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对“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现代史论文,学科建设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2X(2008)13-0046-0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8]15号)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已设有5个二级学科的情况下,为什么又决定要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如何认识新增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如何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这是当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价值意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5个二级学科。现在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其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

1.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原所属的5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集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主要开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则是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致力于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则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进行研究。

但美中不足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原所属的这5个二级学科,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中涉及中国近现代史,但并不专门和具有针对性,需从政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和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中寻求学科支撑。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不是闭门造成而是开放的,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来看,其众多认识模型中就有理论铺垫→历史考察→现实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认识路径,即“历史考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笔者手头就有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博士论文《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公民能力发展研究》,遵循这一认识路径,其第二章为“历史考察”,即“中国公民能力发展嬗变”,其中就有“近代中国改变‘国民性’的努力”等专节,这就必须借助中国近现代史及其所属的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等学科。现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是专门系统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及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进行研究的学科,并与原有5个二级学科一起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构成要素,6个二级学科以其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的联系和差别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

2.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所属的二级学科与“05方案”规定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当下有各种诠释,主要有“重合论”、“主从论”、“渗透论”和“互动论”等,无论如何概括,都体现了两者存在的契合性。

第一,全面支撑和重点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显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理念,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政治形象缺乏学科形象的印象。这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为高校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全面支撑,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支撑,也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二级学科的支撑,这是因为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为高校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重点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重点支撑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重点支撑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重点支撑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给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重点支撑的学科不清晰,原来主要定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现在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这样其重点支撑的学科就明确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高校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了各自重点支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

第二,学科的实践性功能与课程教学的实践定位。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注重把实践、理论、教育三者统一起来。

第三,有助于凝聚教师队伍。专业学科建设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全面支撑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重点支撑,能够切实改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有政治形象而缺乏学科形象的状况,有助于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找到自己稳定发展的学科基础,找到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合理定位,找到凝聚队伍人心和尊严的依据,为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同时,也就要求应该用学科的杠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辨识理路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首先碰到的是与已有的政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共党史二级学科和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的关系。我们应当看到,“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与中共党史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有鲜明的自身的学科特点。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与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者同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都是研究历史进程、历史发展规律、研究历史经验的科学,并且它们在研究的历史时段上也大致相近,因此,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密切联系的地方,甚至有不少共同的地方。

作为不同门类的学科,三者又各有其特点。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中共党史学科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乍看起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与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并无二致,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专门系统”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及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进行研究的学科,其“专门系统”是指“三个选择”,即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从内容上看,三者的范围和侧重点并不一致,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比中共党史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覆盖面更为宽广,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比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更集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它不仅研究敌、我、友三方面的情况,而且研究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民主党派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中共党史主要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发展变化,研究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还研究党的组织史、建设史等,所以它的主线显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是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将理论研究与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的学科。可以认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中共党史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基础,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中共党史学科的核心。专门系统研究“三个选择”为主线的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注重历史呈现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这是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的重要学科旨归。

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的研究视域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在建设中应该发挥其研究优势与特色,明确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展学科发展的基本支撑点。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的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的学科。要在广泛研究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全方位、多视角地深入研究“三个选择”。

第二,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

这集中表现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包括内在联系)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以揭示隐藏在转瞬即逝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基本趋势和运动,寻找赋予历史事件以意义和内容的推动力和各种联系,使历史规律“浮”出水面。历史规律一旦呈现在人们面前,就放射出智慧的光芒。这个光芒不但可以照亮历史,更可以观照未来。这也就是历史规律和主要经验具有“需求法则”的张力。

第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论研究。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直接的重点支撑学科,其学科的实践性必然包括要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等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问题,即怎样科学、有效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析热点。这样的研究必须提升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论的层面,具体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理念、教学规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这就涉及到如下教学论研究:一是“三个选择”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二是价值导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三是历史规律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四是话语转换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五是原著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六是史家史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七是学科支撑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八是史料运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九是多媒体应用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是师生互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一是地方实践性教学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二是教学设计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十三是科学的历史观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等等。这些层面的研究同样具有主流性、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第四,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

一是从学科融合层面来看,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方法。以“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例,就涉及到文化学的方法,即文化传播、文化接受、文化冲突、文化选择和文化触合等。

二是从多维的研究视界来看,必须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宏观的把握、审视与微观的分析和论证相互支撑)、民族立场与世界眼光的统一(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的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全球背景)、历史审视与现实观照的贯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为例,它既有中国近代以来大变革(走向)的研究,也有历史规律的结论性揭示。从中国近代以来大变革(走向)来看,第一次大变革:商品经济撞击自然经济,由此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一次选择:或闭关自守或“师夷长技”;第二次大变革:民主制度撞击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二次选择:或墨守成规或变法维新;第三次大变革: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撞击封建正统思想,由此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三次选择:或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第四次大变革:市场经济撞击计划经济,由此历史和人民进行了第四次选择:或关门建设或改革开放。从历史规律的结论性揭示来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世界,离不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离不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是从创新视域层面来看,既然是专门的二级学科,就不能止步于政治性、说教性,而必须具有学术性、学理性,而学科、学术、学理,贵在创新性。从学理的视角看学术创新,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例如,解释原则的创新、概念框架的创新、背景知识的转换、提问方式的更新、逻辑关系的重组等,而归根到底是“解释原则的创新”,也就是以某种独特的基本理念或统一性原理去解释相应领域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以“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例,在其宏大的研究视野中涉及制度跨越和历史比较等,必须从制度跨越的历史常规性多样性现象、跨越的方式、跨越的对象、跨越的性质、跨越的背景、跨越的主体等进行综合性的比较研究。

标签:;  ;  ;  ;  ;  ;  ;  ;  ;  

对“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