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论文_王启明1,王素平2,张明月1

浅谈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论文_王启明1,王素平2,张明月1

1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商丘市辰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海绵城市是一种创新的雨洪管理理念,它所指的是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为此,海绵城市可以理解为“水弹性城市”。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发和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应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等诸多问题,然而海绵城市建设能够使得城市像海绵一样,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城市对水资源需要时,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而园林植物能够收纳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污染水体存储循环关键的一环。本文主要针对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植物;海绵城市建设;作用

1导言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供水资源不平衡的情况,部分地区会因为供水不平衡出现缺水现象,因此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内涝,需要提高水资源的保护力度。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绿地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居民日常交流、放松和观赏的重要场所,在园林工程中将园林植物引入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有效改善园林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升园林景观的综合性能。

2“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海绵城市”遵循顺应自然的理念,对自然环境进行顺势而为的建设。也正因为该技术的此特点,让其具有广阔的前景,并具有重要的运用和推广意义。

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城市雨洪灾害和水污染管理,这两个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地表不透水面积比例急剧增加,雨水下渗量少,地表径流增加,造成城市的排水系统承受严重压力。因此,根据国内外的理论和研究实践,得出了“海绵城市”理念。其与传统排水系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回归自然的水文循环”这一理念上的创新,充分利用城市绿地空间、水系等,使其发挥“海绵”的积存、渗透、净化、释放作用。这一理念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所运用,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此技术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运用。把城市绿地当做城市海绵来设计,利用绿地滞留、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建成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推广工作,以促使海绵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城市建设服务,更好地促进我国城市的发展。

3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

3.1生态优先

生态优先在海绵城市设计和建设中既是出发点又是要求。人们通常将传统的管道、沟渠和泵站等雨水基础设施叫做灰色设施,海绵城市在设计时更应灵活运用对城市系统低影响的绿色雨水设施,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尤其在一些城市的老城区,雨水设施相对陈旧和落后,雨水径流现象严重,此时应当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和系统,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海绵城市设计和建设应在生态优先原则的指导下合理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

3.2坚持多规合一

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涉及范围、领域十分广泛,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通常,海绵城市建设整个过程需要经历规划、设计、建设、监测、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并且需要水利、建筑、园林、道路、市政等各部门的协作。所以,海绵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专门的规划,并且要理清主次、明确关系和侧重点,多规合一,促进海绵城市建设协调统一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规划引领

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作为海绵城市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紧密配合,缺一不可。海绵城市的建设应有较为统一的规划做引领,这就需要城市各个层级在对海绵城市设计和规划时对3个系统统筹协调、衔接到位,并做到绿色与灰色结合、源头减排与末端调节相结合。规划时还注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长期发展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协调配合。

3.4因地制宜

我国面积广阔,南北东西跨度较大,因此,造成气候上的差异较大,这对水文特征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不同城市的海绵建设都具备不同的条件,需要我们在运用这一理念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条件和水生态特征。海绵城市的建设应当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和应用,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技术改良,真正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发展。

4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和功能

园林植物越多、树木越高、树冠越密、层次越多、叶片越细,滞留的雨水越多,生态效益越好,留蓄雨水的量越大,海绵体就越有效。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绿地上的乔木覆盖率和多层植物覆盖率。植物的配置形式以自然多层次混合植物群落为主体,乔灌木3层搭配,避免大面积使用单一植物的配置形式。植被覆盖度高、层次丰富、枝叶密集则雨水下落到表土的速度减缓,疏渗能力则高,反之则低。而海绵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要素:坡度、土壤、地下水、给排水设施和植物。植物能够收纳及净化雨水,是解决雨水面源污染和水体储存循环的关键一环。

4.1增加雨水的下渗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大规模不科学的城市建设和开发使得城市在面临暴雨时容易引发内涝灾害。城市的建设和扩张使得原本具有自然的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森林等被人为地破坏或者填为他用,降低了雨水调蓄分流的功能。然而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合理地利用园林植物,将汇集边坡、铺装场地、平坦绿地的雨水在植草沟内缓流,增加雨水在绿地的滞留时间,使雨水最大限度的下渗到土壤中。从而增加了雨水的下渗作用。

4.2削减雨水流动速度、控制水土流失

地面的园林植物在遇到暴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削减雨水流动速度、控制水土流失。当降雨超过了一定的强度,山体坡面便产生地表径流,通过绿地植物的树冠、树干和枝叶,径流在其中的流动速度因此而受到一定的阻力并促使雨水流动速度有效减缓。从而减少了雨水对土壤的冲刷量,避免了土壤被雨水侵蚀,控制了水土的流失。

4.3吸收一部分的雨水

植物是天然的蓄水库,由于植物能够有效地防止地表的水土流失,起到一定的蓄水作用,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树木在土壤中的根系深达1m时,每公顷森林可储水500-20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森林小时可以吸纳雨水20-40吨,大约为无林地的20多倍。为此,林地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到吸收部分雨水的作用。

4.4净化雨水

有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植物不仅能够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净化雨水。由于雨水中含有大量的磷、钾、镁、钙等矿物质,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料,使得植物中缺少营养的树木获得了一定的肥料。此外,园林中许多植物可以分泌杀菌素,会将细菌杀死,并最终达到净化雨水的作用。

5结论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缺水的问题。而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园林植物有效增加雨水的下渗,削减雨水流动速度、控制水土流失,吸收一部分的雨水和净化雨水,从而实现“渗”、“滞”、“蓄”、“净”,提升水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参考文献:

[1]白伟岚,王媛媛.风景园林行业在海绵城市构建中的担当[J].北京园林,2015,04:3-6.

[2]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3:128-131.

[3]周松.浅谈园林绿地中海绵城市的建设[J].低碳世界,2016,10:116-117.

[4]秦海英.园林植物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5:41+43.

论文作者:王启明1,王素平2,张明月1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浅谈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论文_王启明1,王素平2,张明月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