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_周泽玺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_周泽玺

摘要:随着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富强,建筑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建筑企业最主要的工程之一的土木工程也进一步发展。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抗震设计,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更好地确保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进行土木工程设计的时候需要设计人员高度重视现场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能,更好的确保土木工程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性能

引言

现行社会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多种多样,但是必须遵循国家和当地部门的规定,本文主要讲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众所周知,地震是我们所不可避免的事情,地震的危害性我们无法想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不断围绕抗震设计降低地震对人民的危害性。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时要求设计人员清楚的了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的线管理论,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

1抗震结构设计原则

1.1结构形状简单化

在进行土木工程抗震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简单化设计,并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进一步确保抗震结构设计精确度。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简单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降低其所带来的灾害,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能。

1.2整体性

结构设计的目的在于提升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如果局限于部分区域,则会使建筑在地震的作用下严重受损,因此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建筑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与设计,同时在设计时必须对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增强不同结构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并且把握好不同区域的设计特点。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对一些可能使建筑稳定性降低的因素加以控制,使建筑整体的设计效果符合抗震需求。

2影响土木工程抗震性能的因素

2.1建设场地的选择

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之前,需要明确土木工程抗震性能保障的内容。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合理选择场地,否则会导致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首先,设计人员需要对场地的地基情况进行检查,使得工程建设施工有一个良好的根基作为基础。在对地基进行检查时,主要需要对地基的平稳性进行确定。由于部分土木工程建筑受到地震影响导致毁坏的原因是地基部分不稳定,因此,在选择场地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房屋受到地震影响而倒塌的可能。在发生地震时,通常会在建筑物的周边出现断层或者滑坡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得土木工程的抗震性能不足。因此,在选择场地时,需要选择开阔平坦的区域,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2.2项目高度

地震会使得土木结构变形,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把握好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高度,一旦高度超过规定范围,必然会使项目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导致建筑无法承受一定强度范围内的地震,进而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3抗震预防

从中国当前土木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建筑在抗震性能方面相对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对各项参数没有进行严格设定,例如梁柱的承载能力等都不符合相关的抗震标准,导致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当前必须改变结构设计方法,采用弹性设计法,确保在发生等级较低的地震时建筑不会受到任何损坏,中等程度的地震通过修复能够使建筑保持完好,同时也要确保在发生大型地震时建筑不会倒塌,这样就能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抗震措施

3.1抗震强度

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强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第一,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结合国家在抗震方面的建设要求进行设计,严格按照相关的抗震标准。第二,必须了解各等级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建筑所能够承受的地震强度,从而在此基础上根据土木工程的整体特点及建筑的高度和外形特点,在设计结构上不断进行优化,合理设计墙面及梁柱等结构区域,有效提升建筑各区域的抗震性。第三,在设计时要从土木结构的整体特点进行考虑,确保各节点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免其中一个节点受损波及其他节点。

3.2科学选址

建筑的使用寿命除了受到结构设计的影响之外,同时还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对施工地进行全面勘察,了解施工所在地的地质特点。具体来说,在进行工程选址时,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了解施工地的地质及土壤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结构设计方式;第二,应避免在滑坡及地震发生较为频繁的区域进行工程建设,尽量将施工地选择在一些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区域,使得建筑在地震的作用下不会使受到过于强烈的冲击;第三,建设区域的地形应尽量开阔,并且地基足够坚固。如果施工地土质较为疏松,则应对地基做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使建筑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

3.3消能减震

不同地区对土木结构在抗震性能方面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部分区域除了要求建筑的抗震性能较高之外,还要起到减震及消震的作用,要满足这一设计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全面勘察施工所在地的地基特点,确保地基足够坚固且密实,使地基的强度能够承受地震的作用力,这样就能够将地震对建筑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二,不同的建筑结构本身在设计方面就存在较多差异,这就使得其各自的隔震系数都不相同,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结合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隔震支座的选择,充分考虑风力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起到隔震与减震的作用;第三,在进行构件选择时必须掌握材料的延性,并确保减震设计的效果符合建设要求,进而使建筑在地震的作用下不会发生过于严重的损坏。

3.4使用防震材料

防震材料的使用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在发生地震的时候,给予房屋一定的保护。在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大多会让施工人员在地基底部铺设黏土和砂子。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震作用,但是就房屋整体抗震性能的提高来说,效果并不明显。在目前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施工单位会利用沥青铺设地基底部,能够使得地基的抗震效用得到增强。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能够符合施工预想,使得地震危害降低。

3.5加强抗震防线设计

抗震防线设计主要是在实际发生地震的时候,为住户提供充分的逃生机会,使得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降到最低。不同的土木工程构造其抗震防线设计存在差别,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建设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现场布置进行明确,选择适当的场地和部件使得抗震防线设计达到标准。设计人员需要对抗震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使得防线质量得到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关系着我们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工程建筑在设计中其抗震性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在设计方案和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工程建筑不是儿戏,我们都知道其重要性。所以,土木工程抗震设计是工程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抗震性能。

参考文献:

[1]刘娟娟,易育浇.浅议工程结构中的抗震设计[J].江西建材,2018(06):12.

[2]王瞳.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2):496.

[3]王丽明,李惠.探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S1):206.

[4]郭浩.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解析[J].四川水泥,2017(02):97.

论文作者:周泽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_周泽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