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个旧供电局,云南省 个旧市 661000
2.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云南省 蒙自市 661100
摘 要:目前10kV配网带电作业最常用的绝缘遮蔽用具有绝缘毯、绝缘套管、绝缘遮蔽罩,从使用方式和使用对象来讲;绝缘套管和绝缘遮蔽罩主要是用来遮蔽,绝缘子、导线、横担等特定设备和部件,绝缘毯主要是用来遮蔽,部分部件的连接处和结构较复杂的物件。作业人员熟练地掌握绝缘遮蔽用具的使用方法,是保证我们自身安全的关键。本文我们将用“引流线连接部分遮蔽方法”和一项“10kV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绝缘遮蔽罩研究成果”对10kV配网带电作业遮蔽用具的使用方法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带电作业,绝缘遮蔽用具,引流线;
1、引流线连接部分遮蔽方法对比
1.1、使用绝缘毯遮蔽
1.3、操作方法
(1)按照绝缘承载工具(绝缘斗臂车、绝缘脚手架)的摆放位置、“从近到远、从带电体到接地体”的绝缘遮蔽原则,遮蔽顺序1→2→3→4;(图1、图3)
(2)、保证遮蔽的重合部分不小于15cm,绝缘套管的开口面应在作业人员相反面;(图4)
(3)、注意绝缘包裹时应尽量控制动作的活动幅度不应过大,防止导线摆动;
(4)、遮蔽完成后使用毯夹进行固定,防止遮蔽用具掉落;
(5)、绝缘遮蔽时作业人员应在图表位置,确保足够的作业空间。(图2、图4)
1.4、论点
第一种方法将绝缘遮敷在导线上后,还需要将导线进行包裹和安装毯夹,增加了作业时间和作业人员带电操作的次数,若作业过程中无意刮碰到绝缘毯和毯夹,会出现松脱的情况;(图2)
第二种遮蔽方式1、2、3步无需进行导线包裹和安装毯夹,作业人员带电操作的次数和作业时间相对要少很多,绝缘套管夹口是很紧密的,即使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无意刮碰到也不易松脱和位移。(图4)
通过以上两种对导线连接处的遮蔽方式可以看出,使用绝缘毯和绝缘套管配合遮蔽的方式比较方便、快捷,也相对安全可靠。
2、10kV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绝缘遮蔽罩(成果展示)
2.1、操作方法
(1)、脱开熔断器上端引流线后,应用绑扎线将其固定在上端本线上,防止掉落;(图6)
(2)、使用遮蔽罩时应先将遮蔽罩下方绝缘横担处先套入,取到固定作用;(图8)
(3)、若导线较细应用绝缘毯夹加固,防止遮蔽罩脱出。
2.2、论点
1、目前存在问题:(带电断、接10kV线路跌落式熔断器引(流)线)这一项目属于配网带电作业里开展频率较多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上端头引流线难以固定,或固定不牢靠的情况;通常跌落式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的绝缘遮蔽需要使用两到三块的绝缘毯,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浪费时间。(图7)
2、该成果解决的问题:10kV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绝缘遮蔽罩,能固定10kV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防止引流线摆动;减少绝缘遮蔽的流程和使用的工具;减少人员操作时间,降低人员操作风险;制作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橡胶,防水性和耐磨性较强;遮蔽罩的厚度和耐腐蚀性强,比绝缘毯耐用,寿命长,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可以节约资金;人员操作方便,遮蔽罩设计了方便人员抓握的位置,充分考虑到了符合人机功效要求;运输方便耐压,耐碰撞不容易损坏。(图8)
3、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遮蔽用具类型分析
绝缘毯可以称为万能遮蔽用具,其不挑位置和遮蔽物的形状的特性,广泛用于配网带电作业,但绝缘毯的缺点是需要借助毯夹固定使用。绝缘毯的耐磨性较差,容易摔坏,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的遮蔽。从安全的角度上考虑绝缘毯不能做为主遮蔽用具使用。
3.1、论点
(1)、绝缘毯夹因为绝缘长度和宽度达不到做耐压实验的标准,(图9)因此不应视为带电作业工器具,只能当做普通辅助工具使用,使用时要考虑毯夹与相邻非绝缘物体之间的距离,避免发生单相接地和人员触电危险。
(2)、10kV配网带电作业绝缘遮蔽用具从遮蔽用具类型上应分为主绝缘遮蔽用具和辅助绝缘遮蔽用具两种,如:绝缘毯属于辅助绝缘遮蔽用具,遮蔽管、遮蔽罩属于主绝缘遮蔽用具。
主遮绝缘蔽用具:单一项目专用遮蔽用具,是根据某一项作业或某一个作业点设计出来的专用遮蔽用具;
辅助绝缘遮蔽用具;通用型的遮蔽用具,配合主遮蔽用具使用,用来对主遮蔽用具遮蔽连接处的小范围,不易触碰和不易被磨损处的遮蔽用具。
4、结论
(1)、通过“引流线连接部分遮蔽方法对比”,分享绝缘遮蔽用具使用的经验。
(2)、以“10kV熔断器上端头引流线绝缘遮蔽罩”的研究成果为例,提出了未来带电作业工具的研发应该从专用上下功夫,针对某一项作业项目或者是在某一个作业点上使用进行,开发更多样化的“带电作业单一项目专用工器具”,与通用工器具互相结合使用,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带电作业工作。
论文作者:薛靖祺1, 颜家亮2,,李云1,, 朱国福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作业论文; 遮蔽罩论文; 用具论文; 导线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套管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