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的核心,环境监测的质量贯穿于监测的整个过程,从布点、采样到实验室分析,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将导致监测数据的不真实,因此,要想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精密、可比、完整的监测数据,就必须对监测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本文对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探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负责随时向社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最直接的反映,对数据记录的审核,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强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2.1环境质量管理中监测技术问题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成为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当下我国企业想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过硬的技术,这是各行业保持不败的特征之一。环境监测这一行业也是这样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就要依靠先进的技术。目前我们监测技术仍呈现出严重不足的情况。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重要保障。
2.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监测技术的进步,我国环境监测的需求和监测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然而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却没有实现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质量管理的思想没有紧跟时代的变化和需要,例如我国环境监测的规章制度、检验规程、技术规范等环节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同时,我国很多地区采取的是省市县三级设立环境监测机构的模式,造成我国监测机构和监测设备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2.3环境监测数据缺乏真实性
环境监测的数据和信息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环境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以及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实施。但是,由于出于政绩考核、技术滞后、指标不明确等诸多原因,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高。
3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应建立定量考核、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抽查等制度,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
3.2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管理
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加强监测数据管理是确保监测质量的关键。为此,应根据不同污染的监测内容,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合理确定监测项目,科学制定监测方案,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标准性和可靠性。在监测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实使用仪器的检测情况,确保监测的规范性和监测的时效性,仔细确认数据的原始性、数据的合理性、信息的完整性等,监测人员要于分析和总结数据产生偏差的原因及影响,在监测过程中消除检测误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性,有效的控制检测数据,为环境监测提供最完整的数据支持。
3.3开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共享监控平台
随着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囊括的内容越来越多,从人员、装备到技术体系,再到预警体系、自动监控,都必须以质量管理为基础。因此,应加大投入,尽快开发基础性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质量体系、人员持证、标准特质、仪器设备等日常工作以计算机管理替代手工管理,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从琐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利用有限的时间从事进一步研究工作,完善质量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建设高效实用的集传输、处理、存储、发布于一体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控平台,形成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推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加强自动监测网络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自动监测领域的质量管理水平,努力探索自动监测领域的质控技术和手段,提高数据精准性。
3.4加强队伍素质自身建设
环境监测工作以人为本,人员素质是监测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当今环境保护工作深化改革的形势下,监督管理和执法要求环境监测队伍人员精、素质高、活力强,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动态变化。同时,监测技术及分析方法不断发展,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任务日益扩大和深化,也势必要求监测人员积极进取,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和方法以解决环境监测中的新问题。因此,不断加强队伍素质的自身建设,自觉适应环境管理越来越严格的需求是各级环境监测站提高整体能力和服务效能的必由之路。监测站应根据工作实际制订监测人员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以此推进自身建设。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基础,也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承担着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为环境执法提供技术监督、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重要任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信息和监测数据的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技术依据,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赵小雅.民营科技.2018(07)
[2]试论环境监测全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付霞飞.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6)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段淑珍.山西化工,2016,36(2):102-103,106.
[4]浅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整体水平[J].李明.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3):99.、
[5]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王琪,邢昱.当代化工研究.2018(01)
论文作者:刘洁,钟晶晶,罗亚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