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育和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才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既要追求乡村经济的发展,又要培育乡村特色文化。近年来,随着乡村青壮年的流失,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失去了动力。如何培育和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导致乡村文化缺失的几点原因,随后就如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提升文化自信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经济基础
1 文化自信对乡村振兴产生的积极影响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含了经济振兴、文化振兴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和“魂”,通过培育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心、认同感,打造乡风文明、民风淳朴的新气象,能够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描绘最美底色。例如,乡村文化有其独特的经济价值,文化自信则是挖掘经济价值的工具。在“旅游热”的背景下,乡村独一无二的文化,经过开发后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产生经济价值。培育文化自信,可以正视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为乡镇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因此,培育文化自信,挖掘文化价值,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
2 文化自信的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大障碍
2.1 乡村精神文化活动匮乏
在乡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是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和谐社会和培育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很多乡村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时,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和种类过于单一,例如户外集体活动主要以广场舞为主,室内活动还是棋牌为主,在参与这些活动时,更多的是进行娱乐和休闲,而没有发挥精神文化活动在培育文化自信和丰富文化涵养中的重要价值。
2.2 农民文化价值观念改变
近代以来乡村农民对待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主要有两个阶段:其一是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原来乡村相对封闭的环境,同时追求更好物质生活的观念深刻的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认知,也对农村固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影响;其二是城镇化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流向城市,他们长时间外出务工甚至是在城市定居,让乡村文化逐渐衰落、难以延续。与此同时,互联网逐渐覆盖广大乡村,即便是深处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农民群众的观念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转变。
2.3 乡村文化教育的滞后
在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学生群体是绝对的主力军。另外,学校在文化教育中也有其特殊优势,例如学生社会阅历浅薄,方便进行思想灌输;学生从小生活在乡村环境下,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较高,更容易建立起文化自信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乡村文化教育由于受到了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生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乡村文化教育存在滞后性。很多家长甚至是教师,也一直在向学生灌输“逃离农村、奔向城市”的思想,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导致学生很难建立起乡村文化自信。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
3.1 在开展丰富精神文化活动中培养文化自信
让群众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才能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培养起文化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依托地方文化站等部门,定期下乡开展各类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活动,既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培养农村群众的一种或多种兴趣爱好,又能够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设计和开展文化活动时,还要体现出本地特色,例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可以将本地一些传统的舞蹈、戏剧等进行创新性的改编,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文化自信心。
3.2 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文化自信
广大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传统戏曲、民间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等;物质文化遗产如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乡村的文化遗产是乡村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乡村历史的见证,乡村文化的缩影,秉承着乡村特有的气息、气质,体现了家乡先辈的聪明才智,都应当保护好、维护好、利用好。古老的民居需要政府大力保护,每一个乡村都应该有自己引以为豪的乡村博物馆。这些对于提振乡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3.3 在举办特色节庆庙会中提升文化自信
欧美的乡村小镇,有很多是因拥有独具特色的节庆、展会、赛事等活动而闻名于世界的。许多乡村的节庆来自传统的季节、丰收、宗教、狂欢等活动,还有一些节庆或专业活动则源于电影、文学、体育、娱乐等主题。无论是哪一种活动,这些地区都有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按规范运行,突出持续性和专业性,品牌上保持了高度的辨识度,参与的人群也往往比较稳定。特色节庆、展会不仅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且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
3.4 在夯实乡村经济基础中筑牢文化自信
地方经济发展对群众文化自信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只有地方经济得到了发展,才能减轻农民的劳作压力,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文化活动中。只有物质上得到了满足,才能享受精神上愉悦。其二,地方经济发展会间接的扩大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在经济贸易中实现文化的输出,在这一过程中筑牢文化自信。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自信培养,两者之间应当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扎实的经济基础是文化自信的保障,而文化自信又反作用于乡村经济发展,在有机结合中实现了共同发展。
3.5 在发展乡村教育中增强文化自信
如果乡村文化长期得不到创新,甚至逐渐衰落、消失,文化自信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及新一代乡村青少年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也是关系到文化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乡村教育视角谈文化自信,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工作:其一,要在教育工作中,帮助青少年学生对乡村文化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例如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价值等,让青少年学生主动接受和学习乡村文化,坚定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决心,对乡村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其二,还要主动创新乡村文化,既要保留和传承其中的精华部分,也要注重取长补短,乡村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4 结语
增强文化自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乡村文化缺失,不利于农民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文明社会的构建。提升文化自信,就是要依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价值,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让群众感受乡村文化魅力,自觉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实现乡村文化弘扬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统一协调。
参考文献:
[1]乔伟峰,戈大专,高金龙,etal.江苏省乡村地域功能与振兴路径选择研究[J].地理研究,2019,38(3).
[2]王欣.海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基于文化自信视域[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1):135-138.
[3]周炫.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1):31-35.
论文作者:蒙燕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乡村论文; 文化论文; 自信论文; 战略论文; 节庆论文; 文化活动论文; 自信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