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劳动学说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惟一内容吗?——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体系阐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惟一论文,理论体系论文,说是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4-0012-05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的主要哲学理论之一。关于这一重要理论,以往我国学者在研究、阐释其思想内容时,往往将注意力仅仅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为《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尤其是该著作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上,该学说及其四个规定被视为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甚至惟一内容。在学界的这一主流解读范式中,《手稿》成了理解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惟一重要文本;异化劳动学说成了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惟一重要内容,而上述四规定则成了马克思异化劳动学说的惟一重要内容。在上述解读范式看来,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其他内容即便存在,其理论价值或意义(较之《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尤其是上述四个规定)也是十分有限甚至微不足道的。 笔者在研读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初期,亦曾受到学界上述流行倾向的影响,在考察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时,只关注和分析《手稿》异化劳动学说的上述四规定。后来,笔者在进一步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手稿》《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分别简称为《批判》《问题》《导言》《手稿》《摘要》)等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上述解读范式是不合理的,无法全面展现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与丰富内容。实际上,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绝不仅限于《手稿》的异化劳动学说,更不限于异化劳动的上述四规定;它也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异化学说,而是一种广泛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精神等领域的异化理论体系,经济异化理论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分支,而非全部重要内容;除了经济异化理论外,政治异化理论、社会关系异化理论、精神异化理论也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异化劳动学说不过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非后者的惟一内容,除了异化劳动问题外,马克思早期著作还深刻探讨了其他重要的经济异化问题(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等)。笔者甚至还发现,劳动异化学说也并非只有上述四个规定,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相当严整的理论系统,包含了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重要问题的深刻思考与分析。①研究和阐释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不能像传统解读方式那样局限于《手稿》,而是应在以该著作为主要参考文本的同时,兼顾《摘要》《问题》《导言》《批判》等早期著作,后者也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重要文本。在下文中,笔者依据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思想体系及其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文对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体系的详尽阐释,对学界全面、准确认识该理论有所助益。文中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学界同志商榷、指正。 一、经济异化理论 如上所述,以往被学界主流解读范式误认为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惟一重要内容的异化劳动学说,其实只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劳动异化学说在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异化理论甚至整个异化理论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除了探讨异化劳动问题,还考察了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等重要的经济异化问题(详见下文),货币异化理论也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将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甚至整个早期异化理论)等同于异化劳动学说,是有失全面的。事实上,不仅马克思早期经济异化理论的思想内容有待于学界全面认识,他早期的异化劳动学说也同样如此,学界传统的“四规定说”并不能囊括这一学说的全部重要内容。 1.异化劳动学说 如上所述,异化劳动学说不仅包括对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劳动条件等与劳动者相异化)的描述或揭示,还包括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后果、历史形态、是非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等许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传统的“四规定说”,只涉及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与后果(具体来说,前两个规定说的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后两个规定则涉及异化劳动的后果),不足以概括《手稿》异化劳动学说的全部重要内容,甚至它对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的说明也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的缺憾,遗漏了一些重要内容(劳动条件与劳动者的异化、生产目的与劳动者的异化等)。 笔者在2012年发表的学术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兼评关于〈手稿〉“异化”概念的一种流行观点》中,详细阐释了《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异化劳动的前提、原因、表现形式、后果、历史形态、功过、未来命运、消亡途径。②笔者后来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该论文阐释了马克思早期异化劳动学说的绝大部分思想内容,但仍不够完整,还需做一定的补充。具体地说,马克思早期异化劳动学说所揭示的异化劳动重要表现形式,还应包括: (1)分工与劳动者相异化 “分工与劳动者的异化”,说的是二者所构成的异己性、敌对性关系。具体地说,在私有制条件下,分工成了一种外在于劳动者、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有严重弊病、束缚或危害劳动者、使其片面化畸形化的异己性活动,与他构成对立关系。在早期的《手稿》和《摘要》中,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分工与劳动者的异化关系,严厉谴责了分工对劳动者的危害和摧残。