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市场中的欧佩克与美国:从互补性共生到竞争性共生
李 扬
【内容提要】 随着美国原油产量与出口量的大幅增加,美国对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形成全面挑战。尽管美国与欧佩克的竞争加剧,但共生性依然是双方关系的主线与本质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与欧佩克先后经历了互补性共生关系和竞争性共生关系两个发展阶段。当前,美国与欧佩克正处于竞争性共生关系阶段,并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广泛的影响。其一,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增加是欧佩克闲置产能不足的有效补充,有利于维护全球原油供应的稳定;其二,欧佩克与美国关系的共生性本质决定了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通过政策协调和沟通对话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将是欧佩克与美国的理性选择;其三,欧佩克与美国共生关系的竞争性又决定了同为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双方必然围绕国际石油市场的核心利益展开激烈博弈与较量,其中,美国与欧佩克的地缘政治较量将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美国;欧佩克;互补性;竞争性;共生关系
自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建立之日起,美国与欧佩克的关系一直是左右国际石油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发生和深化,国际石油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美国与欧佩克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将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西北园艺》(综合)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园艺类专业科技期刊,刊登内容为整个“大园艺”作物和“大园艺”产业。欢迎园艺界广大同人积极投稿!
美国全面挑战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
随着美国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增加,美国正在全面挑战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地位,双方矛盾层出不穷,对抗之势渐强。
抢占市场份额。美国持续加大原油出口力度,抢占主要能源消费市场。尽管美国原油日均出口量仅为欧佩克的十分之一,但其增长势头强劲。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统计,2018年6月第三周,美国原油出口量连续一周保持300万桶/天的规模,而同一时期,欧佩克中只有沙特和伊拉克的原油出口量超过300万桶/天。短短几年间,美国原油出口量占全球原油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0.1%迅速飙升至2018年的4.5%;相比之下,欧佩克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68.2%下降至2017年的55.6%,出口原油的市场份额缩小了12.6%,即使较2012年的市场份额也缩小了5.8个百分点。[1]与此同时,美国努力增加对主要石油消费国的出口规模,蚕食欧佩克在关键目标市场的市场份额。根据欧佩克的预测,2015—2040年期间,全球95%的能源需求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中印两国的能源需求增量占同期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增量的50%以上。[2]中国和印度成为欧佩克和美国竞相争夺的关键目标市场。自2017年起,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呈迅速上升之势:美国对印度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量由2017年1月的10.2万桶/天直线攀升至当前的44.6万桶/天,增长了3倍多,且保持稳定增长;美国对中国的原油及成品油出口量由2017年1月的33.3万桶/天上升至2018年6月的67.9万桶/天,增加了1倍多。[3]但受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影响,随后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大幅回落。
争夺石油定价权。作为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组织,欧佩克长期把持原油定价权,主要通过协调成员国原油产量、影响全球原油供给的方式,实现对国际原油价格的控制。然而,欧佩克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不断受到美国的挑战。一方面,美国非常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严重制约了欧佩克通过“限产/减产保价”或“增产保份额”等方式对国际石油市场供给和国际油价的调节能力。2014年,欧佩克产油国曾放弃“限产保价”策略,旨在凭借低油价打压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夺回市场份额。结果欧佩克的“增产保份额”策略并没有抑制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美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直接导致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行,欧佩克国家面临财政收入和市场份额双双失守局面,不得不于2016年联合俄罗斯签署冻产协议,寻求“减产保价”。另一方面,美国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巨大金融影响力大幅削弱了欧佩克对国际原油的定价权。当前,国际原油市场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其中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是国际原油市场的定价基准,而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则主要受交易者预期的影响。