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凤山镇中心小学 537605)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感,进而造成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参与度不高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营造“动态”氛围、利用多媒体、完善研讨环节等方式,将互动性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度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1小学数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创新,是保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适应新时期教育主体理念需要的关键性因素。首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长时间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容易对小学生产生不良心理影响,使得原本充满趣味性的数学知识成为了小学生的负担。其次,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在执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得到优化,还可以客观上培养小学生的团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保证教师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小学生学习的不足,提升教学精准性。
2小学数学互动教学存在的不足
2.1互动模式有效性存在不足
目前,虽然很多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具备对互动教学模式的认识,但在实施具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设计处理过程中,缺乏对互动活动有效性的关注,部分互动教学活动难以得到执行效果分析机制的支持,使得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比较容易受到形式主义因素的影响,十分不利于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一些互动教学活动缺乏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总体形势的关注,使得引导工作的设计存在不足,部分互动模式的推进并不能在教师诱导模式的建设过程中提升活动教学的价值,使得互动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得到基本程序的构建,却难以突出教师的引导性地位,十分不利于互动模式价值的实现。例如,部分互动模式的设计工作缺乏对具体知识点的凸显,使得小学生虽然可以在互动学习模式中进行基础知识的交流,却难以凭借重要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实现对互动模式的完整学习,难以保证小学生凭借对关键性知识点的牢固记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2.2小学生数学互动学习主动性不足
目前,一些小学生虽然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对互动学习机制的认识,但并没有充分结合互动教学体系的建设特点进行互动教学活动价值的研究,这就使得一些小学生在执行互动教学性质工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降低了对互动教学模式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假设X为日常生活中实际拥有的物质,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对抽象的代数X具备准确的理解,造成学生长时间无法对方程的基本原理具备足够深入的认识。还有一些教师并没有将对话机制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使得一些小学生虽然在合作的过程中展开了基础知识的交流,却并不能保证组织性质的工作凭借互动学习主动性的优势实现对互动教学体系的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话机制的操作很难在小学生充分认可的情况下实现有效推进。一些教师虽然在理论层面进行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学习,但受到长期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依然容易在互动教学活动执行的过程中,具有独白式教学的习惯,使得小学生难以在主观认识方面对互动教学具备成熟的理解,也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参与主动性不足,不利于互动教学业务体系的高质量建设。
3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营造“动态”氛围,提升互动效果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既要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也要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并在各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碰撞、交融中,实现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参与度、自主探究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时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情感与“动态”教学氛围基础之上,通过“教”“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思维碰撞来实现真正的“互动”。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并在立足于教学情感、师生情感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学习特征、学习需求,并为其设计、营造不同的、“动态”的、智慧的互动课题,促使小学生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爱上”自己的数学教师,喜欢上互动学习的氛围,这才能够真正实现互动教学,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到各种数学互动教学活动之中,并实现“互动—学习—再互动”的良好教学循环。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与模仿,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轻松、趣味性强的互动内容,来激发、调动学生的互动意识。如在“测量”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测量目标进行测量,如测量同桌的身高,书桌长与宽等,小学生往往会在这种轻松、互动性强的学习氛围下完成相关测量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还能激发其对“测量”知识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实现了高效互动、高效教学的目的。
3.2利用多媒体,强化互动效果
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既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也绝非单纯的学生参与,而是需要师生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数学知识与信息交换、反馈的载体。一旦互动失衡,往往就会造成数学知识、信息交换少、反馈少的现象,最终导致互动式的“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应有机地借助具有互动性较强的多媒体教学装备来进行,如微课、电子白板等。这样,既可以提升互动教学的互动效果,还可以提高互动的可控性,在为学生设计、营造更具有趣味性、直观性的互动教学情境时,也能够做到“收”“放”自如,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参与度,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3.3完善研讨环节,强化互动成效
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互动研讨环节,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的交流、讨论与分享过程中来强化互动教学成果,真正实现高效互动教学的目的。众所周知,互动教学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与知识的交流。因此,数学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一定“争议”的讨论学习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交流、讨论来完成不同数学观点、数学思维的碰撞与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此来强化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如教师在“分数性质”的互动教学过程中,应在完成课堂基础知识的互动教学之余,还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讨论性、争议的问题,使之在知识、数学思维的交流过程中,完成互动性研讨,以提高基础知识互动教学的成果。如为学生设计一个研讨问题:“为什么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时,分数的值不变呢?”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交流与讨论,既可以是小组形式,也可以是同桌之间;教师还应鼓励、引导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善于学习、吸纳他人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升互动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这样的数学知识交流与讨论,既可以促使学生在知识交流与讨论时,进行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交流与交换,还可以促进他们对课堂学习到的新知识加以内化,这对全面促进互动式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
结论
兴趣是引导小学生强化数学学习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将互动教学模式科学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领域,并针对实践活动的不足进行应对措施的设计,对提升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活动综合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琳琳.探究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2]凌英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善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3]凌英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善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论文作者:朱胜军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互动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