他指出,“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③“同人的活动的产品的相互交换表现为物物交换,表现为做买卖一样,活动本身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交换表现为分工,这种分工使人成为高度抽象的存在物,成为旋床等等,直至变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畸形的人。”④ (2)社会需要与劳动者相异化 私有制社会的存在和运转,需要普通劳动者通过严重损害其身心健康的异化劳动,以牺牲自身幸福为代价,为社会创造(主要是为剥削阶级创造)源源不绝的物质财富。私有制社会的所谓文明和繁荣,正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劳动者、无情榨取其血汗的基础上的。而劳动者作为被奴役者、被剥削者,从根本上缺乏牺牲自身幸福、为私有制社会贡献个人血汗的积极意志。在劳动者看来,社会的需要并不是让他感到轻松愉悦的因素,而是像异化劳动那样让他感到痛苦,是他厌恶、渴望摆脱却又无力抗拒的外在强制性、异己性因素。他仅仅因为个人谋生的需要而不得不屈从于上述社会需要。私有制社会的需要与劳动者及其主观意志之间,构成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异化关系。对于私有制社会而言,劳动者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他不过是满足社会需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普通工具,而劳动者则将消极服从社会需要、从事异化劳动作为权宜之举,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马克思在《摘要》中充分揭露了社会需要与劳动者的上述异化关系。他描述道,“工人的使命决定于社会需要,但是社会需要对他来说是异己的,是一种强制,他由于利己的需要、由于穷困而不得不服从这种强制,而且对他来说,社会需要的意义只在于它是满足他的直接需要的来源,正如同对社会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他是社会需要的奴隶一样”;⑤“对工人来说,维持工人的个人生存表现为他的活动的目的,而他的现实的行动只具有手段的意义;他活着只是为了谋取生活资料。”⑥ 2.货币异化学说 货币异化学说,在马克思的早期经济异化理论占有重要地位。该理论(以《摘要》、《问题》等著作为文本载体)描述、揭露的主要是货币与人、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所发生的变异现象。 (1)货币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货币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最初是充当人类经济活动(商品交换)的中介,为这种活动服务的。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颠覆了自己的服务者角色,成了凌驾于人之上,甚至主宰人类命运的强大异己力量。人类从货币的发明者、支配者,沦为了货币的奴隶。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和代表,成了人类无法掌控的万能的统治者、支配者。人们狂热地追求货币,盲目崇拜货币的力量,迷信“货币万能”,成了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 (2)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的异化。 货币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经历了与货币与人的关系相似的演变过程。货币最初不过是私有财产的代表和度量器,它只有作为私有财产的代表、为私有财产及其交换服务才具有存在的价值。然而,随着私有财产的发展,货币颠覆了自己的服务者身份,摇身一变成了凌驾于私有财产之上、决定其命运的万能的统治者、主宰者。不是货币只有与私有财产相关联才有价值,而是私有财产只有与货币相关联、只有能转换为货币才具有价值,否则便一文不值。货币不仅成了人类的统治者,还同时成了私有财产所构成的财富世界的统治者。 二、政治异化理论 1.专制政治及其与人民的异化 对专制政治及其与人民的异化关系的揭露和批判,是《批判》、《导言》等早期著作的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专制政治是统治阶级从政治上奴役人民的基本形式,具有强烈的暴力色彩,在马克思看来,专制政治之所以是“专制的”,就在于它的“非人民性”、“反人民性”。⑦它与人民的“异化”,说的就是专制政治及其所反映的剥削阶级意志、利益与人民的自由意志、政治主张、政治权益之间格格不入、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不言而喻,专制政治是人民的天敌,它与人民的民主政治价值观、政治理想是根本对立的,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后者的否定,而人民则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废除剥削阶级的专制体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当家作主。对于人民而言,专制政治是一种敌对性、压迫性的异己力量,是危害政治平等、政治正义的邪恶力量,只有推翻这种异己的政治势力,才能求得自身的解放。 2.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异化、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异化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固有现象,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前一种异化表现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国家作为以处理公共事务为中心、推崇公共理性、限制私人利益与个人任性的公共领域,与私人事务占主导、以私人利益为第一原则、成员各行其是的市民社会,是互为异己、相互矛盾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的二元共存相适应,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兼有两种身份:政治国家的公民、市民社会的市民。作为政治国家的公民,人们积极参与政治共同体的活动,为应对和解决公共政治事务而共同行动、相互协作,表现出显著的社会性,而他们在作为市民社会的成员时,即在日常的世俗物质生活中,却严重缺乏社会性,是“封闭于自身、封闭于自己的私人利益和自己的私人任意行为、脱离共同体的个体”,⑧私人利益甚至私人任性是影响个人行为的首要因素,人们普遍自私自利,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社会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上述两种身份、两种生活虽然同时存在,但却是相互矛盾、相互异化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时兼有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身份,过着两种相互矛盾的生活。他们在作为公民时表现得像“社会存在物”,而在作为市民时却截然相反、判若两人,成了不仅脱离而且排斥社会共同体的“孤立的、相互敌对的单子”。他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市民身份、他的“私人性”、“利己性”、“非社会性”更具实质性意义,是首要的、根本的,他的公民身份、“社会性”、“协作性”是次要的、从属性的。人们之所以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社会性”、积极参与政治共同体,绝非他的主观意愿使然,而是为了应对和解决人们的公共利益问题,避免人与人因相互斗争的无节制而同归于尽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举。资本主义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协作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利己性”、“非社会性”却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他的真实倾向。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消除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人的政治生活与市民生活的二元异化关系。只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政治领域与世俗生活领域的和谐统一,社会成员才能不仅在政治领域,而且在世俗物质生活中,都作为真正的“社会存在物”而存在,建立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参与政治共同体、相互协作,不再是私人利益相互冲突的社会成员的权宜之举,而是利益根本一致的社会成员的自觉需要和自觉行动。