作为全球最具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国家,美国的货币政策、战略石油储备政策、能源政策、对欧佩克国家的制裁措施以及美国石油公司的交易行为等因素均显著影响原油期货市场交易者的预期。此外,美国强大的金融实力和石油美元的计价货币地位,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影响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运行轨迹和价格形成的能力。相比之下,欧佩克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却相形见绌。例如,2018年6月底,在欧佩克达成增产协议后,国际主要原油期货价格不跌反升,布伦特(Brent)和西得克萨斯(WTI)原油期货价格每桶分别上涨2.5美元和3.04美元。究其原因,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和委内瑞拉制裁的升级严重打击了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交易者对石油稳定供应的预期,交易者普遍认为原油供应短缺在短时间难以改变。
第三,欧佩克与美国共生关系的竞争性特征决定了国际石油市场必然存在博弈与较量,其中,地缘政治较量将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关键因素。当前,传统原油生产大国与新兴原油生产大国围绕原油定价权与国际石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一方面,美国致密油等非常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的井喷扰乱了国际石油市场供给格局,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行,欧佩克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佩克+”国家正在联合减产保价;另一方面,美国一边对伊朗、委内瑞拉的制裁加码,一边扩大原油产能、努力增加出口抢占国际石油市场份额。这场竞争表面看是经济利益之争,但究其根源实则为国际地缘政治之争,美国与以欧佩克和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国家争夺的是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更是原油背后体现的地缘政治主导权。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进一步深化,美国从“能源独立”走向了“能源主导”,凭借强大的能源实力成为掀起这波原油地缘政治博弈的始作俑者。从制裁伊朗、委内瑞拉到结束对伊朗石油制裁的豁免,再到规劝沙特等欧佩克国家扩大原油产能,特朗普政府将石油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工具,并直接影响了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正如2019年3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的《石油2019》中所指出的那样,全球原油生产正在受到地缘政治风暴的挑战。当前,在国际油价的计算公式中,供求关系只是这个复杂计算公式的一部分,而地缘政治和环境则是更具影响力的关键变量。未来,国际石油市场更容易受到主要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地缘政治博弈的影响,由美国“能源主导”引发的地缘政治博弈给国际石油市场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
除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针锋相对,特朗普政府还在国际政治领域对欧佩克频频发难。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及特朗普本人对欧佩克的公开指责与威胁不断升级,广泛营造关于欧佩克的负面国际舆论环境。2018年9月,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第73届会议上点名批评欧佩克,称其高油价是对全世界的盘剥,而美国正在通过不断增产为稳定全球油价做出努力;除了官方正式场合,特朗普还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多次批评欧佩克蓄意操纵油价。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对欧佩克鹰派产油国发起严厉的制裁措施。2018年5月初,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并于8月6日签署《恢复对伊朗实施制裁》的行政命令,全面恢复对伊朗的“最高级别”制裁。此外,美国对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也开展高压制裁行动,不仅对委内瑞拉总统及其追随者实施个人制裁,还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委内瑞拉实施金融制裁,禁止委内瑞拉政府和国有石油公司进入美国债市和股权市场。
第二,美国与欧佩克、俄罗斯共同努力保持油价稳定的可能性增加。欧佩克与美国关系的共生性本质决定了双方将尽可能在国际石油供给市场的主要议题上保持互相理解与默契,尤其是在避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议题上。其实,作为原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欧佩克、美国和俄罗斯在国际油价议题上的立场具有一致性,稳定的国际油价符合三方的共同利益。然而,因欧佩克、美国和俄罗斯对原油依赖程度和原油生产成本的不同,决定了三方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意愿区间不同,由此造成当前美国与“欧佩克+”国家在国际油价问题上的矛盾。但这个矛盾并非不可调和,由于符合美国与“欧佩克+”国家各自意愿的国际油价波动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因此,基于共生关系的理性选择,三方均会在符合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努力将国际油价推向共同意愿区间,进而保证国际石油市场的整体稳定。例如,2019年4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与欧佩克会继续在决策方面保持合作,并表示不支持国际油价不受控上涨;[6]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也提及,若2019年下半年国际石油市场条件持续改善且原油库存下降,“欧佩克+”国家将考虑放弃减产并随机增加产量;特朗普更是多次对欧佩克国家喊话,声讨国际油价太高。由此可见,尽管美国与“欧佩克+”国家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围绕国际油价与市场份额持续“斗法”,但欧佩克、美国和俄罗斯在维护国际油价稳定方面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从而降低了国际油价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
