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二重性学说与实物量关系体系——关于新李嘉图主义的一个批判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判性论文,实物论文,性学论文,说与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实物量关系分析,萨缪尔森曾被认为是斯拉法先驱。① 萨缪尔森攻击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言论曾喧嚣一时,但作为这种攻击和否定理论基础的萨缪尔森的实物量关系分析,并没有在学术界产生多大的影响。实物量关系分析,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还是在1960年斯拉法的该书出版以后的事情。斯拉法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提出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作为“经济理论批判绪论”,矛头直指新古典经济学。斯蒂德曼从斯拉法的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出发,得出了劳动价值论是“冗余的”的结论。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价值生产理论,对斯拉法和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及其错误的结论进行分析批判。
一、斯拉法和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分析及其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斯拉法先后提出三种生产模式,以说明各生产部门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及其与工资、利润的关系。三种生产模式中,第一种模式即为维持生存的生产是最基本的。在这个模式中,斯拉法首先研究这样一个简单的社会,它所生产的产品恰恰足以维持自己。斯拉法最初考察只有两种商品——小麦和铁的社会。斯拉法假定这两种产品一部分用作生产者的个人消费如粮食,另一部分用作生产消费,例如小麦用作种子,铁作为工具等。假定全社会年初有400夸脱小麦和20吨铁,其中280夸脱小麦和12吨铁用于生产400夸脱小麦,而另外的120夸脱小麦和8吨铁用于生产20吨铁。一年的经营结果是:
280夸脱小麦+12吨铁—→400夸脱小麦
120夸脱小麦+8吨铁—→20吨铁
斯拉法强调“生产对全社会的所有物并没有增加什么:400夸脱小麦和20吨铁都为全社会用光,而生产出来的是这相同的数量。但是每种商品,起初按照不同生产部门的需要在它们之间进行分配,到年终则全部集中在它的生产者手里。”斯拉法由此推出交换价值是10夸脱小麦对1吨铁。②
从斯拉法的这个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出发,斯蒂德曼在其1977年出版的《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一书中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攻击。尤其是他关于联合生产的价值计算中所出现的所谓“负的价值和负的剩余价值与正的利润同时并存的问题”,对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喧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斯蒂德曼假设有两种不同的生产过程联合生产商品1和商品2,其生产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表明1单位劳动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发挥作用时,每一生产程序的商品的投入量和产出量。
假设每6单位劳动的实际工资组合包括3单位商品1和5单位商品2。这一既定的实际工资和生产条件一起将决定利润率和商品价格。再设由1单位商品1和1单位商品2所支配的劳动的价格分别是p1和p2,统一的利润率是r。由表1可知,下列关系式必定成立:
(1+r)5p1+1=6p1+p2
(1+r)10p2+1=3p1+12p2
3p1+5p2=6
解此方程组斯蒂德曼得出:
r=20%,p1=1/3,p2=1
这里利润率和所有价格都是正的。
再设1单位商品1的价值量和1单位商品2的价值量分别是11和12,那么从表1 可列联立方程组:
511+1=611+12
1012+1=311+1212
由此解得:
11=-1,12=2
可见,对商品1,尽管它的利润率和价格都是正的,但包含在其中的劳动量所决定的价值却是负的。如果雇佣6单位的劳动,其中5单位用于第一个过程,而一个单位用于第二个过程,则从净产品(8个单位商品1加上7个单位商品2)扣除工资商品(3个单位商品1加上5个单位商品2)之后,剩下的就是剩余产品(5个单位商品1加上2个单位商品2),则“劳动力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S可计算如下:
V=3×(-1)+5×2=7
S=5×(-1)+2×2=-1
V+S=6
这样,剩余价值是负的(s=-1),同时利润率却是正的(r=20%)。斯蒂德曼还给出了一个相反情形的数字例子,其中剩余价值是正的,而增长率和利润率却是负的。斯蒂德曼从这种分析中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冗余的,而且也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必须用斯拉法的实物量关系体系取而代之。③
二、实物量关系分析体系究竟错在哪里?
