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散文教学“大众化”的趋势--以“土地誓言”为例_散文论文

防范散文教学“大众化”的趋势--以“土地誓言”为例_散文论文

散文教学要警惕“大众化”倾向——以《土地的誓言》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散文论文,倾向论文,誓言论文,要警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散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文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整套书共169篇课文,其中散文有97篇,占了近百分之六十,可见教好散文实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各类阅读教学研究也以散文教学居多。但我们的散文教学情况如何呢?笔者以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例,从中国知网上搜索了相关教学实录和设计,选取了语文专业期刊上的几则细细研读,发现散文教学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众化”倾向。这种“大众化”的倾向,消解了散文这一文类固有的“私人化”特征。

      一、人事景物的“大众化”:把作者之眼变为大众之眼

      (一)崇尚现代技术之眼,让文中之景成为寻常之景

      请看叶荣琴老师在“品析课文”环节的设计[1]:

      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催促着作者一定要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故乡?在作者眼里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呢?

      1.找出第1段中描写家乡的语句:“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2.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

      3.让我们一起走进端木蕻良魂牵梦萦的故乡。(用多媒体放映东北最美丽的风景)

      4.这样的故乡谁不爱?

      从上面设计中多次出现的“作者”可以看到,设计者是有意识地把“作者”放在核心地位的,认识到散文表现的是“作者高度个性化的言语对象和言语内容”[2]。知道在散文中描写的景物只是“作者眼里”的景物,不是你、我、学生眼中的景物。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并没有贯彻这一理念。

      教师“用多媒体放映东北最美丽的风景”的方式,“让我们一起走进端木蕻良魂牵梦萦的故乡”显然是办不到的。到底什么是“东北最美的风景”?教师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和端木蕻良的看法一样吗?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虽然笔者无法知道教师通过多媒体最终呈现给学生的是哪些风景,但我想大致也就是一些大家所公认的“大众化”的东北风景吧。即使是有意识地选择了课文描写的那些景物,也不可能再现课文文字所呈现给读者的东北风景。至少不能完全呈现,比如白桦树的“呻吟”是无法呈现的,因为它来自作者的内心深处,那只是端木蕻良心灵的投射,是对其“魂牵梦萦的故乡”的情感表达。在端木蕻良的眼中,所有的东北事物都是和自己的生命血脉相连的,“在离开东北的漫长的岁月里,家乡一直是端木蕻良不可忘记的精神发源地,将自己比喻成黑土地上的一株植物(‘蕻良’谐音‘红粱’),而脚下的这片土地之滋润和养育作家的沃土”[3],以致他最后把散文《故乡永远是我的》作为了自己的绝笔,死后还要把骨灰撒入故乡大地。如此感觉,仅仅靠出示投影一些大众化东北景物的图片能传达得出吗?学生能感受到浸润了作者深厚情感的这些景色吗?

      现代技术之眼看不到文中之景,走不进作者笔下的个性化言语世界,它只会让文中之景成为寻常之景。要走进作者笔下的东北世界,唯一的办法就是循着作者个性化语言铺就的路径,慢慢走,细细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更须慎重使用外在于文本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期让学生能真正通过文字的个性魅力来感受和理解文中之景的魅力。

      学者林贤治说:“随着文明的演进,报业的发达,散文有可能出现空前的盛况。但是,近世报刊发表的大量大众化形式的散文,正如西人所称,只能算‘文章’,与我们惯称的‘散文’并不相同。”[4]现代技术的发展,媒体的发达,文化的快餐式,导致在不可遏制的大众化潮流下,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也难敌大众化的命运,一切都变得没有秘密,一切都变得千篇一律,让散文沦落为诉求社会公认的“文章”。守住“作者之眼”,才能守住“散文之眼”,守住散文的“私人话语权”也就守住了散文之为散文的根本。

      (二)无视散文中“我”的存在,让文中之景成为“大众情人”

      “散文的重要之点是在个性的表现”,阅读散文忽视了作者“个性的表现”[5],结果自然会把文中之景当作人人皆爱的“大众情人”。

      设计中“这样的故乡谁不爱?”显然是要求所有的读者对这块东北的土地都是“喜爱”的,也就是要求每一位读者都拥有和作者一样的人生体验,把东北的这块土地当作“大众情人”。如果这里的东北土地还是前面多媒体呈现的“东北最美丽的景色”,那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然是大多数人会“爱”的。但这里教师所指的显然不是外在于课文的“东北土地”,而是端木蕻良眼中的,也就是课文中的“东北土地”。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样的人生体验只属于端木蕻良,属于那个离开家乡流浪关内的端木蕻良,属于那个“九一八”十周年时候的端木蕻良。

