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根据及其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9)12-0024-0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借鉴了世界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逐步形成的先进的发展理念,但是,它并非是对任何现成的理论体系或发展模式所做出演绎的结果。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善,有其深刻的实践根据,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呈现的诸多阶段性特征。认识这一实践根据,可以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及其理论地位,并回应涉及科学发展观问题的一些争议。正如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理解邓小平理论,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和党的历史方位才能真正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十六大以后党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其直接导因是“非典”。正是由于“非典”的冲击,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不够协调,特别是社会建设的诸多薄弱环节,于是,2003年7月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把发展问题第一次提到了“观”的高度,强调“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8月底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他又把这一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至此,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问世。当然,作为一个战略思想而非临时的政策应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完善,必然有其更深刻的实践根据,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多阶段性特征,而“非典”只不过把这些阶段性特征比较集中地呈现了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基本国情入手,把对所谓“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理性把握,其实质是解决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阶段的中国,在革命成功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所进入的社会主义,该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一新的历史课题。邓小平揭示了它的实质,即“事实上不够”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格”的社会主义。因为它在发展阶段上还没有超越马克思所说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但又必须避免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物对人的奴役和社会的两极分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十六大,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根本表现:“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的交织
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进一步步入快车道,可以说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但同时也进入“矛盾凸显期”。概括地说,大强、城乡、区域、贫富、劳资、干群、道器、经社、天人、内外十大矛盾互相叠加。它们具体表现在:在物质和经济层面上,存在着经济做大与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的矛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和贫富悬殊的矛盾,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旧的矛盾;在政治层面上,存在着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特别是因腐败问题没有根本好转而恶化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着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以及人们思想活动多样化的更高要求;在社会层面上,存在着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带来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课题的矛盾;在生态层面上,存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越来越受到制约的矛盾;在国际层面上,存在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和国际竞争日趋激励和风险增多的矛盾。
2.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的方法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把握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而不只是拘泥于现象。而真正揭示事物的矛盾,需要有观察问题的科学的视角,它包含对基本的事实判断的把握,又蕴涵了人文的价值尺度的调整。即我们既不能以改革开放前的斯大林模式为视角(即经济上以国有化的程度、政治上以阶级斗争和专政的强度、文化上以思想一元化的程度等标准)来观察和评价,也不能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和体制为视角来观察和评价,而应以人民群众发展了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利的实现作为评价的标准。由这一观察和评价所揭示的上述新矛盾,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改变。但是,这一主要矛盾具有了新的内涵,即它是在更普遍和广泛的意义上的“需求”和“生产”之间的矛盾;由此,它也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即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利益需求在增长,而且对生活质量乃至发展空间和幸福指数的期待值在提升,更是对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的保障要求在觉醒,而社会生产不仅是生产力的发展,更体现在产品分配乃至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的增长。
3.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发展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述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其一,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给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我们既要摆脱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形成的“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思维方式,善于用开放来促改革,赋予改革和发展以进一步的动力资源,又要坚定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主要靠自己发展,以从根本上消除外界认为中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对外掠夺和扩张的疑虑,同时,更有理、有利和有节地维护中华民族振兴的这一国家核心利益,并对周边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其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给发展带来了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不能以激化上述矛盾为代价获取GDP的快速提升,否则不仅会损害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更会伤害社会主义本质的逐步实现,同时也不能试图以牺牲发展来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其三,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多样化,人民群众更需要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们既需要满足群众更高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求,又要引导群众避免陷入“物欲主义”、“低俗娱乐”的误区;既需要动员群众“共建”和谐社会,又需要更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保证群众“共享”和谐社会;要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又要引导群众有序地参与政治,以避免“非理性的政治诉求”。
欲化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上述矛盾,正确评价这些矛盾,科学揭示其发展前景,即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依据。
二、对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几个关系的科学把握
1.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上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才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要义,避免有意或无意地把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江泽民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对立起来。科学发展观并非是“不发展观”,也并非意味着党的工作中心又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更不是纠正了所谓“过去错误的发展观”。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发展依然是硬道理,是第一要义,中心工作依然是经济建设。但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因此需要强调更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以解决在高速发展中所积累和体制改革不彻底所潜伏下来的诸多矛盾,使发展更符合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期待;强调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既排除质疑改革方向而要求倒退回传统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倾向,又排除试图以“民主社会主义”来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倾向。