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究和落实“互联网+教育”的评价方式是智慧教育时代的必然选择。智慧教育评价,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力求评价内容有数据支撑,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反馈及时公正,从而增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智慧教育;体育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081-01
智慧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1]。
当前的我们的体育教育评价方式往往是以根据学生的期末体能技能测试成绩和学生平常的课时表现进行简单的粗略的评价。那么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如何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更为全面的真实的准确的评价,并利用评价结果来改善锻炼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下面笔者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等方面阐述智慧教育对体育教育评价的重要性与优点。
一、评价内容有数据
(一)运动参与
利用可穿戴的心率监测装备进行课堂全过程的教学监测收集。课前让学生们穿戴好监测装备,在课中积极的引导他们学练,准备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运动强度缓慢增加,让学生的肌肉和骨骼预热;基本部分组织学生进行学练,做到精讲多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练习的最大强度;结束部分进行相关肌肉的放松,强度由大慢慢变小。借助了可穿戴心率监测设备,教师可以收集到每个学生的上课心率数据,在课后对每位同学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观察数据可了解学生在课中的参与程度。例如,二年级某同学的安静心率在课前测得在70次每分钟,再课开始后到准备部分结束心率会到100次每分钟,在课程的基本部分屡次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210次每分钟,最后在缓慢下降至70次每分钟左右。这样的心率表现说明学生完全参与了体育课堂的学习,且学生非常的努力。通过心率监测装备,教师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位同学的心率数据,做到评价有数据支撑,而不是“看脸”给评价。
(二)身体健康
学生的身体健康主要指体能方面,根据义务教育体育教学评价项目评分表,分别对一至六年级进行规定项目的体能测试,测试可以在一学期内安排多次,并运用智能APP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测试项目,测试时间),形成一个成长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数据便于保存,不容易丢失断档,影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在于通过数据的记录观察分析,不仅仅能看到学生最后的测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学生每个阶段的成长,他的进步幅度。给学生打分可以参考他的进步程度。以一个二年级的男学生测试50米跑为例,在学期的第一次成绩在12秒8,根据对应的评分标准他只有45分,此时教师利用智能APP进行数据记录。第二次测试成绩12秒4,根据评分标准他达到了60分,再进行记录。第三次测试成绩在11.5秒,这次达到了70分。此时可以根据他的学期进步了25分,最后合理的进行加分。
(三)运动技能
以一堂蹲踞式跳远课的第二课时为例,教师预先在场地上架设好摄像机,要求能把全部学生拍入画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学设计积极安排学生进行学练,本堂课的重点是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上放跃起、两腿屈膝向上;难点是向前上方腾起、两腿屈膝上提向胸部靠拢。在一节课上,因为学生数量多,时间有限等原因,教师往往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和有效地评价。利用视频拍摄这个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资料在课下进行分析,对每位同学可以进行针对性评价,如有的同学从视频中可以明显看出助跑断断续续等错误动作,教师进行记录学生姓名,并写下纠正的方法,可以在课后对学生反馈,指导学生动作的纠正。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教师评价
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是评价的主体。进行体育锻炼时,教师要在组织、指导上下功夫,而且要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评价的机制,例如在智慧教育APP上可以设置预先体育评价的项目,包括(1)体育课的着装要求,须穿着运动鞋;(2)体育课堂的参与程度;(3)体育课运动技术与体能测试的成绩;(4)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等。利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看到最后的成绩,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学生评价
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对象。教师应引导他们了解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谈体会,谈收获,谈不足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并由此延伸至对同学进行评价。
(三)家长评价
体育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家长。在课外锻炼的过程中,教师邀请家长关注学生的锻炼,像老师一样观察记录学生的锻炼情况,并写下内心感受。例如,家长智能APP对学生的锻炼情况进行记录,某某同学,在家中进行仰卧起坐的锻炼,练习了3次,每次30个。“坚持锻炼,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非常有意志力”。家长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家庭力量使体育锻炼效果更好。
三、评价反馈“持续、积极、有个性”
(一)成长评价
在体育课上,学生不必像一个有天才运动员那样出色。评价应该依据教学目标,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价结果要客观真实,可信度高,时效性强[4]。当然,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评价是有区别的,其他学科重在教学结果。体育与健康课程既要关注体能与技能的评价,更要强调过程性的评价。
(二)鼓励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只是对学生的测试结果做出结论,而是基于学生的锻炼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励性评价能成为学生积极、有效参与体育活动的催化剂。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个体的缘由起点、学习条件、努力程度、侧重学生的变化与进步,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大点,通过评选“今日健体之星”“周健体之星”“月健体之星”“健体之星”,持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自己的能力。
(三)个性评价
通过智慧教育的支撑,可以为教育者通过数据及时分析,持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关注和评价,帮助他们随时了解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学习兴趣及学习风格等因素,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使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成为可能,再根据个性化的教育内容生成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视与同学之间的差异,增强自信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
论文作者:汤晓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心率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论文; 测试论文; 数据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