      看来,我们在阅读散文的时候,“一定要看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感受。这才是我们在做散文教学设计的一个起点所在。”[6]散文阅读教学要区分读者和作者,作为读者,我们只是感受和理解“他”(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感受理解之后,由于个人自身的趣味和经验的差异,你是爱还是不爱,那是你的自由,仅此而已。正如朱自清所言:“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仁智之见,是在读者。”[7]

      “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8]作者个性之眼投影出个性之物,不同散文作家眼中呈现的东北景物具有不同的情感意味。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散文时说:“我要求你们的工作完全表现你们自己,不仅是一种意见一个主张要是你们自己的,便是细到像游丝的一缕情怀,低到像落叶的一声叹息,也要让我认得出是你们的而不是旁的人的。”[9]也就是说,作者在文中所写的人事景物,必然是打上了自己个性的烙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众多的描写中认出这是端木蕻良笔下的东北土地,不是王瑞春笔下的高粱、玉米和大豆。

      细数短短的一篇《土地的誓言》,共有68个“我”在不断地重复说着自己的话。但是,作为读者,我们却并不尊重这个“我”,硬生生地把这个“我”换成“我们”,用集体的声音湮没个人的声音,导致了“大众情人”的产生。每一篇散文中都住着一个人,这个“散文的人是形成中的独立的人,自由的人,多面的人”。这样的人无可替代,也“唯有散文的人,才能写出人的散文”。[10]守住了“作者的声音”,就是守住了散文的自由精神。阅读散文必须“尊重散文中的‘这个人’”“读懂散文中的‘这个人’”[11]。

      (三)忽视作者情感之眼,让文中之物成为客观之物

      散文中的人事景物,都是那些打上了作者情感烙印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事景物,是情浸润中的景,是景流动中的情。叶荣琴老师的设计中,第1、2两个环节只是让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的语句”和“东北特有的景色、物产”,其实,只是找找的话,景还是景,物还是物,文中之物还是客观之物。要感受这些景物的个性特点,必须要追寻这些景物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用以过滤这些景物的个性化情感。而这些个性化的情感,必须依靠个性化的言语形式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并体会“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关注“个人笔调”,读出这种“个人笔调”下独特的人事景物。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只关注文章的“所指”,只会让文中之物成为客观之物,只会把语文上成非语文。请看余映潮老师对此的分析[12]:

      再看第一段中的“长句反复抒情”: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长句,三个“当我”句是附加成分,是修饰成分,它们的“反复”表现了作者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思念;“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的反复,表达了作者无处不在的思念。

      余老师没有让学生琐碎地去找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而是从整体上把握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体会作者呈现这些景物的语言形式以及此种形式的情感意味。因此,如果教师不是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以体会作者在这些景物背后“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思念”和“无处不在的思念”,那么,散文的人事景物必然会变成大家都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成了“大众化”的人事景物。看不到作者个性化的思想情感的烙印,必然会只看到“大众化”的人事景物。

      “散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主体,触摸作者的情思,严防滞留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演变为谈论那人、那事、那景、那物的活动。”[13]割裂了散文中景物和情感的天然血缘,把景物只是作为客观之景物,当作“大众化”的人事景物,不去体认课文中作者独特的“内在的言说对象”,而去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的阅读活动,必然是大众化的阅读活动。

      二、作者情思的“大众化”:把个性语言变为大众语言

      离开课文,引入文本以及教师一厢情愿的激情告白,悬空了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必然导致把作者个性化情思抽象为“大众之情”,这是抹杀散文独特个性的又一表现。

      (一)离开课文,谈论情感

      王国荣老师这样进行散文的情感教学[14]:

      第五步,联系课文、课堂学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感受。学生非常踊跃,从作者到自己,从抗战到现实,情感真挚。共同的心声便是:牢记国耻,发奋图强,为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学习。

      第六步,合唱国歌,升华爱国情。雄壮高昂的国歌声回荡在教室,学生高亢的歌声,激动的面庞,展示着他们振奋的内心。

      上面的两个环节,把作者在特定时刻对故乡土地的独特情感体验“大众化”,变为学生“共同的心声”,这样的情感教学基本上是悬在空中的。看看而已的情感教学,其意义和一场“牢记国耻,发奋图强”的九一八纪念报告会相当,但已经与语文无关,与散文无关,与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无关。而接下来“合唱国歌,升华爱国情”更是“高大上”,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解读是否恰当,但把一个人的情感变为了所有学生的情感,甚至雷同于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显然是不合适的。