“社会性”将取代“利己性”,成为社会成员的自然属性、自觉倾向,以个人为中心、人与人相互敌对和排斥的现象将彻底消失。 三、社会关系异化理论 1.人与人的普遍异化 “人与人的普遍异化”,说的是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互为异己、相互对立的不和谐关系,主要有两种表现:其一,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的私人利益相互冲突,人们普遍自私自利,以追逐私利作为个人行动的根本原则,不仅将他人视为异己,而且将其作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工具,整个社会彻底丧失了友爱精神与和谐氛围。其二,劳动者与剥削者根本对立,他们的阶级对抗成为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手稿》对“人与人普遍异化”的这两种表现均有明确的描述或揭示。⑨ 2.社会联系的异化 在青年马克思看来,就原始习性、原初状态而言,人是社会性、群体性的存在物,是和他人相互关联、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存在和发展的,不是脱离社会群体与他人的孤立自存的个体。在私有财产和货币尚未产生的人类早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紧密而直接,人们相互联结在一起,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结成紧密的共同体。随着私有财产和货币的产生,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发生了“异化”。社会联系的“异化”意味着:这种社会联系以异于其原初状态、与其原始特性相矛盾的方式,扭曲地、曲折地表现出来。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联系松弛了,人们之间不再紧密联结在一起,而是基于利己主义立场,相互疏远、相互排斥甚至相互敌对,个人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孤立自存、缺乏社会性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貌似消失了。另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联系虽然松弛了,它不再像原先那样直接而鲜明地呈现,但仍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即以物的因素为中介)曲折地得到体现。人与人的社会联系虽未完全消失,但被插进了物的因素,并被这种因素所主导和支配。人们之间通过物的因素(譬如私有财产)这个中介或桥梁发生社会联系。在他看来,人与人的社会联系发生异化,其原因是私有财产和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人的自我异化,使人不成其为“人”。他在《摘要》中指出,“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按人的方式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同自身相异化的存在物。”⑩ 四、精神异化理论 1.宗教及其与人的异化 在私有制社会中,宗教是统治者用以欺骗、愚弄人民,使其安于被奴役之现状而不思反抗的重要精神工具,它本质上是一种不科学的世界观,却能长期存在并从精神层面成功奴役、愚弄广大劳动群众,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扶持及劳动人民认识能力的低下)。(11)“宗教与人的异化”,主要体现为宗教与人的健全理智、现实幸福之间的异化。首先,宗教作为一种歪曲事实的错误世界观,与人类健全理智、人类真理之间是互为异己、相互排斥、截然对立的。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抛弃宗教,个人才能作为理智的人而存在;反过来,理智的人应当拒斥宗教。他的《导言》充分肯定,“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12)另外,宗教作为黑暗的现实世界的维护者和辩护者,给人民(特别是作为被压迫者的劳动群众)许诺了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虚幻幸福,削减了人民追求现实幸福的意志和勇气,它貌似温情实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作为人类解放事业的绊脚石,它与人的现实幸福之间是互为异己、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基于宗教的消极社会作用,马克思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13)他还明确指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14)“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15)“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6)“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幻的花朵(这里指宗教许诺的虚幻的幸福——引者注),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指追求人的现实的幸福——引者注)”。(17) 2.拜金主义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的异化 “拜金主义”即对金钱、财富的狂热崇拜和追捧,是一种信奉“金钱至上论”、“金钱万能论”的狭隘功利主义思维方式。它的产生和盛行,意味着人类价值观的自我异化(即自我变异、自我扭曲)。马克思在《问题》、《手稿》等早期著作中,对拜金主义及其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的异化关系已有深刻认识,并做了犀利的揭露。在他看来,拜金主义与人的尊严、高雅志趣、人类道德是格格不入、相互矛盾、互为异己、互相对立的。拜金主义者在其无限崇尚、狂热追捧的金钱面前,是毫无尊严而言的,为了获取金钱,他完全迷失了自我,沦为金钱的奴隶而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下降为金钱、财富的奴隶,而且将他人视为其获取金钱、财富的工具,人的尊严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甚至毫无价值的东西。拜金主义还导致他的精神世界的高度贫乏化、高雅志趣的彻底丧失。作为典型的拜金主义者的犹太人便是如此。他们除了崇尚金钱外不知道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追逐财富外毫无追求,牟利经商成了其“惟一”事业,贬低或轻视理论、艺术等精神财富成了他们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在《问题》中写道,“抽象地存在于犹太人的宗教中的那种对于理论、艺术、历史的蔑视和对于作为自我目的的人的蔑视,是财迷的现实的、自觉的看法和品行”;(18)“犹太人的想象中的民族是商人的民族,一般地说,是财迷的民族。”(19)拜金主义还导致人类道德的严重滑坡,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相互争斗、道德败坏成了社会成员的普遍形象。 注释: ①②详见林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理论的重新解读——兼评关于〈手稿〉“异化”概念的一种流行观点》,《江汉论坛》2012年第2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④⑤⑥[德]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⑦林锋:《马克思〈问题〉与〈导言〉人类解放理论新探——兼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⑨请读者参看《手稿》中的相关表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23-224、224、147、165页)。 ⑩[德]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 (11)林锋:《马克思〈问题〉与〈导言〉人类解放理论新探——兼评所谓“〈问题〉、〈导言〉不成熟论”》,《东岳论丛》2011年第4期。 (12)(13)(14)(15)(16)(17)(18)(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2、53页。标签:异化劳动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