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意见_农民论文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意见_农民论文

关于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中论文,全会精神论文,农村工作论文,十五届论文,关于贯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是新时期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强调了教育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农村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决定》既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决定》,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 充分认识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以农科教结合、“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为主要标志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对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教育为农业和农村服务的力度还不够大,农村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脱离农村实际的现象,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许多地方办学条件还比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推广。当前,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以及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都对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现状还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更不能适应我国农村长远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实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从根本上讲是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教育必须为实现党和国家确定的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教育战线的同志,特别是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充分认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思想,努力开创教育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促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

我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发展教育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必须坚持走综合改革的道路,实行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这是农村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出路。

实行农科教结合,就是要在当地政府的统筹下,改变农村经济、科技、教育相互脱节的状况,坚持农村的发展要依靠科技和教育、教育要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方向;坚持教育部门与农业、科技等部门密切合作的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逐步形成农业、科技、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三教统筹,就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三类教育的沟通和协调,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增强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能力。农村各类学校担负着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应在科教兴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要进一步转变农村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促进农村教育切实从主要为升学服务转变到主要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的轨道上来,通过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使学校成为农村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地,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和推广的基地,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点上深化,面上扩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继续发挥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地区联系点的示范作用。继续推进“燎原计划”的实施,加强“燎原计划”示范乡镇建设。

三、打好农村“两基”攻坚战, 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方针的奠基工程。“两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农村是实现“两基”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继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打好“两基”攻坚战,为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要重点抓好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革命老区的“两基”工作,切实解决适龄儿童尤其是女童的辍学问题和妇女、流动人口的脱盲问题。受灾地区要做好灾区教育恢复重建工作。

农村中小学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通过转变教育思想和改革教学内容,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鼓励农村学校使用乡土教材。要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技术,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土地相对宽余的地区,政府要划拨一些土地作为学校的勤工助学基地;土地紧缺的地区,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土地,栽种花草或果树等。学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掌握一些生产技能。通过改进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农村、扎根建设农村的教育。农村学校也要采取适当的形式,对中小学生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要把多种形式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作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途径之一。

加大农村扫盲工作力度,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按期实现国家制定的扫盲规划目标。继续实行扫盲工作行政领导责任制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制度,增加对扫盲工作的投入。要把扫盲和杜绝新文盲的产生紧密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教育和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把扫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同农民的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四、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普及与推广科学技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克服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的鄙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象,积极发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任务是为农村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业型劳动者、初中级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向农村劳动者提供科技成果和信息服务,大力普及推广农业实用科学技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总体上仍是薄弱环节,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努力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广泛开展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为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不能升入高一级普通学校的农村青少年和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要努力办好农业类和农村急需的专业,为农村培养大批“过得硬、用得上、留得住”的初中级技术人才。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使毕业生确实掌握致富的一技之长,增强学校自身的活力和吸引力。为此,要切实抓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加强考核评估等措施,着重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同时注意聘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强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为职业学校办好单独或共用的实验、实习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校外和学生家庭实习基地,为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创造条件,努力使学校的生产、实验、实习基地成为当地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辐射的示范。农村职业学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的形势,加强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

要十分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健全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商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对于务工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力争三到五年内,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的实用生产技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适应农村产业化需要的生产技术,使一部分农民获得“绿色证书”,适应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需要。要在农村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民主法制、科学文化、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教育,引导农民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为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户”作贡献。

五、高等院校要主动为农业和农村培养高层次人才, 开发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研究成果,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等院校要主动面向农业和农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和推广农业和农村急需的先进实用技术。有关院校、科研部门要重视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要有组织地进行农业重大项目的联合攻关,尽快推出一批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发挥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积极拓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渠道,支持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继续通过建立定点联系县、科技承包、技术推广和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等形式,建立起连接高等教育和农村经济的桥梁。继续推广河北农业大学走“太行山道路”的经验,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高等学校教师,应给予奖励,其成果应当作为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步伐,促进高等院校直接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高等院校要努力培养和培训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要进一步办好农业高等院校,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紧密结合。支持农业高等院校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拓展学科领域,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改造传统学科,逐步扩大在农村地区的招生规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拓宽人才通往农村的渠道。重视农村师资培养,积极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为农村教育培养高素质师资的作用。积极鼓励和提倡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到农村开展支教服务,继续组织高等院校师生利用假期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

鼓励农村青年自学成才,高等和中等教育自学考试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村考生接受辅导和参加考试等提供服务。大力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教育,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函授等远程教育手段,扩大农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

六、加强领导与统筹, 推动教育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

推动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是实现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战略要求,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的迫切任务。各地要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健全农科教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更好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农方针。要落实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规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继续动员各行各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级教育部门要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当地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规划和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农方针,使教育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服务。

标签:;  ;  ;  ;  ;  ;  ;  ;  ;  

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教育工作的意见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