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富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我国大力提倡“建设园林化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的园林绿化面积范围扩大,形成了系统的结构与核心技术,园林绿化和城市的建设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园林绿化在城市的建设中担当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它支持着城市的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城市的园林绿化体系,是城市追求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园林绿化建设的策略。
关健词;园林绿化;城市建设;作用;意义
1、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1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城市的美丽,除了在城市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城市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城市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市、工厂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城市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1.2净化空气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
1.2.1吸滞烟尘和粉尘空气中的灰尘和工厂里飞出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这些微尘颗粒,重量虽小,但它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是惊人的,许多工业城市每平方公里平均降尘量为五百吨左右,植树后,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树木吸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树林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减低,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木叶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及飘尘。蒙尘的树木经过雨水冲洗后,又能恢复其滞尘作用。
1.2.2树木的叶面积总数很大。据统计:森林叶面积的总和为森林占地面积的数十倍。因此,吸滞烟尘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国对一般工业区的初步测定,空气中的飘尘浓度,绿化地区较非绿化地区少10%-50%。可见,树木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1.3减弱城市噪音
现代城市中工厂林立,建筑工地比比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震动、摩擦和撞击等而不断产生噪音;同时,汽车、火车、轮船等也轰鸣尖叫。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反应,出现精神不振、疲劳过度、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等症状。而利用绿化树木的庞大的树冠和枝干,则可以吸收和隔离噪音。
2、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2.1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健康、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园林城市的核心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人居环境,且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卫生、美化景观,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绿化覆盖率是衡量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2.2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城市更具活力、更具现代性的;另一方面激增的人口,林立的高楼,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严重威胁到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已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最大限度的提高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让人们可以在更美,更舒适的城市里生活,真正体验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3 突出城市个性,提高城市品位
按照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充实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个性,注重建设融自然、城市和人为一体的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品位。对内可以使市民增加认同感、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对外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环境建设、工程施工,都必须十分注意延续历史文脉,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增强建筑物的传统个性和文化艺术品位。
3、加强园林绿化城市建设的策略
3.1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合理确定目标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提高规划建设水平,规划建设时要有前瞻性。注入历史文化的理念,遵循城市机理,保护好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的建筑、古树名木及独特的民俗风情,让历史与现代完美结合,实现人文景观与环境的和谐。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确定目标。在规划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习性,生命周期以及土壤环境等综合条件,将植物合理搭配,增加绿量,增加园林生物的层次,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提高生态效益,使植被具有天然的更新能力。严格遵守“人与自然共生存”的基本法则,保护开发利用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大力创造城市人工自然,既要生态健全、良性循环,又要景观优美,物我相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2 加强宣传,增强市民参与和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建设绿色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以及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市民对建设绿色园林城市认知、认同度和参与意识,倡导园林城市价值观、消费观和生活观;抓好园林知识的基础性普及教育,广泛普及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直接参与到绿色园林城市建设工作中,形成创建绿色园林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
3.3 统筹规划,确保园林绿化城市建设全面发展
在绿色园林城市规划设计中避免出现片面追求绿地指标的现象,而是建设具有生态、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此外在规划建设时特别需要注意要有大局观,统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在大力发展新城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同时兼顾老城区和传统景区,使城市园林绿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渠道,合作建设开发,互惠互利。加大对园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业务素质。引进高端人才,提升规划设计水平。
4、结语
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境载体,通过植物景观所构成的美化城市环境对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的景观效应,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能派生出多项经济效益,为城市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招商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福忠.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王爱莲.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J].科技信息,2009
论文作者:冯鸿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城市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园林论文; 作用论文; 树木论文; 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