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米贸易变化趋势及主要贸易国的政策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贸易论文,大米论文,变化趋势论文,政策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大米的进出口贸易
近年来,小麦、玉米的世界贸易量各1亿t左右,而大米贸易量仅为0.15亿t左右,即使贸易量较多的 1993—1994年度也只有0.1634亿t,仅占该年世界大米产量3.6亿t的4.54%左右。这是因为亚洲各国严格执行稳定大米供给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政策,除泰国、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大米可稳定进入世界大米市场外,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世界大米市场上的交易量都不稳定。自1999年以来,世界稻米出口贸易连年下降,1999年世界稻米出口总量为2505.8万t,比上年下降 8.1%,2000年仅 2269.3万t,比上年下降9.5%,2002年有所增长,但仍未恢复到1999年水平。
从理论上来说,世界大米的总出口量和总进口量应该相等,但是因为运输上的损耗和统计口径上的问题出现了两者不等的情况。世界大米贸易量变化总的趋势是波折型增长,具体来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80—1990年,世界大米贸易量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即在 1000万—1500万t之间变化,而且年际间变化波动不大;第二阶段是1990—1998年,除了1996年的贸易量的短暂下滑外,这段时期世界大米贸易量处在不断上升的阶段。世界大米总出口量从1990年的1247.13万t增加到1998年的2884.97万t,年增长率达到了 9.77%;第三阶段是1998—2001年,这段时间世界大米的出口量出现了连续二年的下降,到2000年世界大米的出口量已经下降到2355.91万t,但是在2002年这种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世界大米的贸易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
表1 世界大米贸易比较
国家或地区位次
1990 199520002002
1泰国 美国泰国泰国
2欧盟15国 印度越南越南
3美国 美国中国美国
4越南 欧盟15国美国巴基斯坦
出 5印度 越南巴基斯坦印度
6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印度中国
口 7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欧盟15国欧盟15国
8乌拉圭
缅甸乌拉圭 缅甸
9中国 中国澳大利亚乌拉圭
10缅甸 埃及埃及埃及
1欧盟15国 欧盟15国欧盟15国欧盟15国
2伊朗 印度尼西亚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
3加勒比国家
伊朗伊朗尼日利亚
4沙特阿拉伯
中国印度尼西亚 加勒比国家
进 5中国香港 加勒比国家 日本南美
6巴西 巴西加勒比国家 伊朗
口 7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叙利亚 美国
8阿联酋
孟加拉国美国日本
9菲律宾
阿联酋 马来西亚阿联酋
10前苏联
朝鲜中国香港伊拉克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FAO)官方网站数据库
从表1中可以看出:泰国、美国、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出口份额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80%左右,泰国与美国1994—1995年分别以474万t、252万t大米出口量位居世界大米出口的前列,占当年世界大米出口量的44.4%。大米的生产大国未必是出口大国,例如印度虽然是最大的大米生产国,但是其大米出口量也只排到第五六位;由于世界大米市场被少数国家垄断,所以造成了美、泰等大米主要出口国和越南等潜在大米出口国之间的“大米战争”,并且也因此造成了美、日之间的大米贸易摩擦始终不断。
大米分为粳米和籼米两种类型。在国际大米贸易中,一般质量的籼米约占贸易量的30%~35%,长粒优质籼米约占50%-55%,优质的粳米约占12%-15%。国际粳米需求市场主要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经济较发达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土耳其、加拿大和约旦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粳米消费总量大约占整个世界粳米贸易量的83%-95%,日本有超过50%的粳米进口来自美国,而土耳其的粳米市场几乎全被美国、埃及和澳大利亚所垄断。中国粳米的主要出口市场在亚洲,日本和韩国是目前中国粳米最大的出口国。从国际稻米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优质粳米的发展潜力大于优质籼米,而优质籼米的发展潜力又大于中低质籼米市场。未来优质粳米的进口国家和地区将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而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有可能成为优质粳米市场的3个主要竞争国。
总体上来说,世界大米的贸易价格1981—1986年和1996—2001年的变化呈现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此中间的时期内,大米的价格基本上保持在30万~40万美元/t的水平上。近年来大米价格的下降可能与大米主产国的连年丰收所造成的大米市场供大于求有关。
大米价格变化与小麦等谷物的价格变化不同,小麦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时,其总出口量增加,这与一般的经济常识一致。大米的情况却往往相反,其国际价格的变化与出口量呈反比,即世界大米短缺时,大米出口量减少,国际大米市场的价格很快上涨。原因在于,作为亚洲人主食的大米具有很强的自给性,国际市场米价上涨时,亚洲各国首先考虑的是确保国内供应与国内米价的稳定,因而减少出口量。亚洲大米进口国所需部分因无法得到满足,只好向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求购,因此势必导致国际大米市场需求骤增,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大米出口量有限,因此,国际市场米价上涨时,出口量反而减少。
二、主要大米贸易国政策分析
(一)主要大米进出口国大米贸易政策分析
1.日本 日本在1995年签订了乌拉圭回合的协议后,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进口大米。日本进行最低进口准入制度,最低进口量不得少于国内大米需求的 3%~6%,目前约为68万t(精米)。根据普通市场准入( OMA) 和买卖同步制度( SBS) 两种方式进口。OMA由日本食品署进行采购,通常以这种形式进口的大米用于饲料、加工食品或者生产酒精。根据SBS制度,私营公司通过日本食品署进口大米,且大部分进入消费者市场。
