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探究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正畸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间收治的7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该78例患者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患者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槽骨高度变化状况,并且分析治疗的最终成功率,以此判断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中的具体疗效。研究结果:本研究临床调查发现,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100%,并且在治疗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以及前牙覆盖、出血指数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差异显著;但是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差异不明显。研究结论: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是比较有效的,其不仅仅具备着较高的成功率,还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视觉美观效果,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运用。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临床效果
引言
牙周炎可以说是当前口腔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基于这种牙周炎的产生来说,其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都会导致牙周相关支持组织出现一定的病变发炎问题,该炎症问题的产生又会对于患者的前牙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移位现象,而前牙移位对于患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又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其不仅仅影响到患者的美观性效果,还会导致一些咬合创伤等问题的产生,造成牙周组织进一步的恶化。因此,针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问题进行有效地矫正也就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就重点探讨了口腔正畸治疗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主要针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间收治的78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该78例患者均为经过X光检验判定为牙周炎造成的前牙移位。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为37例,年龄分布在36岁到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8±10.12)岁,病程长短在2年到1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9±1.62)年。基于该78例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测可以发现,其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前牙伸长、倾斜等现象,并且牙齿中间的间隙明显变宽,还存在着一定的松动现象,牙龈萎缩以及深覆牙合问题同样比较明显。在具体的研究被试选择过程中,排除了存在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肾功能障碍的一些患者,保障了治疗的纯粹性。
1.2研究方法
1.2.1治疗方法
在进行患者口腔正畸治疗之前,必须要首先做好牙周基础治疗工作,这种牙周基础治疗主要就是为后续的正畸治疗打好基础。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来看,牙周基础治疗首先是要针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教育和指导,保障患者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较为理想的关注自身口腔清洁状况,保障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并且饭后及时漱口;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龋齿治疗,也就是针对患者存在的一些不良修复体进行去除,对于患者的牙周病变或者是牙髓病变进行有效地控制,进而达到处理和治疗炎症的目的,最为主要的就是应该将口腔中存在的各个炎症影响因素进行排除。该牙周基础治疗阶段应该在2-4个月的时间内处理完成。
在牙周基础治疗工作有序完成之后,就应该重点进行相应的口腔正畸治疗,其主要就是采用直丝弓矫正技术进行处理,在靠近牙合方进行托槽的粘合,磨牙年姐颊面管,采用钛镍原丝进行前牙的初步固定,促使其能够排齐,使用澳丝或者多曲唇弓进行上下前牙的处理,尖牙向后进行结扎,增加支抗,采用橡皮链进行前牙内收,在实际的处理操作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基本状况,根据患者的口腔前牙反应恰当的调节力度,促使其达到较为理想的正畸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整个的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处理6-10个月,并且每两个月需要进行复诊,根据正畸状况进行有效地调整,并且在复诊过程中有效检查患者的口腔清洁状况,督促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1.2.2观察治疗
本研究主要涉及到的观察指标有以下几个: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出血指数、前牙覆盖、牙槽骨高度变化,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判断成功率。成功率的判定主要就是根据患者口腔前牙的具体治疗表现,当患者前牙移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和恢复,并且美观度得到较好的优化,牙齿较为争气,不存在咬合创伤问题,牙周炎明显消失,牙齿活动能够恢复正常;而当患者的牙齿出现了脱落问题,牙周炎得不到消除的话,则表明治疗失败。
1.2.3统计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运用平均数差异T检验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选择0.05。
2结果
基于本研究得到的具体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患者牙周袋深度的变化上来看,治疗前牙周袋深度平均为(5.46±0.52)mm,治疗后的平均深度为(3.01±0.37)mm,T检验表明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2)从患者出血指数方面的变化来看,治疗前存在出血的比例为(98.38±11.38)%,而治疗后为(27.18±3.98)%,T检验表明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3)从患者的前牙覆盖方面的变化来看,治疗前平均为(6.48±2.09)mm,治疗后的平均数为(2.54±0.67)mm,T检验表明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4)从患者前牙覆盖合方面的变化来看,治疗前平均为(5.18±1.99)mm,治疗后的平均数为(2.35±0.73)mm,T检验表明其差异在0.05水平上显著;
(5)从患者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上来看,治疗前平均为(5.48±0.59)mm,治疗后的平均数为(5.44±0.47)mm,T检验表明差异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即患者的牙槽骨高度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
(6)从口腔正畸治疗的成功率调查中发现,78例患者均得到了有效地治疗和矫正,成功率为100%。
3讨论
本研究相关结果表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合以及前牙覆盖、出血指数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差异显著;但是在牙槽骨高度方面却不存在明显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这说明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得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相关治疗不仅仅有效的处理了患者口腔中存在的炎症问题,还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口腔美观性,整体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由此可见,在今后的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恰当的应用口腔正畸治疗方式进行处理是比较有效的。在治疗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其治疗效果,必须要重点针对牙周基础治疗以及口腔正畸治疗两个环节进行密切关注,并且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变化情况,做好复查工作。
【参考文献】
[1]朱晓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v.4;No.2206:209+214.
[2]邓昊,周立辉,鲜文,邵卓娜,张洋.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v.1509:1732-1734+1743.
[3]姚如升,王贞丽,李国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v.17;No.26134:101-102.
[4]张秉艳.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v.713:70-71.
[5]杨瑾.口腔正畸治疗34例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v.802:72-73.
[6]赵日高.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v.211:70-71.
论文作者:闫晓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患者论文; 口腔论文; 牙周病论文; 正畸论文; 效果论文; 差异论文; 平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