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2
【摘 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55.21±1.21)分、抑郁评分(58.05±1.18)分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63.48±2.45)分、抑郁评分(65.21±1.09)分,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81.45±6.27)分、自我护理(89.24±5.01)分、心理健康(90.45±3.01)分、社会活动(79.48±4.79)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还能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护理干预;宫颈癌;生活质量
宫颈癌为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检查和知识的不断普及,使宫颈癌患者得到早期防治,患者治愈率和短期生存率均显著提高,多数患者在初期无任何临床症状,由于多数宫颈癌患者对疾病概念具有错误理解,导致引起患者产生多种负面心理,使患者长期处于负性心理状态中,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不断下降[1-2]。因此,我院对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认知护理干预的效果,见本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8年1月期间,100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宫颈管诊刮术、阴道镜检查结果确诊为宫颈癌。观察组:年龄在33~54岁之间,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8.64±4.68)岁。对照组:年龄在34~53岁之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7.52±4.72)岁。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和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能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宫颈癌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前3天对患者进行阴道准备和肠道准备,术前1天开始禁食,保证患者肠道为清洁空虚状态,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出入量和生命体征,保持患者腹腔引流管、导管通畅,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增加患者的运动量。
观察组: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在对照组护理上实施认知护理干预。
认知护理干预:①健康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目的、方法和辅助检查,增加患者对宫颈癌的认知,并指导患者树立对疾病的正确观念。通过采用随机教育、宣传资料、示范教育等方式告知患者宫颈癌的健康知识,增加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运动疗效、音乐疗法缓解患者的治疗压力和紧张情绪,使宫颈癌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较快恢复。②心理认知干预:手术通知单下发后,护理人员应和患者进行详细交谈,了解、评估并记录患者的情绪,再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制定干预方式,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态对预后极其重要,从而使患者心情放松,缓解抑郁、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同时应指导家属经常探望患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从而使患者感受到爱护与关心,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 .1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轻度抑郁、轻度焦虑在50分~60分左右。中度抑郁、中度焦虑在60分~70分左右。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在70分以上。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日常活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活动等四个方面,评分越高代表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将两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进行统计处理,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使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评分进行对比后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焦虑评分、抑郁评分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55.21±1.21)分、抑郁评分(58.05±1.18)分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63.48±2.45)分、抑郁评分(65.21±1.09)分(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宫颈癌为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人类乳头瘤病毒而引起的,原位癌高发年龄在30岁~35岁左右,浸润癌高发年龄在45岁~55岁左右,近年来,宫颈癌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4-5]。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使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显著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6]。据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在初期无任何临床症状,由于多数宫颈癌患者对疾病概念具有错误理解,导致引起患者产生多种负面心理,内心充满恐惧感、对治疗悲观失望,甚至发生自暴自弃情况,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悲观失望的状态下,从而使自身生活质量不断降低[7-8]。因此,我院对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抑郁、焦虑以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宫颈癌患者为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其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干预等措施,从患者情感、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抑郁和焦虑均为宫颈癌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情绪,若未及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易严重影响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速宫颈癌的病程进展,通过给予患者实施心理认知干预,给予患者提供情感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恐惧[9-10]。焦虑等情绪,使患者感受到爱护与关心,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增加了患者对宫颈癌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活动评分。因此,认知护理干预为宫颈癌患者的首选护理方式。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实施护理后的焦虑评分(55.21±1.21)分、抑郁评分(58.05±1.18)分、日常活动(81.45±6.27)分、自我护理(89.24±5.01)分、心理健康(90.45±3.01)分、社会活动(79.48±4.79)分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还能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倩,陈中群,张莉等.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观察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5-6.
[2]严彩莲.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96-97.
[3]王兰芹,田松焕,程欢,等.延伸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36-2039.
[4]倪建芳.舒适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4):44-45.
[5]陈唐庚,陈丽清,陈惠玉等.自理能力评估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0-112.
[6]孙丽萍. 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211-212.
[7]苏莉,杨淑丽,苗劲蔚. 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5):792-794.
[8]周爱英,李青霞. 舒适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81-182.
[9]沈苏桃,汪艳红. 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9):1122-1124.
[10]段文琴,肖英,赖维青. 整体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前期病变及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3):38-40.
论文作者:梁环宇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评分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认知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