2.韩国 过去韩国常常通过最低报价来选择大米进口投标商,从而导致进口大米质量较低,这种政策实际上排除了高价优质粳米。2001—2002年,根据韩国对世贸组织承诺最低准入的协议,韩国首次采购美国大米约3万t,2002—2003年韩国继续增加采购美国大米。国内的保护政策使得韩国大米供过于求,近期韩国政府宣布改革旨在削减国内的供应,但仍未采用目前流行的配额制度。一旦韩国继续实行最低报价优先采购政策,中国低成本大米可能继续成为韩国主要的进口大米。
(二)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贸易政策分析
1.美国 美国农产品的1/4需要出口到国际市场。因此,美国农业政策目标的核心是农业支持与保护,即通过政府补贴、贷款扶持、市场扩张、调节供应、支持生产与科技推广等政策措施,对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实施保护,以避免和抑制由于农产品的全面过剩而可能导致的农业危机,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又积极倡导和参加乌拉圭回合谈判,要求他国削减农业补贴,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虽然由于生产成本较高,美国大米国际价格竞争力处于劣势,但是美国会继续加强对农业的补贴,并充分利用 WTO的有关规则,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贸易谈判,获得更多的大米市场配额。
2.泰国 近年来,泰国政府转变了过去以维持国内粮食低价的政策,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出口及推动农业部门持续发展作为粮食政策的主要方针。在稻米方面的主要政策有:(1)稻米抵押制度。80年代起兴起的稻米抵押制度是政府稳定市场价格的一项重要措施。稻米抵押制度主要向农民提供粮食流通方面的贷款,如粮食加工、储藏、销售方面的贷款等,其目的在于防止农产品收成时农民急于卖粮被迫压价出售所造成的损失。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银行、农民市场组织等共同承担稻米抵押业务,其中90%的典当稻米可以在市场涨价时由农户购回出售。这项措施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2)鼓励出口。泰国50%以上的大米出口属于私人贸易,出口商只需按一定比例低价卖给政府一部分粮食即可。近年来政府考虑到大米市场竞争加剧,为鼓励私营米商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保证泰国中低等级大米出口的竞争力, 1995年政府为出口的中低等级大米提供10美元/t的补贴,并向私人大米出口商提供大米储存和改良米质的费用补贴250铢/t,另外,还拨出专门优惠贷款给大米出口商。在出口市场方面,政府明确表示,不与个体私营米商争夺出口市场,政府签订的销米合同属于政府之间的贸易;(3)鼓励农民提高稻米质量。近年来,泰国在中低等级大米出口市场上遇到来自越南等国的价格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决定今后稻米生产的战略重点是提高质量。目前,国际消费趋势普遍看重大米质量,尤其是即将开放大米市场的日本消费者对大米质量十分挑剔,只有稻米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才能使稻农获得更多的利润。政府将调整有关政策提高稻米产量及质量,包括向稻农传授水稻种植技术,在粮食收购价格上拉开等级差距,这表明政府对提高大米质量的态度。
3.中国 从1999年开始,中国政府认识到,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并把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确认为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在大米方面,主要的政策有两个方面:一是2000年政府放弃了对早籼稻进行保护价收购的政策;二是政府为了鼓励大米优质化,实行了优质优价政策,拉大了不同质量级别的稻谷的收购价。2001年中国又实行了新的粮食政策,主要内容就是要“放开销区,保护产区”。大米是中国重点管理的11种出口商品之一。
在加入WTO前,中国对大米出口采取了补贴措施。但是,作为加入WTO的条件,中国已经承诺到 2004年全部放弃农产品(包括大米)出口补贴。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中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取得了一定过渡期,并按特殊保障条款,争取到对小麦、玉米、大米、棉花、豆油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简称TRQ)的优惠待遇。按照中国承诺的内容,2002年,大米的关税配额是266万 t,其中粳米和籼米各占50%;到2004年,大米关税配额增加到532万t,粳米和籼米仍然各占50%。中国方面还承诺,在粳米进口中,国营企业和非国营企业分得的关税配额各占50%;籼米进口中,国营企业占 90%,非国营企业占10%。
4.越南 越南稻米贸易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配额和价格控制两个方面。(1)出口配额。不考虑技术进步,越南的稻米出口最重要的政策措施将是政府坚持其稻米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保证国家有足够的稻谷商品供给,政府继续控制稻米出口。为避免食物短缺,政府特定年份也采取各种措施控制稻米出口贸易。在过去,它制定最低的出口价格和配置最低可供出口贸易的稻米数量,从1995以来,政府通过两家国营企业 ( Vinafood I和Vinafood Ⅱ) 进一步限制稻谷出口贸易。这二家企业担负国家80%的稻米出口贸易任务。在过去几年里,河内政府常常运用出口配额来控制稻米出口贸易。贸易都一年确定两次配额,两大国营企业把出口配额分配到农村各部门。(2)价格控制。在稻米贸易出口的控制方面,政府还确立了另一个经济目标,就是控制通货膨胀。1995年越南通货膨胀率达到 14%,食物成本估计提高了20%。由于越南是以稻米作为主食的国家,特别是在稻米生产地区,增加农民稻米供给,可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
大量的分析表明,泰国的大米最具有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越南的大米贸易也表现出了非凡的竞争力。中国的大米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零,说明中国的大米贸易是净出口的,但是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澳大利亚,只和美国接近,说明中国大米的贸易竞争力不强。
中国的谷物生产中仅大米和玉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早籼稻已不具比较优势,相反,中籼稻、晚籼稻、粳稻具有不同程度的比较优势。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发展前景看,中国的谷物产品中仅在大米上能够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日本和韩国市场的开放及美国、欧盟削减对大米生产和出口的扶持也有利于中国扩大稻米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