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论文_高德发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论文_高德发

高德发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城东中心学校 255200

摘 要:能够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为学生创设敢于质疑、勇于发问的情境,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提升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 语文课堂 提问

宋人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们的话都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才会有真进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进而提出自己的问题呢?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问

因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匮乏,对语言的组织能力也不够规范,再加上学生爱要面子,自尊心强,怕发言失误被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所以,他们往往在课堂上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是不敢轻易提出来的。鉴于这种情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老师就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对那些能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对那些能提出问题,但提不到点子上的同学也要给予满腔热忱的鼓励,同时对那些来自同学中的指责和嘲笑加以制止,甚至批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树立自信,也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结合学习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慢慢有了,在学习的时候也就能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去,对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习效率会起到极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二、把握提问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成功地唤起学生质疑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同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比如在课前交流时,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进行引导,让学生能针对自己的预习查缺补漏,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或文本中寻求答案。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鼓励孩子在认真阅读文本,积极思考的同时深入地分析自己提出的问题,同时对已有的问题进行及时地解答或修正,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所学感受到自己没有领会透的东西,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质疑提问的积极性。正是有了这样的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更加积极地深入思考文本,他们的提问才会层出不穷,“我还有疑问……”“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等质疑问难就会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整堂课也就真正演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也就成了学习的真正主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的质疑,让学生不能产生学完课文就万事大吉的思想,鼓励他们在复习或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再发现、再研究,争取提出更好更多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质疑问难的角度,全方位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众所周知,敢问不难,善问不易。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独立思维、独立理解水平的,因此要使他们不断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多帮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并从中找到提出有效问题的规律。

1.我们可以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毕竟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可以从课题中抓关键字眼,进而发问,引发我们的积极思考。比如《小草和大树》一课,乍一看题目,我们就会很自然地发问:“小草”和“大树”之间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会是一篇描写小草和大树生长规律的一篇文章吗?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我们开始阅读文本,相信对理解文章就会事半功倍。再如,在学习《称象》一文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思考:为什么要称象?是谁要称象?怎么称象?最后的结果怎样?这样层层深入的问题将会引导学生逐步地感受文章的细微之处,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解决。

2.抓住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对一篇文章而言,学生要想完全搞明白的确难度太大,因此我们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地理解,然后让学生抓住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恰当提问。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一文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全文中出现的五次“鸟的天堂”进行分析:它们分别出现在哪里?它们的出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地方加上了标点符号,有的地方却没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通过仔细阅读分析,分别找到描写鸟的天堂的句子,然后找到问题答案所在。

3.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留白进行质疑。我们都知道,文章留白是一种写作手法,而这些留白之处恰恰就可以成为我们提出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当讲解到第二次狐狸让乌鸦张嘴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是乌鸦,再次遇到狐狸,我会怎么想呢?”这样的设计就可以让学生兴趣高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内容选择等方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找根据,解决疑问,进而再次提出疑问、解决疑问。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中,逐步增强学生提问的意识,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步由“敢问”到“善问”,进而提出富有个性化的真问题。也只有让学生提出了真问题,才会使学生拥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才会养成学生独立的个性,让他们在不断的发问过程中去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论文作者:高德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论文_高德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