斯蒂德曼所提出的一个正的利润率可以与一个负的或零的剩余价值率并存的理论难题,在70年代后西方关于广义转形问题的讨论中,几乎难倒了所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许多具有战斗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试图对斯蒂德曼对劳动价值论的这一批判进行反批判。伊藤诚先生是用价值形式理论来论证转形问题的,他对斯蒂德曼批判所展开的反批判也是依据其价值形式理论。④ 在这里, 我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从马克思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分析的角度,对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体系及其对劳动价值论所进行的错误的理论批判进行反批判。
为了便于和斯蒂德曼的实物量关系体系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把马克思关于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写成实物量关系和价值量关系如下:⑤
实物量关系式:20磅棉花+1/1000台机器+1个工人的12小时劳动→20磅棉纱
价值量关系式:(20+4)c+3v+3m→30(单位为先令)
这里,20磅棉花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是20先令;1/1000 台机器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为4先令;1个工人的12小时劳动凝结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是6先令,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必要劳动再生产的可变资本价值,表现为价格是3先令,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表现为价格是3先令。严格说后一个式子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格方程。鉴于西方学者已普遍地将转形问题中的生产价格体系建成为价格体系,而将和生产价格体系相对应的未经过利润率转形的体系称为价值体系,我们这里也就暂时将后一式子称为价值体系或价值关系式。
分析马克思实物量关系式和价值量关系式,我们可以看到二者是密切相关的。实物量关系式体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品生产的技术要求,并围绕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价值量关系表示的)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实物量关系表示一定的价值量关系,一定的价值量关系以一定的实物量关系为基础。
从价值关系来看马克思的价值关系式,马克思价值生产方程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成新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必须放弃自己的使用价值形式而以价值形式加入新产品价值。就这个例子而言,20磅棉花、1/1000台机器在价值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是已经放弃了自己的使用价值的自然形式。马克思说“价值无论表现在棉纱、纱锭或者棉花中,都是一样的。纱锭和棉花不再相安无事地并存着,而是在纺纱过程中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改变了他们的使用形式,使它们转化为棉纱。”⑥ 因此,20磅棉花、1/1000台机器以及一个工人的12小时劳动,都是以价值量的形式即以劳动时间的形式参加价值生产的。20磅棉花20先令按40劳动小时、1/1000台机器4先令按8劳动小时,再加上雇佣工人的12劳动小时,共同形成20磅棉纱的价值60劳动小时。在价值方程中,生产的客观要素都按其所凝结劳动量以及这种劳动量的损耗程度加入新商品价值形成的。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一部分再生产出可变资本的价值、一部分创造剩余价值。
与马克思的价值方程式相反,斯蒂德曼根据程序1所列出的方程式511+1=611+12既是粗糙的,又是不科学的。前面已经说到,商品1不能既是生产要素,又是产出品,二者不是同时存在的。方程左边的商品1是方程右边的商品1的形成要素,因而方程右边的商品1,是方程左边的商品1的使用价值形式消灭以后而重新生产的一种新的使用价值。“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秋收万颗籽的时候,春种的一粒粟早已不复存在了。因此,就实物量关系来讲,不存在商品1同时以同样质量存在于方程式两边的问题。商品2的情形也是如此。就价值关系来讲, 生产要素的价值要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构成新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转移生产要素的价值的条件就是生产要素使用价值形式的放弃。因此,在价值计算时就不存在将等式两边商品1(或商品2也一样)以相同质量的使用价值、进而以相同数量的价值同时出现在等式两边的问题。因此,也就不会求出复制的商品1(商品2)的问题,因而也就不存在价值量方程求解的问题,更谈不上方程组的负值解和正值解的问题。
斯蒂德曼指责马克思对固定资本价值计算上的处理方法。斯蒂德曼认为马克思熟悉将已经部分磨损的固定资本当作联合产品的处理方法,但是马克思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反而不正确地认为可以从价值计算公式的两端减去‘残余价值’,而只计算净折旧值就够了”。⑦ 其实,这不过是斯蒂德曼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说的是,由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被使用的不变资本只是把自己价值的一部分转给产品,而其余的部分仍然保留在原来的存在形式中。既然保留在劳动资料中的尚未耗费的价值部分在新产品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那么在新产品的价值计算的方程式中就可以把它省略掉。马克思特别强调如果我们非要把这部分价值计算进去,那么价值计算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改变。马克思以产品价值=410c+90v+90m的价值计算为例来进行论证。马克思说:“假定c=410镑,由原料312镑、辅助材料44 镑和在过程中磨损的机器54镑组成,而实际使用的机器的价值是1054镑。我们只把机器因执行职能而失掉的并因而转给产品的54镑价值,算作为生产产品价值而预付的价值。如果我们把仍然保留在原来形式(如蒸汽机等等)中的1000镑计算进去,就必须在预付价值和产品价值这两边都加上1000镑。这样,一边就是1500镑,另一边就是1590镑。差额或剩余价值仍然是90镑。”⑧ 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是对固定资本残存价值的两种处理方法,但得到的分析结果是一样的。按照第一种处理方法,投入一边价值是C=(312+44+54)c+90v=410c+90v=500,产出一边价值是C1=(312+44+54)c+90v+90m=590;价值差额(剩余价值)为90。 按照第二种处理方法,投入一边价值是C=(312+44+1054)c+90v=1410c+90v=1500,产出一边价值是C1=(312+44+1054)c+90v+90m=1590;价值差额(剩余价值)仍然是90。可见,把未报废固定资本的残存价值视为年收入的一部分,与把它从价值方程的投入项目中舍掉这两种处理方法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斯蒂德曼认为在这里有重大的本质差别,甚至他还为马克思惋惜没能顺着托伦斯、马尔萨斯的思路走他斯蒂德曼的道路。⑨ 之所以这样,完全是因为斯蒂德曼不懂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无法理解:同一生产资料,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是全部加入同一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的要素,则只是部分加入同一生产过程。马克思批评《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特别是有关价值、供求的争论》一书的匿名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混乱时讲的一段话十分精辟,在这里我愿把它转赠给斯蒂德曼:“这位作者,这位极端自负的‘自命不凡的人’,他的混乱,从而他的论战,只有就下面这一点来说是对的:无论李嘉图,还是在他以前或以后的其他任何经济学家,都没有把劳动的两个方面准确地区分开来,自然更没有对这两方面在价值形成上所起的不同作用作出分析。”⑩
