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果的影响论文_贾汝 刘青

贾汝 刘青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急诊监护室CCU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及院前救治效果。结果 两组出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时间、获得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救治时间,进而使救治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品管圈;院前救治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pre hospit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ia Ru and Liu Qi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CCU Henan Shangqiu 4761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pre hospita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May 2018, and 30 cases of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May June 2016 -2017 were composed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posed of 30 patients in May of June 2017 -2018 in May.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effect of pre hospital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nd the time of PCI, the time of treatment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ube loop activit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n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keyword]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re hospital treatment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且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为治疗该疾病首选方案,且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约2/3患者在获得急诊PCI治疗前已死亡,故从发病至入院救治期间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2]。为进一步优化急诊流程、提升医疗质量,本研究对品管圈活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87岁,平均(58.96±4.07)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3-86岁,平均(59.01±4.0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②无PCI禁忌症;③胸痛症状>30min,小于12h。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②在外院已接受过PCI治疗;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患者院前救治期间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方案如下:①品管圈组圈。在急诊科成立品管圈,圈员包括圈长1名,由急诊科副主任担任,辅导员1名,由护理部主任担任,圈员由院前急救医师及护士组成,主要负责实施计划、整理资料等;②现状分析。经调查发现,导致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现场处置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不积极配合检查,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院前医生沟通能力欠佳、不清楚诊疗规范,缺乏辅助检查仪器、培训质量不高等;③选定主题。圈员共同发挥头脑风暴,积极寻找现存问题与不足,并遵循可行性、迫切性、上级重视度、圈能力原则,将“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果”定为本次活动主题;④拟定计划。制定详细活动计划表,拟在2017年6月-2017年8月为现况分析、主题选定、制定计划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为对策实施与检讨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为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方案改进阶段。⑤计划实施。首先进行改善宣教,由圈员共同讨论如何丰富宣教内容并结合出诊经验在改进宣教方案方面达成共识并制定出书面、视频宣教资料;因院前辅助检查设备有限,需适当添加便捷、小型的快速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仪,以提高救治效果;通过制定并规范培训方案,定期考核、设立奖惩制度等提高急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院前救治水平;此外,还应适当调整院前给药流程并改良医疗设备。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包括出诊时间、获得救治时间、PCI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观察并对比两组救治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住院期间死亡人数及并发症(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肺出血、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救治时间 两组出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时间、获得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时间对比(±s)

3 讨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越早开通堵塞血管,其收益将越大,而救治时间延迟则为致残与致死的主要原因[3]。目前,PCI为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案之一,且对于该疾病患者时间即生命。故如何缩短心肌缺血时间、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最佳治疗成为了救治的关键[4]。

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近、相同或互补人员自发组成的活动团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并按照一定活动程序,使用科学品管手法等对工作现场、文化、管理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急诊流程等,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CI时间、获得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相关症状的好转并改善预后。在本次品管圈活动中,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时间过长这一现状,组织全员发挥头脑风暴并合理使用品管圈手法找出原因、明确真因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而后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确认等可不断优化急诊流程,其中丰富宣教内容能够加深患者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认知程度;适当添加辅助检查仪器可提高对病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进行有针对的治疗;制定并规范培训方案、设立考核、设立奖惩制度等可全面提升品管圈小组成员的综合素养及救治水平;同时适当调整院前给药流程并改良医疗设备能够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使操作步骤得以简化,有利于缩短操作时间,以使患者在最佳时期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6]。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够在提高小组成员综合素养的同时,有效缩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从而使院前救治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吴莉侠,李龙波,等.品管圈在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囊时间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01-2203.

[2]崔慧静.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2):166-168.

[3]彭顺蓉,蒋进,冯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疗流程优化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7,32(15):1-4.

[4]张立新,师树田,聂绍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07):666-668.

[5]谭翠红,苏克.急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4):3332-3334.

[6]王英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2):1867-1868.

论文作者:贾汝 刘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果的影响论文_贾汝 刘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