,就会导致设备老化,没有对电力设备及时更新,就必然会引发各种严重后果。在线路分段过程中,断路器较少或分段断路器自身对继电保护装置配置不当,若线路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条线路都停电。另外,同杆架设及交叉跨越现象多,严重者甚至有高低压同杆架设,在检修或故障处理中,极易导致多回线路同时停电。除此之外,随着用电用户增多,配电网和配电线路负荷增大,分支线路从邻近主线连接,并以高压熔断器相连,配电线路无限延伸,若不及时调整,也容易引发引线烧断等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电网运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而技术人员的能力及水平难以满足当下的配电网维护管理要求,且在实际配电网运行中还会出现不同的故障,进而埋下了安全风险。
2、配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2.1全面完善配网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障配电网相关管理工作顺利、高效、保质进行的基础,应包含管理工作内容、工作责任以及实际问题解决措施等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电力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对配电网系统中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为了使电力工作者在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上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必须为电力工作者建立一个健全且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具体来讲,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配电网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有效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利用电力行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实现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已经建立的配电网管理工作系统,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范,工作人员在进行配电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配电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同时加大人员管理力度,严格按章办事,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进行严肃考核,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
2.2加强配电网设备及线路管理
为了有效提高电力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对配电网系统中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工作,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配电网线路维护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做好巡视、检修和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巡视和监督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配电线路进行仔细地检查,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隐患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带来的损失。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维护或回收处理,认真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设备缺陷管理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于出现安全故障的设备,要进行分类处理,同时,根据分类的标准采取不同的设备管理办法,以保证电力系统配网线路运行的有序。线路日常巡检是发现、解决线路运行问题的主要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线路巡检计划,针对故障频发区域进行重点管理,做好值班巡视工作,值班人要定期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交接班是前后两班信息交流、传递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一致化、正确化的必要手段,交办人员必须将本班相关信息全面、清晰的传递给接班人员,接班人员在对上一班次的工作情况和系统运行情况有着清晰和完整的认识,才能在处理问题时做出正确、适宜的决定。对于特殊区段和大跨越线路,更要考虑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对于配电网及线路的运行,我们要建立线路设备技术专档,若有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要及时更新。同时对于雷电多发区域或是当雷雨季节来临前要对配电线路沿线的各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并在平时做好对于绝缘电阻、工频放电等的定期检测,以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避雷装置要及时予以更换。
2.3推动配电网自动化管理
配网运行的自动化管理能够有效优化配网结构,提高其运行质量,提升电力服务水平,从而确保配网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引入现代化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打造出一个配网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具体发挥:配网结构图绘制、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故障信息的定位检测等功能,以此来推动配网的现代化管理,依靠该系统来实现对配网运行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实时获取监控数据。配电性能自动化能够对配电线路实行监测,检修人员可以更好的把握配电系统中各设备的运行况。配电线路的相关运行维护及管理信息实施重点收集,这是实施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的重要基础条件,可以充分的利用在线监测设备所获取的运行参数信息,综合其他的多种先进的监测方法等进行配电线路运行信息的实时收集整理,为故障问题的解决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支持。 随着GPS导航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更多的运用,检修人员能够通过导航系统更快更准确的找到线路杆塔和配电变压器所处的地点。应用电压监视继电系统,可以强化对电网系统运行的监测。
2.4强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行业中也出现了许多非常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企业进行供电的质量和效率。 配网系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与素质等都直接影响着配网运行中的风险,必须重点加强配网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培养。在配网线路的运行管理中,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所有的工作中都要融入安全元素。电力企业要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在技术培训中,也要将安全管理渗入其中,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生产的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行为中。可以实施岗位责任制,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层层深入、层层约束的管理机制,以此来形成责任化管理。不断强化管理人员专业技能,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考核,加强管理人员对配电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规范配电网管理各项操作流程,切实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加强对管理工作意义及重要性的宣传,通过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及分析系统事故,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从而促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3、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的配电网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为此,有关部门应当为配电网以及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线路日常管理及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实现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邓艳华.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工作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07)
[2]赵浩然.探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运行措施[J].数字通信世界,2017(12)
论文作者:仰望尧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配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