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南票区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兴城 125100
摘要: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调查研究显示,为了缓解资源压力,改善城市恶劣的自然环境,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始实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因此,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并付诸实施,有效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 ;规划设计 ;措施
引言: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应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生活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1 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1.1 人口压力
我国虽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多年,但由于人口基数大、逐年增加,资源环境压力较大。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能源的大量开发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没有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导致能源利用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1.2 工业压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没有得到重视。经济快速增长的代价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许多城市工业密集,能源消耗巨大,利用效率低,导致城市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
1.3 市场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内外存在着许多负面的经济效应,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环境资源属于人类的共同财产。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环境治理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成本难以由个人实现。由于政府是环境治理的主体,市场压力低,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关政策,治理城市环境恶劣,市场应承担起改善严重污染城市环境的责任。
2 生态城市规划规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措施
2.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建设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在规划城市人口容量时,必须考虑城市发展的现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经验,合理利用。正确定位城市发展,科学设置人口容量。在利用和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要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规则,保留部分河流,改造部分区域,不能违背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规律。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人工环境,保证二者的协调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以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水土,维护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控制污染环境,而且要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经济体系和物质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多目标、多层次、立体地控制城市发展。多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城市建设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如下。
2.2.1 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建筑师应重视绿地系统,构建多层次的城市立体绿化系统,有效地将城市绿化系统与其他功能系统结合起来。城市绿地可分为生产绿地、保护绿地、公园绿地、辅助绿地等绿地类型。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应努力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接近自然的原则。将山水自然空间引入城市,制定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第二,环境与建筑相统一的原则。城市中心区块规划要合理细致,同时要符合实际。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应纳入相关法律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完善。第三,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思路,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区建设步骤。生态城市的合理规划是城市规划和布局的基础。制定城市规划规划的前提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平衡点。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体现其生态环境特征,以社会、经济、环境为共同指标,对城市发展进行评价,开辟城市发展的新局面。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生态指标和环境布局,这在任何方面都不容忽视。
2.2.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有限,不能无限期地开发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将占用越来越多的土钉,因此必须合理利用它们,实现均衡发展。对于生态敏感区,应重点保护水源、生态绿地、淡水养殖区和农田,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合理改造旧城区,提高旧城区绿地率,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二是针对生态区、农业等。区、公共区和居住区应当保留。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合理地改善土地利用方式,还要维护土地本身的价值,重新审视人与土地的关系。
2.2.3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城市垃圾不仅影响城市的面貌,而且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对于大城市来说,由于生产活动频繁和人口密集,垃圾处理更加困难。传统的填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利用绿色技术处理垃圾,实现资源化是十分必要的。一些城市采用垃圾分类处理方式,虽然资金投入量大,但处理效果较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将会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有效地处理城市垃圾污染,有必要加快相关设备和设施的研发,提高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含量。
2.2.4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近年来,私家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导致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目前,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中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造成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甚至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需要交通生态廊道的建设。交通走廊的建设是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系统,建立环绕城市交通干线和重要街区的绿色环,从而建设一条既能缓解交通压力,又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整体生态廊道。
2.2.5 营造良好的水环境
水环境作为一个城市的重要环境因子,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将绿化与水体有机结合。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源,也能起到保护水土的作用。净化雨水,减少水污染。如果城市中有大面积的天然水,它也可以吸收和储存太阳辐射。水的比热容大于绿地,其温升缓慢下降,形成空气循环,调节城市气候环境。在建筑设计中,雨水循环装置也可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对于路面来说,渗透材料也是优选的,以确保城市水循环保持在良好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步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就是有效保护城市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中需要完善。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划城市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创造绿色、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国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凯.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5):105.
[2] 李杰铭.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门窗,2018(31):88.
论文作者:刘鉴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绿地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