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象州县职业技术学校 545800
摘 要:本文以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结合中职专业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以期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数学 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探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对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内容较多而课时较少,很多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盲目追赶教学进度,使得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开展,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自然难以尽如人意。
2.教材内容过于老化。
虽然中职学校的数学教材经过多次修订,但是教学内容仍局限在纯数学的形态领域,偏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概率中的习题仍然是排数字、摸球和抽产品等,材料相对抽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社会环境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数学应用的意识与能力需要在应用数学过程中才可以得到有效发展,然而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没有给中职学生提供数学应用的机会,使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对收入、利润、按揭和利率等概念认识不清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相互脱节,数学应用自然无从谈起。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合适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中职数学教师在讲解“概率统计”时,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老李失业在家,只能享受168元/月的低保。但是老李不愿意这样生活下去,想要退掉低保从事长途贩运,如果经营措施得当,每月有5000元收益;如果经营措施不当,每月将有2000元的损失。由于老李第一次经营长途贩运,盈利的概率为0.4,他有些犹豫不定。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既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改变了中职学生错误的数学无用观念,让中职学生认识到数学应用的价值,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2.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中职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将踏入社会,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例如中职数学教师在讲解“数列”时,可以让学生完成如下作业:有甲、乙两家公司愿意录用你为他们工作,签约条件为:工作10年,其中甲公司答应你第一年的工资为1500元/月,以后每年的月工资比上一年增加230元;乙公司答应你第一年的工资为2000元/月,以后每年的月工资比上一年递增5%。如果将工资收入的总量作为应聘的标准,你会选择哪一家公司签约?同样工作10年,在甲、乙两个公司,你的工资总收入分别是多少?中职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这样的作业,与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在毕业后会真正遇到这样的问题,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列知识,而且对实际应聘时处理同样问题心中有了答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结合中职教学特点。
中职学生既要学习数学和英语等基础课程,又需要学习专业课程,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中职教学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和学生专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比如,教师将数列教学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学生在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财务管理》中单利终值和复利终值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结语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中职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角色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鹏彦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探讨[J].才智,2015,32:89。
[2]王正阳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39-140。
[3]马俊侠 论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5:33。
论文作者:农兰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中职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中论文; 情境论文; 《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