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柳陂镇分院 442500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0例自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康复理疗,给予研究组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1.67%(43/6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33%(59/6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应用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疾病原因,患者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腰痛等症状,极为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2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共两组。研究组60例患者中有25例男性,有35例女性;患者年龄36岁-76岁,中位年龄为(50.13±10.20)岁,疾病病程为3日-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59±0.35)年;疾病分类:有18例单纯性腰痛,有30例腰痛向下肢放射,有5例下肢肌肉萎缩,有7例腿抬高试验<50°。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27例男性,有33例女性;患者年龄34岁-78岁,中位年龄为(50.87±10.12)岁,疾病病程为3日-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1.61±0.23)年;疾病分类:有20例单纯性腰痛,有27例腰痛向下肢放射,有6例下肢肌肉萎缩,有7例腿抬高试验<50°。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康复理疗,每日一次连续2-4周包括:①针灸治疗:给予患者施行针灸治疗,协助患者调整体位为俯卧位;主要穴位选择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等;选择合适的针灸针于患者皮下进针,进针角度应向内倾斜约20°,向横突处;结合患者的病况采取适合的手法,包括提针法、插针法、捻针法等;于得气后将电针治疗仪与针柄处互相连接,持续30分钟;②中频治疗:给予患者电脑中频治疗仪器进行中频治疗;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至俯卧位,将电极板(规格为10cm*2cm*20cm)放于患者腰痛处,每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每日治疗1次。③骨盆牵引: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60岁以上患者一般不行牵引治疗)、实际耐受程度、体质重量等,针对性的调节牵引重量;每一次牵引时间约30分钟,每日牵引1-2次。研究组则采取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中医传统疗法包括①艾灸: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用三眼或者四眼艾灸盒点燃艾灸条置于腰部疼点或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处,热度以病人耐受为宜,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日一次。②腰部运动操:患者急性疼痛期过后即开展运动操包括:a五点支撑法 取仰卧位,屈膝、吸气、抬头、双肘及双足做撑点,弓形撑起肩、背、腰、臀及下肢,使脊柱处于过伸位,尽可能抬高至最高幅度后呼气还原。重复15-20次。b三点支撑法:仰卧屈膝,双臂置于胸前,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使全身离床,呈弓形,呼气,还原。c挺胸法:取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拢,屈肘,同时向上挺腰,呼气,还原。d头胸后伸法:俯卧位,双上肢置于体侧,吸气,抬头挺胸,双臂后伸,使头、颈、胸及双下肢离床,呼气,还原。e小燕子飞法:俯卧位,吸气,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腰部着床,使身体呈反弓形,呼气,还原。每日一次,连续2-4周。
1.3疗效判定
结合本次研究工作中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参考《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3度,基本治愈、好转、有效、无效;具体分度如下:①基本治愈:患者经过治疗后腰部功能均已基本恢复,而且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已全部消失,直腿抬高≥70°;②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腰部功能及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可以正常工作及正常生活;③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腰部功能及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直腿抬高>30°但不能正常工作;④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疾病临床症状均无改善,部分患者更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从研究结果表1可知,60例研究组中有44例基本痊愈,有10例好转,有5例有效,有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59/60);60例对照组中有23例基本痊愈,有9例好转,有11例有效,有1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43/60);经观察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属于临床康复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表现有程度不同的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各部分),特别是在外力因素作用下致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致使髓核组织突出于破裂处突的后方,而诱发患者机体相关脊神经根受刺激或者是压迫,致使患者腰痛剧烈,致使患者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3]。
中医角度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疾病症状特点,可以归属“腰痛”、“痹痛”等。目前临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传统康复理疗为主,有效但易复发。本次研究工作中,给予研究组采取艾灸加腰部运动操配合康复理疗。艾灸通过熏烤腰部穴位,达到局部刺激、经络调节、免疫调节的作用,以调整人体正气;腰部运动操可以锻炼腰背肌的肌力、防止神经根的粘连、预防肌萎缩,从而加强对腰椎的保护以减少复发,两种传统疗法结合标本兼治。从两组的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疾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5]。
综上所述,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荣恒.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配合康复理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6,29(5):981-983.
[2]张玮.探究中医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康复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15(33):196-196,197.
[3]王志妍,魏英贤,刘彩云等.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中医护理康复理疗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5,15(36):184-185.
[4]吕红,魏涛.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理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5):16-16,17.
[5]许敬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康复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4):2809-2814.
论文作者:何智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患者论文; 理疗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传统论文; 疗法论文; 腰痛论文; 中医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