欧佩克与美国的共生关系
让儿童实实在在地获得能适应未来社会生存能力的核心素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系统教育教学工程。这个系统教育教学工程的第一步是什么?不是“我以为”式的主观阐释,也不是贴标签的课堂展示,而是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
一、互补性共生阶段
自美国页岩气革命至今,美国与欧佩克逐渐转变为竞争性共生关系。随着美国“能源独立”的实现与特朗普政府“能源主导”战略的实施,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美国与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围绕市场份额和定价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然而,共生性依然是双方关系的主线与本质特征。
这一时期,欧佩克是美国最关键的原油来源地,美国约60%的进口原油来自欧佩克。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从欧佩克进口原油量占其原油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70%—80%,1976年竟一度高达86%(见下图)。美国对欧佩克形成了严重的“单向依赖”,欧佩克的“石油武器”就像悬在美国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保障进口能源安全,美国历届政府凭借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手段形成对欧佩克产油国的牵制,构建与欧佩克“双向依赖”的共生关系。为此,增进与欧佩克鸽派产油国的关系,特别是与在欧佩克处于领导地位的沙特的双边关系,成为美国构建共生关系的突破口。
图 美国从欧佩克进口原油情况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EIA), https://www.eia.gov/dnav/pet/pet_move_impcus_a1_Z00_epc0_im0_mbblpd_a.htm
在政治与军事领域,一方面,美国为处于地区纷争中的欧佩克鸽派产油国提供军官培训、武器转让等军事援助,帮助其巩固统治、壮大军事实力。据统计,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2006年,美国针对沙特的军售高达800亿美元,远超同一时期美国针对以色列的军售规模。另一方面,美国积极保护石油运输海上战略通道,确保欧佩克的出口原油顺利输往国际石油市场。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后,美国增加了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保障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1986年,美国更是宣布要控制包括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等16条海上石油运输战略通道。美国的这些举措既保障了欧佩克产油国原油生产与出口安全,又保障了自身能源进口安全。与此同时,欧佩克鸽派产油国也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提供便利,成为美国对抗欧佩克鹰派产油国的重要伙伴。如在伊拉克战争中,沙特为美国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允许美军战机使用其军事基地、允许美国从航母起飞的飞机和发射的导弹使用其领空等。此外,美国还联合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操控油价,实现地缘政治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借助于欧佩克的配合,成功地通过低油价政策拖垮了苏联经济。
第二,美国并不足以完全颠覆欧佩克在国际石油市场的地位,与欧佩克协商并寻求支持依然是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努力保持国际石油市场稳定的基础。当前,国际石油地缘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同欧佩克、俄罗斯一道成为国际石油供给市场的实际掌权者。尽管美国已成为国际石油供给市场上的“铁三角”之一,但俄罗斯和欧佩克依然控制着全球60%以上的原油供应。此外,与欧佩克和俄罗斯相比,美国国内原油消费量巨大,因此美国原油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为有限,不足以应对国际石油市场原油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在调节国际石油市场供需方面,美国需要同传统产油国保持密切的政策沟通,并寻求同欧佩克鸽派产油国的合作。例如,2018年,特朗普政府决定恢复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随后国际油价加速上涨。为抑制国际油价快速上涨,特朗普政府一直游说沙特提高原油产量。受“卡舒吉事件”影响,并在特朗普本人亲自出面要求下,沙特同意联合俄罗斯自10月起进行增产以弥补美国制裁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带来的石油缺口,11月国际油价便开始大幅下降,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从10月4日的86.07美元/桶下降至11月30日的57.7美元/桶,下降幅度高达33%。由此可见,在此次油价下降中,沙特发挥了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此外,以沙特与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国家的“联合减产”政策也对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2018年12月“欧佩克+”国家新一轮减产协议生效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近32%。由于俄罗斯与美国存在结构性矛盾,美国无法左右俄罗斯的原油供应政策,只能寻求同欧佩克鸽派产油国的合作以维持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油价水平。