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第三人民医院 213168
【摘 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了解优质护理策略对于提高躁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策略,对照组患者使用I级护理。使用躁狂症量表(BRNS)评分、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结合所选患者病例,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护理及治疗后的组患者,躁狂症较入院前,情况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躁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策略,可以明显改善躁狂症症状,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躁狂症;优质护理策略;应用效果
引言
躁狂症患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精神运动型兴奋、思维奔放、情绪高涨、易被激怒[1]。患有躁狂症病人往往有攻击性行为,因此,不论是对于患者家属还是社会,均造成不良影响。躁狂症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心理、生物等[2]。并且本病具有不稳定性,发作时伴有突然性以及反复性,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对此病进行针对性治疗,还应对其实施优质护理策略,用以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对于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3]。以下是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躁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策略,对照组患者使用I级护理。使用躁狂症量表(BRNS)评分、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分,结合所选患者病例,对其进行综合性分析。所选患者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平均(40.1±3.69)岁,病程在6个月-8年之间,所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上面无明显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已将详情告知所选患者及其家属,获取其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以下是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所选患者在治疗上面均遵医嘱给予抗精神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同时均予以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策略。
优质护理策略:①心理优质护理:患者入院后,相关护理人员在面对不同特点患者时,要采取不同的护理策略,要做到语气平缓温柔,态度和蔼,进行亲情式交流,避免患者入院后,出现紧张的情绪,阻碍病情好转[4]。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联系,使患者增强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由此在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同时,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防止其在面对患者时,因语言、行为不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使病情反复。②优质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关于狂躁症相关知识,使其了解到早期治疗,并配合治疗的必要性。饮食方面应做到清谈饮食,尽量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类食物,禁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5]。若患者无法自行饮食,给予鼻饲措施。教导患者在社会上如何解决遇到的社会生活问题,使其逐渐接受社会,并融入其中。③加强常规护理:对患者病房环境,需要做到安静、舒适、安全,物品摆放整齐,生活用品尽量选用冷色系[6]。需要经常对患者病房进行巡视,防止患者携带危险物品,出现意外。倘若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采取平缓温和的语气进行沟通,冷静应对出现的意外情况。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加强与患者沟通,防止其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导致病情反复。④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常用药物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有一个具体了解,若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异常状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严格对患者服药的监察,护理人员应做到让患者在自己面前进行服药,并在服药后,对患者口腔进行检查,防止患者藏药,延缓治疗效果。⑤增加患者住院期间趣味:定期组织患者进行下棋、唱歌、打扑克、听音乐等活动,舒缓患者住院期间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升患者对于生活的乐趣,对于患者预后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SPSS 18.0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及治疗后的组患者,躁狂症较入院前,情况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下表。
比较2组躁狂症患者经护理后的BRNS评分、GAS评分
3 讨论
躁狂症在临床上面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该病具有不稳定性,反复发作、多变性等特点,并且患者在发病时,容易对自身或者身边人产生攻击性,因此对患者、患者家属、社会均产生不良影响,使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以及心理负担不断加重。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除了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还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面,加用优质护理策略,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配合医院治疗,改善其自身负面心理情绪,保证无外因会影响治疗效果。经过本次研究也可以发现,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不论是对医护满意度,还是BRNS评分、GA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患者。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对躁狂症有一定了解,学会使用合理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防止患者出院后,产生不良情绪,病情反复,影响预后。因此对狂躁症患者加用优质护理策略,可以明显提升治疗疗效,改善躁狂症症状,提升患者预后状况良好,适应社会,加强与他人沟通,增强患者对于医护人员满意度[7]。
参考文献:
[1]梁明芬,林轶峰,郝军峰.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与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43(11):94-95.
[2]张广艳.探究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2):181-183.
[3]王敏.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98(13):212-213.
[4]张波.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107(11):182-183.
[5]黄佩容.分析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7,120(1):232-233.
[6]薛荣荣.优质护理在提升躁狂症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满意度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03(18):135,138.
[7]卢云.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75(28):232-233.
论文作者:姚亚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躁狂症论文; 策略论文; 家属论文; 满意度论文; 评分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