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建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建

义乌市水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22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精神聚合价值、社会经济价值。我们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一是举办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二是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三是创新保护手段,文化活态传承。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传承

一、前言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是农村建设和建设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不仅可以使农村居民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而且可以使深厚的乡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忽视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破坏了农村,造成了“千村一面”的景象和农村个性、特色性的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和传承,保卫人们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

二、乡村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

农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美是美的特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村里留下了独特的文化品牌,对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历史文化价值

农村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物质文化角度看,农村村落民居为人们提供了形式简单、内涵丰富的可再生的居住场所,体现了“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民居及其聚落形态最为直接的反映出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衣、食、住、行等生存状况,可以窥视到民族的发展历史,是美丽中国传统智慧的集中体现。从精神文化上来看,乡村在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村规村约和宗教信仰,显示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追求,给当代的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启示。

2.精神聚合价值

农村文化资源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共同认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容易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整合和发展乡村文化资源,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乡村文化通过民俗民规、信仰礼仪等文化为载体,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生活能够起到良好的融合作用,进而发展为相近的审美观、礼仪观、善恶观,为人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思路,为维系本地区的发展凝聚巨大的精神力量。

3.社会经济价值

农村文化蕴含一定的经济价值。文化可以使经济更具竞争力。它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越重,其产品的附加值越高,它在市场上实现的经济价值就越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支撑,那么产业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如何把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挖掘出来,需要我们把传统乡村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道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品牌包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如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是美好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选择

文化保护与传承作为建设美丽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传统的农村文化正在遭到破坏,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因此,探索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迫在眉睫。

1.举办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教育

如何保护农村传统文化是人们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充分调动人们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唤起人们对传统农村文化的关注和尊重。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媒体的舆论导向。应当尽力依靠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影视制作、报刊报道、书文出版、网络信息等,来普及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知识,提高乡村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增强人们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情与兴趣。其次,要举办文化活动。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重要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特别是乡村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诸如:元宵灯会、地方戏曲、民俗表演、歌舞晚会、书画展览、农民体育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又可以提高民众参与乡村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民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再次,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组织有关专家教师编写乡村传统文化教材,让学生从小就能接受到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教育,养成乡村文化保护方面的自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放资料、免费开放乡村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利用乡士文化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工作,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2.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涉及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的修复与维护,民间艺术和民间信仰的继承与弘扬,村落、环境等的规划与设计,还包括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政府的宏观指导需要加强。首先,政府要编制科学规划,从农村反映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项目入手,因地制宜,开展村庄风貌设计,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坚持个性化塑造,抓自然布局,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乡村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其次,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虽有专章规定破坏文化遗产后应遭受的处罚,但范围过于宽泛,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必须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文化政策,健全体制机制,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再次,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许多地方由于经费的匮乏,致使大量重要的乡村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和抢救。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同时还要通过多渠道、多元化方式来筹集资金,积极探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3.创新保护手段,文化活态传承

农村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文化意境,包括建筑风格、自然生态、民俗、传统技法等。为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确保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必须创新传统文化的保护手段,以实现农村文化遗产的活传承。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乡村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具有生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还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方式。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上,我们可以引进“有机更新”的思想,在不改变乡村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增强传统建筑的内在质量,接入现代化设施,使得乡村居民在传统建筑中依然住得舒适,同时又可以保存建筑的艺术价值。这种“有机更新”的思想,还可以体现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上。我国乡村非物质文化过去依靠传统的保护模式,如手把手的传授或一代代口口相传,但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将这些传统文化进行集中保存。例如进行数字化保护,将乡村传统文化礼仪习俗刻录成视频文件等进行记录、保存、展览,这样不仅可以安全、长期地保存,还可以让群众不受时空限制,最大程度共享乡村文化遗产资源。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要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强传统农村文化的影响,重塑农村文化的尊严,恢复农村文化的自信心。各级部门要注重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汲取传统养分;要以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为概念,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基点,在创新内容和显示载体的基础上,将传统地方文化的先进内容拓展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杨柳.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海南省传统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0):198-203.

[2]关瑞明,张帼卿.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J].华中建筑,2018,36(4):117-119.

论文作者:陈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论文_陈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