欧佩克鸽派产油国是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在经济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在国际石油市场构建以西方国家的资金、技术和金融体系为核心的经济制度,逐步扩大并深化了欧佩克国家对美国的金融、市场与技术依赖。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并巩固“石油美元”体系、向欧佩克国家开放美国金融市场、鼓励美国石油企业在欧佩克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等。在此过程中,美国能源企业也与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企业形成了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例如,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5家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投资进行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产量高达100多万桶/天,约占利比亚石油日产量的50%;再如,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包括美国及其盟友的能源公司几乎参与了伊拉克境内所有主要油田的投资与开发,美国埃克森等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石油产量高达146万桶/天,约占伊拉克原油日产量的16%。
在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30年间,作为原油进口大国,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整体处于守势地位,其针对欧佩克发起的攻势均以守住进口能源安全为底线。为了扭转对欧佩克“单向依赖”的被动局面,美国运用政治、军事与金融影响力对欧佩克产油国进行牵制。随着双方政治、军事与经济联系的增强,美国与欧佩克逐渐形成了各取所需、双向依赖的互补性共生关系,即欧佩克为美国提供稳定的石油供应,美国为欧佩克产油国提供资金、技术与石油出口通道的安全保障。
二、竞争性共生阶段
自第四次中东战争至美国页岩气革命前夕,美国与欧佩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互补性共生。尽管这一时期美国与欧佩克鹰派产油国之间热战不断,但在美国的战略筹划下,作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重要原油进口国和原油出口组织,美国和欧佩克逐渐形成了“双向依赖”的共生关系。
首先,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尤其是稳定的油价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由于美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身份的转变,美国同欧佩克在国际油价方面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诉求。2005年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国际油价大致保持在60—80美元/桶的水平上,基本处于适合美国经济发展且欧佩克国家愿意接受的价格区间。一方面,该油价水平高于美国致密油生产商30—60美元/桶的收支平衡点,更是高于欧佩克国家原油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国际油价为双方带来丰富的石油出口收入,有利于石油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为美国致密油生产商带来了持续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该原油价格区间也符合特朗普政府振兴实体经济、增加就业的“美国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但过高的国际油价会提高美国制造业成本,进而伤及美国实体经济。2018年以来国际油价开始上升,10月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曾一度超过86美元/桶。特朗普多次要求欧佩克产油国释放闲置产能[4]控制油价,这其中虽有为美国中期选举造势之意,但更多是为了保障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预防油价飙升对美国经济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以沙特与俄罗斯为首的“欧佩克+”国家的“联合减产”政策对未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2018年12月“欧佩克+”国家新一轮减产协议生效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上涨了近32%。图为2019年7月2日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现场。
所以,运用数学史应该有中西数学价值观以及社会政治、文化差异的介绍与对比。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民族的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中的地位,并了解其配合西方数学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思考今后应如何更好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数学的形式、价值观,促进其对所学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欧佩克产油国闲置产能处于较低水平,限制了其对国际油价的调节能力,在增加原油供应、控制高油价方面欧佩克需要与美国进行协调与合作。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受投资不足影响,当前欧佩克各国原油闲置产能约为200万桶/天,仅占全球原油供应总量的2.2%。低水平的闲置产能限制了欧佩克对市场需求和原油价格上涨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致使国际石油市场存在原油溢价风险。此外,俄罗斯的原油闲置产能也非常有限,仅为10万桶/天。相比之下,美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部门对油价反应灵敏,能够根据高油价快速调整投资并增加产量。[5]与此同时,美国还拥有6.5亿桶战略原油储备可投入市场调节供需。来自美国的石油成为全球石油供给的重要补充,为维护全球原油稳定供应提供了另一重保障。不过,当前美国针对石油开发的投资增长较为缓慢,且绝大多数投资集中在轻质致密油领域,尽管开发成本和效率已经大幅提高,但依然无法完全弥补因欧佩克重质原油供应结构性不足而带来的全球原油供应短缺问题。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仍需要欧佩克与美国的政策协调,并争取俄罗斯的配合,这符合三方的最大利益。
