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联系与发展的思想提高教学效率_感应电动势论文

以联系、发展的思想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率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规律课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学会借鉴已有的概念、规律与方法解决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本文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的规律课。

      一、创设熟悉情景,引入物理规律

      从认识的角度讲,物理规律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即通过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获得感性认识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应用的阶段。可见,物理规律教学的起点是如何有效地创设物理情景,高效方法是回顾与之相联系的熟悉情景,引入物理规律。

      1.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教师:打开家用手电筒开关,灯发光,学生画出家用手电筒电路图(图1),回顾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等概念。

      教师:①摇摇自制手电筒,灯不断闪烁,里面有干电池吗?②展示内部(图2);③画出原理图(图3)。

      

      2.对比现象,提出问题

      问题:①图1中,干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图2呢?(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②图2中哪部分是电源?(线圈和运动的磁铁)

      ③图1中,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能量,摇一摇图2中灯会亮是什么现象?(电磁感应)

      3.分析现象,引出概念

      教师: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动势,故名感应电动势。对于电源,我们要描述些什么?

      学生:正负极性、电动势大小和内阻(线圈的电阻)。

      教师:电动势方向如何确定?

      学生:楞次定律,电源内部电流由负极流向正极。

      4.对比模型,表述问题

      教师:在图4的电磁感应现象中,请你对比图3回答问题。

      问题:①哪部分是电源?②电动势方向如何确定?内阻如何确定?

      教师:感应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以分析手电筒作为新课的引入,一方面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另一方面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对比分析图1、图2,引导学生回顾“恒定电流”的知识,知道图2中的线圈相当于电源,其电动势为感应电动势,线圈导线的电阻相当于电源内阻。结合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加强各章知识点的联系,且有利于学生类比学习。

      二、运用探究实验,发现物理规律

      实验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为学生理解规律做好铺垫,物理课堂离不开实验。在形成规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探究规律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物理规律。

      1.动手做实验(比一比:看谁得到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1)简单介绍仪器

      灵敏电流计(下页图5):实验中提供两个,为的是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统一用

这个量程,为了偏转的方向一致,教师事先做过实验,在线圈接线处做好标志(统一将做过标志的线圈接在

接线柱上)。

      

      

      线圈(图6):绕在矿泉水瓶上的线圈从上到下依次是25匝、50匝、75匝。利用这个器材可以研究感应电动势与匝数、磁铁运动速度及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图7)黏在纸板上的线圈都是75匝。利用这个器材可以研究感应电动势与面积的关系。其中小线圈的面积与条形磁铁的截面差不多。

      磁铁:直接用条形磁铁(图7)做实验,发现两组实验数据相差不大。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条形磁铁上吸上强磁铁和铁片,一方面增强磁性,另一方面扩大磁场范围(铁片被磁化)。

      (2)讨论实验方法

      问题1 如何比较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学生:看灵敏电流计的偏转程度,偏转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问题2 你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学生:控制变化法和对比实验法。(学生实验)

      2.总结实验规律

      教师:你们的最大电动势是怎么得到的?(学生说不全时,让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1:用不同匝数的线圈做实验发现,匝数越多,感应电动势越大。

      学生2:用不同面积的线圈做实验发现,面积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学生3:用两根条形磁铁做实验比一根对应的感应电动势大。

      学生4:拔得快点比慢点的感应电动势大。

      学生:(总结归纳)匝数、磁感应强度、面积、运动的快慢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教师: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学生讨论:理解磁通量、磁通量变化量、磁通量变化率)

      问题3 哪些因素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问题4 请你尝试写出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

      学生:E=n

,n为匝数。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楞次定律时已经学会用线圈、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研究感应电流。对于自制的不同匝数的线圈、条形磁铁和灵敏电流计研究感应电动势较熟悉,知道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求。由于学生对实验器材的熟悉和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因素较多,变量控制较难,本节课不采用一般的探究实验的操作方法,而是换成比赛,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对影响感应电动势的变量不需要严格地控制,学生通过寻找最大值,从而发现哪些因素会影响感应电动势。

      三、开发演示实验,验证物理规律

      学生对猜测的表达式既兴奋又诱惑,通过开发演示实验、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1.介绍实验

      教师:图8实验中,电流传感器记录感应电流变化的规律,磁传感器记录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当线圈面积不变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为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操作实验,观察实验

      实验操作:

      有线圈的一端垫高(图8),轻推斜面底端的小车(磁铁固定在小车上),小车从底端往上运动,再往下运动。

      

      实验现象(图9):

      1号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图象(B-t);

      2号线——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图象(I-t);

      3号线——对磁感应强度图象求导图象(

t)。

      说明:各号线的幅度缩放可独立操作。

      

      3.验证实验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已经知道感应电动势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再安排定量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使学生更加信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四、创设物理情景,理解应用规律

      在学生理解规律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的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物理规律的知识。

      1.设计问题,巧引模型

      问题:图3模型是由于磁场的变化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在图4模型中磁通量的变化是由什么变化引起的呢?产生感应电动势有联系、有个性吗?

      例1如图4,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0.5 m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它们的电阻不计,在M和P之间接有R=3.0 Ω的定值电阻,导体棒长ab=0.5m,其电阻为r=1.0Ω,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B=0.4 T。现使ab以v=1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

      (1)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多大?

      (2)回路中哪部分充当电源的作用?电源内阻多大?

      (3)回路上感应电流的大小?

      (4)a、b两点间的电压多大?

      (1)

      (2)导体棒充当电源的作用,内阻r=1.0Ω,并要求学生画出等效电路图(图10)。

      

      教师: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BLv,v为导体相对于磁场的速度,且

      

      (4)U=E-Ir=1.5 V。(典型错误:U=0.5V,建议学生对照等效电路图,明确a、b两点间的电压是指路端电压)

      设计意图:教师不是直接给出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的公式,而是在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引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模型推导感应电动势的公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分析原理,返璞归真

      例2 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图11是它的示意图。平行金属板A、B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喷入磁场,A、B两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A、B和用电器连接,A、B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人教版3-1第三章第五节课后练习:第四题)

      

      (1)图中A、B板哪一个是电源的正极?

      (2)若A、B两板相距为d,板间的磁场按匀强磁场处理,磁感应强度为B,等离子体以速度v沿垂直与B的方向射入磁场,这个发电机的电动势是多大?

      教师:管壁上的a、b两点间出现电动势E的原因?(讨论)

      学生:正离子受洛伦兹力往B板偏转,负离子往A板偏转。

      教师:什么时候离子不再发生偏转?

      学生: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学生推导E的表示式:

=Bqv,E=Bdv)

      问题1 比较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E=Bdv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E=BLv,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2 磁流体发电机和导体切割磁感线这两个模型其物理本质是否一致?(可作为课外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建立模型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用生活情景、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科技应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和应用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和内化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标签:;  ;  ;  ;  ;  

用联系与发展的思想提高教学效率_感应电动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