      朱自清说:“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15]可以肯定的是,当学生们在教室里高唱国歌的时候,当学生“前进,前进,前进,进!”的高歌趋于高潮的时候,我们的学生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二)引入文本,替代情感

      除了在课的结尾用高唱国歌的方式把课推向高潮之外,有些教师还会大量引入其他文本,替代作者的独特情感,从而使作者的情感他人化。从发表的几个课例来看,大家还喜欢在课的结尾引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进行齐声朗读,希望学生铭记在心。刘宏业老师的课堂实录、李祥军老师的教学设计、苏彩宋老师的案例都是如此。显然,老师们都是想通过这种外在于文本的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为了祖国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爱国之情和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的爱国之情一样吗?如果是一样的,我们是否能用前者来代替后者的学习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对“对特定文字所传递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因言语形式的不同,必然会有所不同。设计者之所以把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从课文中剥离出来,是因为忽视了承载这些思想情感的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一旦从课文中剥离出来,其思想情感也就死了,不再是作者的个性化情感,而是变得抽象化,大众化了。“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16]抹杀了“这一篇”,也就扼杀了流动在文章中的鲜活的思想情感。

      同样,李祥军老师在课中设计了“延伸阅读,加深理解”环节:

      师:其实在那个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时代,又何止是东北大地惨遭蹂躏,烽火燃遍了赤县神州啊!面对破碎的山河、遍野的哀鸿,发出吟唱和呐喊的又岂止端木蕻良一人?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名诗《我爱这土地》。

      (多媒体出示诗歌,教师有表情地朗读,学生高声齐读两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

      正因为“这一篇”的存在,存活于散文中的“这一篇”的思想情感(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那样,不可能和作者一样“感同身受”),我们也不可能拥有。作为读者,我们只能去理解,去感受,去和作者分享,这是由散文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郁达夫说:“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所表现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的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个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17]强烈地表现作家的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所以,一旦把散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大众化”,那就抹杀了散文作家的个性,没有了“散文的心”,散文必死无疑。

      (三)激情告白,群体化情感

      “散文并非王国,乃颇类联邦共和国:在每一块疆土之上,弥漫着同一种共和的空气:人类的自由精神。”[18]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的最后采用激情告白的方式,把散文的个人情思,群体化为大家的情思,无视散文的“自由精神”。

      苏彩宋老师在课的最后让学生对对联:

      以“勿________,誓________。”的格式,来表白自己的誓言,并提示道:虽然耻辱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战争的硝烟依然在地球上弥漫。我们看看现在和平、富强的中国,看看我们今天美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同学能否再用这个句式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似让学生“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实教师心里很清楚,有了“勿________,誓________。”的格式,有了教师的“提示”,学生还能说自己的话吗?还有其他自由的选择吗?

      无论是学生的铮铮誓言,还是教师的激情话语,都只是学生和教师的自作多情,而与作者无关,与课文无关。对此,王荣生教授指出:“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应该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实际上是不断腾空的‘思想’‘精神’,一般体现为教师最后的激情结束语,或表现在课结束前让学生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19]这一席话切中要害!

      “离开课文,谈论情感”也好,“引入文本,替代情感”和“激情告白,群体化情感”也好,都是无视“这一篇”散文,疏离甚至抛弃“这一篇”散文,架空“这一篇”散文语言的阅读路径。没有对散文中精准的个性化语言的品读,读出的自然是别人的、群体的情感,而唯独不是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体会细读作者在字里行间的个性化情感。比如,我在教学中,就发现这篇文章在运用虚词抒发情感方面很有特色。文中“无时无刻”“总是”“必须”“一定”“必定”“一切”“从来没有”等一系列虚词的表意作用非常的强烈,另外作者非常喜欢用“是……的”句式,加强表意和抒情效果,我列出了下面语句:

      ·故乡的土壤/是香的。

      ·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

      ·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

      ·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

      ·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

      我朗读前半句,学生朗读后半句,体会这种强烈的抒情方式。虚词不虚!这是属于端木蕻良的抒情方式,也是属于端木蕻良的个性化情感。“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20]所以,阅读散文,我们不在乎拥有,只在乎欣赏,只在乎你我之间心与心的交流。这才是散文阅读的天然之道。

      原标题:散文教学要警惕“大众化”倾向

标签:;  ;  ;  ;  ;  

防范散文教学“大众化”的趋势--以“土地誓言”为例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