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异”而迁“思” 培养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素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究异常现象,既可以改进实验方法,修正操作手段,又可以从中发现新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略举几例在实验教学中对一些异常现象的处理,以说明这个问题。
一、修正不当操作,培养实验能力
氢氧化亚铁制备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难点之一。演示前先向学生交代Fe(OH)[,2]是白色胶状沉淀。接着按教材所介绍的方法做演示。结果实验现象很不明显或根本观察不到现象。事实与理论间的矛盾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此时可引导学生结合Fe(OH)[,2]的性质思考,找出看不到白色沉淀的根本原因是Fe(OH)[,2]易被氧化。接着鼓励他们讨论改进措施,这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积极性。经讨论总结出几个要点:①溶液应采用新制的,配制溶液时应使用煮沸过的蒸馏水;②在液面上滴加不溶于水又比水轻的有机溶剂(如苯);③将滴管伸入液面下,再加入另一反应液。按学生讨论的这几点重新做实验,观察到了白色沉淀,但同时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白色沉淀存在的时间很短,相反,灰绿色沉淀存在时间却很长。此时教师再演示:在大试管中加入3mL至5mL NaOH溶液并加热至沸腾。同时说明加热是为了尽量减少溶在溶液中的氧气,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溶液的温度,使生成的Fe(OH)[,2]在较高温度下尽快陈化。然后用长滴管吸取1mL左右新制的FeSO[,4]溶液,并将滴管插入NaOH溶液内部,慢慢将FeSO[,4]溶液加入到NaOH溶液中,此时生成的沉淀为灰白色,而且可保持很长时间不变色。
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化学实验并非单纯的操作,它还需要学生对之有所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思维能力同样起着核心作用,这是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二、体察入微,究其根源,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做苯酚性质的有关实验时,会发现热的苯酚浓溶液冷却后,只呈现混浊,没有晶体析出,与同学们的想像大为不同。这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认为这不是高考内容,就不给予解释,甚至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加以搪塞,这样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视而不见”,这是不正确的。此时首先应充分表扬发现并提出此问题的同学,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苯酚的物理性质——苯酚的熔点很低,常压下为43℃。我们看到的是一乳浊液,也就是说此时的苯酚应以液态存在。所以,我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是混浊液,实际上是液态苯酚和苯酚水溶液的混合液。由于温度低于70℃,因此液态苯酚与水不能完全互溶而呈混浊状。又因为在这种混浊状的混合液中没有固态苯酚小颗粒,所以久置后也不会有晶体析出。
银镜反应是学生较难做好的实验之一。试管洁净、配制的银氨溶液刚好澄清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学生未做出光亮银镜而得到黑色浊液时,教师加以仔细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接着再进一步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规范地示范每一步操作,随时提醒学生观察思考,随后教师很快做出了光亮的银镜,此时必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实验完毕,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讨论: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的道理,这样当学生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时,就会像老师那样操作,耐心观察,几乎都能做出光亮银镜。这样教学不仅实验成功率高,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往往更能观察到其他同学所忽视的现象并追根究底。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人们智力活动的“门窗”。一个人的观察力,并非简单地表现在是否能注意到某个事物或现象的不甚明显的特点,而是更多的表现在能否就此进行探究性的思索,以透过其表面把握其本质和规律。观察力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己任,充分爱护、保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异常发现,和他们一起激动、一起解决问题,千万不要用“不可能”、“是你做得不对”、“超纲了”等话语把学生的创新火花扑灭,说不定小爱迪生就在你眼前。
三、深入思考,培养迁移创新能力
用浓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制硫酸钡沉淀时,将数滴浓硫酸滴入氯化钡溶液中,振荡即可。若颠倒操作顺序,将数滴氯化钡溶液滴入浓硫酸中,则得不到白色沉淀,而生成刺激性气体。这一看似异常的现象让学生迷惑不已。这时教师可稍加点拨,提醒注意浓硫酸的“浓”字、刺激性气体令人想到了哪类物质?
通过对上述现象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将氯化氢气体的制备,浓硫酸溶于水放热等知识迁移综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类似的还有氯水与碘化钾溶液互滴,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互滴,偏铝酸钠溶液与强酸溶液互滴等。通过这样的类比分析,使学生活学活用所学到的知识,知道这类“异常”实际是正常。
四、副反应引起实验差异,培养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
的氧化性强于,为什么氢硫酸与碘水反应的混浊现象比和氯水反应的混浊明显?这一现象学生往往认为异常。因为变混浊是发生了下列反应:
一般认为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的S较多,混浊应明显。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实验事实发生了矛盾,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此时教师稍加引导,提示正是由于的氧化性强于,所以除了发生反应①外,还可以发生下面的反应:
而这一反应无沉淀生成。综合考虑,加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后,后者与H[,2]S反应生成的沉淀应多些就容易理解了。此时进一步追问,如何证明反应③是否发生?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定能做出下述实验:从反应后的试管中取出少许澄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③式发生。
对于此类现象,一定不能轻易放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新的或未曾料到的化学现象进行思考,可以增加许多深入了解或理解化学的机会,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和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实事求是的思维品质,同时使学生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五、创设“异常”,激发科学思维
在溴乙烷的水解——溴原子的检验中,先创设一个异常的实验,即向盛有5mL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0.5mL溴乙烷,振荡,待重新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吸取上层液体约2mL,移入到另一试管中,滴加2滴或3滴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在分析异常现象以前,演示正确的实验,出现淡黄色沉淀。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①两种实验操作有哪些不同?②为何第一种操作没有出现沉淀?这说明了什么问题?③卤代烃的水解条件是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多层次的分析和揭示,不仅使学生较好地巩固了教学内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充分体现了创设“异常”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做到有心、用心,就一定能够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多种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改变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看热闹、缺乏积极思考的状态。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使学生们知道和记忆多少,而是如何使他们成为富于批判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见“异”而迁“思”,逐步提高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前提。纵观整个化学发展史,无数化学家正是在对“异常”现象的探索中,逐渐认识真理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让我们在教学中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实验内涵,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标签:浓硫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