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上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才能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即它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心血的结晶,其主题依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同时,它又通过深化对发展的认识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明确社会主义的目标来看,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两大任务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继续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又更好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并使这两大任务相互促进,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从发展社会主义的路径来看,从邓小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手抓,到江泽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大文明建设,到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充分体现了历史进程和理论逻辑演进的统一。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它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定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以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从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看,它强调更有效地吸收和借鉴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做到海纳百川,使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不会枯竭,社会主义制度赢得同资本主义制度相比较的优势。
2.关于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并非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作出的演绎,而同样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所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因为正是城乡、地区、贫富、劳资、干群等利益矛盾的凸显,在发展中更需要突出解决人的权利公平和社会进步问题。把这一理念归纳为“以人为本”,一是为了在干部中确立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谁和发展的主体依靠谁的意识,二是用群众明白易懂的话语获得其政治认同,从而对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保持必要的压力。
当然,不能回避“以人为本”在解读中所引发的争议。有人强调“以个人为本”,主要理由是突出个人,是对过去片面突出集体主义而否认人的个性发展的“反驳”;有人主张“以民为本”,因为长期的“官本位”的体制和理念,必须用“以民为本”来冲击;有人解释成“以权力为本”,因为改革开放追求的是“以物质利益为本”,现应该从追求物质利益中解放出来,突出权力的公平;当然,更多的人把它解读成“为人民服务”。
上述各种解读,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从整体而言,这些解读没有完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无疑都具有片面性,会造成影响这一意识形态的宣传甚至扭曲科学发展观贯彻的后果。因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所宣传的“集体主义”早已被解构,个人利益和作用的突出在为社会进步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消极作用也已影响到社会进步;因为尽管“官本位”现象还严重存在,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没有出现执政党同社会撕裂甚至严重对立的局面;因为尽管人们利益的获得越来越涉及权力的配置,但不能认为今天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心已超越了经济发展而移至政治领域;因为“为人民服务”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党的宗旨的日常话语表达,把“以人为本”仅仅解读成“为人民服务”,不仅不能鲜明地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对时代进步的反映,而且在语法结构上也无法协调。
因此,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这一现实出发,对科学发展观核心的解读,可以综合上述内容,但要达到有机的统一,就需注意:第一,明确这是对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因此,要把“为”和“以”统一起来,即不再是一般地把人民作为客体而加以服务的对象,而是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是保障其各项权益,在此基础上发挥其首创精神;第二,今天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实现,更要逐步强调文化、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讲群众生活的改善,要强调生活质量的提高、发展机会的公平以及由此体现的幸福指数的上升,从而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
这些思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马克思之所以能转向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今天,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首先应该坚持这一理论立场。因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级结构越来越复杂化、无产阶级队伍本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而,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再取决于他的职业所决定的经济地位,也不再是劳动人民受剥削压迫条件下形成的朴素的“阶级感情”,这就更需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而这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思想史伟大变革的实质之科学性及其当代价值的认同,有了这一理论认同,才会奠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党明确将“以人为本”确定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以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和价值目标本身的重要思想。
3.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对科学发展观作理论定位时,关于它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究竟是谁包含谁的问题上,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为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最大成果,其主要理由是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的,而科学发展观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一观点的缺陷之一,仍然是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应该看到,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而不仅仅是手段而已。同时,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只是从理想出发,而只能从现实出发,以理想作为引导。这样,就需要区分“小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和“大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社会)。“小和谐社会”的建设,强调的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而“大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目标,则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很明显,作这样的区分,有利于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确立科学理性的政策思想的指导,即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而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只有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为指引,加快推进“小和谐社会”的建设,致力于构建“大和谐社会”,从而在作风上更加察真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4.关于科学发展观与继续解放思想的关系
今天,对继续解放思想的争议不大,但解放思想的重点何在,意见纷纷,有认为是从“经济人”中解放出来,有认为重点在政治解放,“还权于民”,等等。这些见解,也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概括,并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性特征所蕴涵的思想解放的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到今天,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未根本扭转,区域发展差距依然存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民主法制建设既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完全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文化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日趋旺盛的需求,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如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统一,处理好自己同人大、政协、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是严峻的课题。
从以上现实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需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协调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下工夫;需要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和公民政治参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上下工夫;需要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并构筑社会底线价值观,同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下工夫:需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上下工夫;需要在建设生态文明上下工夫。归结起来,是要以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为中心,来推进思想解放。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