三、劳动二重性学说仍然是分析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学术界存在许多争议。关于建立全球化视角的政治经济学,学术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我们就不难发现:经济全球化是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化。当然,从辩证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引入对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国家来说也是可以获得一定利益的,尽管这种利益与发达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利益相比是很微不足道的。在这里,劳动二重性学说,仍然是我们分析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钥匙。
1.劳动二重性学说为我们认识现代财富提供了思想基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使价值和使用价值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既有统一的趋势,也有二者互相脱离的趋势。面对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流通过程在再生产中的作用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化大生产中作为指挥、协调等管理过程作用的强化,很多人提出了知识价值论、服务价值论、甚至重提庸俗经济学的生产要素论来实现所谓的创新理论。然而,这种种价值论都没有能科学地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科学地说明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现代财富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加之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远离使用价值,但不能从根本上完全脱离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仍然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地说明,大量的使用价值在不发达的落后国家生产,但价值却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所阐述的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化,国际价值向国际生产价格的转化。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市场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化,这三个转化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论证。而国际价值向国际生产价格的转化,在马克思已有的著作中却没有明确的说明。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中谈到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过程时曾指出“在向同一市场输出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的各民族之间,也必然会逐渐发生利润率的平均化”,“生产价格适用于国际贸易。”(11) 我认为,按照马克思关于一国范围内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基本原理,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的科学结论。
在一国范围内,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不是当作商品来交换,而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12) 在国际商品交换中,商品也绝不是作为一般的商品进行交换的,而是作为活动范围更加广泛的国际资本的产品来交换的,因此,相等的国际资本投资生产不同商品通过交换必然要求获得相等的利润。在国际商品交换中,交换的基础也就由商品的国际价值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所谓国际生产价格就是由商品的国际平均成本和国际平均利润之和构成的一种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总之,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中,完全能够得出国际生产价格形成的结论。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和国际生产价格理论分析国际交换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际交换是等价交换,但交换的结果却又是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这就是说,我们通过马克思的这一系列的转化理论说明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在价值规律基础上所实现的财富转移。
3.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矛盾。由于在等价交换原则指导下,财富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会主导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同时由于大量的使用价值在不发达的落后国家来生产,因此对这些落后国家来说,即使是跟着西方发达国家爬行,也能从技术进步获取一定的利益,包括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因此,落后国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也会加入到经济全球化洪流中来,欢迎经济全球化。但是,市场经济或世界市场经济历来不同情弱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两极分化必然会愈演愈烈。因此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矛盾激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一切都预示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
注释:
① 萨缪尔森所列的实物量关系是:
a1劳动+b1机器→1机器
a2劳动+b2机器→1消费品
以此推出价格计算方程是:
(w a1+p1 b1)(1+r)=p1
(w a2+p1 b2)(1+r)=p2
从此式计算出的p1/w,p2/w,萨缪尔森得出结论,“所谓‘转形问题’是毫无意义的”(R.Dorfman,R.M.Solow & P.A.Samulson(1957),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 Analysis,New York:McGraw)。
② 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9~10页。
③⑦⑨ 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第119页。
④ 伊藤诚:《联合生产:斯蒂德曼遗留的问题》,《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⑤ 《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226页。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为简化对问题分析而假设固定资本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全部价值都转移到新产品中而一次性报废。在这里为了和斯蒂德曼的例子相对比,我将马克思的这一假设作了更改。马克思原著中使用的纱锭在这里改为1台机器。
⑥⑩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238页。
⑧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9页。
(1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22~1024、1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