欧佩克与美国竞争性共生关系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
随着美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国际石油供给市场的形势日趋复杂。然而,欧佩克与美国关系的共生性本质决定了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通过政策协调与沟通对话维护国际石油市场稳定将是欧佩克与美国的理性选择;欧佩克与美国共生关系的竞争性又决定同为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双方必然围绕国际石油市场的核心利益展开激烈争夺。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原油生产国与出口国,以及欧佩克与美国的竞争性共生关系将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如下影响。
第一,全球原油供应的稳定性增强。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增加为国际石油市场提供了新的原油来源,是欧佩克闲置产能不足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增强产油国对国际原油供应的调节能力和维护全球原油的稳定供应。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美国原油日均产量和日均出口量分别从2008年1月的511.5万桶和1.2万桶迅速增长至2019年1月的1187.1万桶和257.5万桶,预计2019年全年美国原油日均产量将增加至1240万桶,2020年将达到1310万桶。
面对美国对欧佩克的挑战,国内外关于未来国际石油格局走向、美国与欧佩克关系的讨论愈发热烈。一些观点认为,在国际石油格局中,美国与欧佩克关系的主线是对抗与对峙。伴随美国原油生产与出口能力的提高,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正在从对抗中胜出,逐渐在欧佩克手中抢得国际原油定价权,并让欧佩克成为历史。然而,作为国际石油市场的新舵手之一,美国并不能单独掌控国际石油格局。稳定的国际石油市场是美国和欧佩克追求的共同目标,也需要美国和欧佩克的共同努力。因此,共生性才是美国与欧佩克关系的本质特征。
欧佩克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目的是共同应对英美主导的七姊妹跨国石油公司对全球原油勘探、开采和销售的垄断。从成立初衷来看,美国与欧佩克是对抗关系。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起,美国与欧佩克之间的共生关系愈发明显且贯穿双方关系始终,先后经历了互补性共生和竞争性共生两个发展阶段。
(4)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天津段特高压线路在青甸洼内,当青甸洼运用时,线路杆塔淹没范围在0.07~3.34m之间。各杆塔在淹没线以下应做好防腐措施。
[1] 2018年的美国原油数据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美国原油月均出口量》和欧佩克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中的数据估算。其他数据请见欧佩克发布的《年度统计报告》:OPEC, “Table 5.3:World Crude Oil Exports by Country”, https://asb.opec.org/。
[2] OPEC, “World Oil Outlook 2018: Executive Summary”, https://woo.opec.org/pdf-download-es/.
[3]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 “U.S. Exports to China of Crude Oil and Petroleum Products”, https://www.eia.gov/dnav/pet/hist/LeafHandler.ashx?n=PET&s=MTTEXCH2&f=M.
[4]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闲置产能定义为可在30天内投产并持续供应至少90天的原油产量。
2.4.5 不同文化程度的医务人员院感知识认知正确率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不同文化程度医务人员院感知识认知正确率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认知正确率逐渐增高,见表4。
取剪碎的水稻幼苗叶片,加入3 mL 80%(V/V)的丙酮,于4℃冰箱密闭遮光放置24 h以上,待叶片完全变白,于663 nm和645 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叶绿素浓度,再换算成质量[21]。
尽管目前有关齐玉苓案的司法批复已经被废止,但相关案件的终审判决仍然有效,其引发的讨论也不会因此而结束,反而可能向纵深继续发展[21]。
[5]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Oil 2018: Analysis and Forecasts to 2023: Executive Summary”, https://www.iea.org/Textbase/npsum/oil2018MRSsum.pdf.
[6]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暂时不会就减产协议作出决定》,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oil-opec-russia-putin-0409-tuesidCNKCS1RL31Q。
【DOI】 10.19422/j.cnki.ddsj.2019.08.011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国际制度复杂性与中国国际能源安全合作制度性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7CGJ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苗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