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防汛抗旱减灾对策论文_刘嘉

浅议防汛抗旱减灾对策论文_刘嘉

 榆林市榆阳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719000

摘要:洪涝、干旱灾害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并且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都发生了气候异常,干旱、洪涝、山洪、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还时长存在灾害频率高、量极大以及灾情重的现象。同时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防灾抗灾工作更加重视,国家与社会对于防灾抗灾的要求不断提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现状以及现阶段我国防汛抗旱减灾面临的挑战,并且提出了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对策,希望以此可以解决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不断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关键词:防汛抗旱减灾;现状;挑战;对策

前言

在我国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地区仍然受到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的侵袭,近些年,人们大力发展经济忽略了对环境的重要性,甚至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进而导致干旱、洪涝、泥石流、台风等自然灾害不断袭来。因此,我国必须重视环境生态问题,加强构建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积极研究解决对策,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1、当前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现状

从我国当前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来看,其主要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不断完善,防御能力不断提高。我国自遭遇九八年特大洪水灾害后,开始构建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国家对于水利投入大幅增加,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以及灌溉供水设施共同组成了对于洪水的拦截、排蓄、分引、灌溉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不仅有效的解决洪水灾害,还可以在遭遇干旱灾害时减少农业及生态不受影响,进而保证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进行。第二,防汛抗旱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逐渐完整,为依法防控提供有力保障。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防汛抗旱减灾条例进行修订,将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不断规范化、法制化。第三,防汛抗旱减灾组织机构健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于各江河湖泊的管理、调度逐渐提高,对于防汛抗旱相关情况进行及时汇报与分析,从而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第四,防汛抗旱减灾应急预案与防控响应更为规范。当遭遇自然灾害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指挥、调度科学性更强,灾后抢救更加及时有力[1]。

2现阶段我国防汛抗旱减灾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防汛抗旱减灾面临的挑战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出发点,因此,防汛抗旱减灾工作要从人民实际需求出发,确保人民群民的根本利益。第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要进行统筹兼顾各方需求,维护各方利益,使各方稳定、协调发展。第三,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气候也发生了异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进而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带来了难度。第四,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粮食减产,进而对我国人民的生命造成威胁[2]。

3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

3.1加强培养全民防汛抗旱减灾意识

洪涝、干旱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是巨大的,对于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并不仅仅是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全社会、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手册等媒体手段积极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防汛抗旱减灾相关知识以及遭遇灾难时如何开展自救及救援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将防汛抗旱减灾的相关内容列入学生的教育课本中,做到培养防汛抗旱减灾意识从娃娃抓起,真正使人民群众在少年时期就了解防汛抗旱减灾的重要性以及遭遇自然灾害时如何自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3.2持续更新防汛抗旱减灾理念

全体人民群众都要积极主动认识洪涝与干旱灾害的发生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以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开展作为基础避免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加强对易发生洪涝、干旱的地区进行预防管理,进而将洪涝、干旱灾害引发的危害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防汛抗洪减灾体系不能将眼光局限在传统的保护农田,而是要更新防汛抗旱减灾理念,积极维护生态环境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

3.3加快防汛抗旱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防汛抗旱减灾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国家必须加快防汛抗旱减灾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不仅注重建设水库、堤防、蓄滞洪区以及灌溉供水设施共同组成了对于洪水的拦截、排蓄、分引、灌溉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还要加强对水资源调控与配置的工程建设,真正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防汛抗洪减灾工程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减灾的保障能力。

3.4不断强化风险管理

强化防汛抗旱减灾风险管理,就是承担洪涝、干旱灾害风险的客观存在,充分认识人类不能完全控制的风险,通过防汛抗旱减灾工程建设、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以及法制建设的手段,有效地对洪涝、干旱灾害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防范,从而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汛抗旱减灾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体制与机制,并且建设科学合理、功能齐全的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以此来有效的承担风险,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对风险进行分担,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实现防汛抗旱减灾最大效益[4]。

3.5不断加强能力建设

即使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但是仍然不能避免洪涝、干旱灾害的侵袭,甚至还会造成更严重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不仅要规范人民群众自身的社会活动,还要不断加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建设。首先,可以向易发生洪涝、干旱灾害的地区推广防汛抗旱减灾经验,针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普及防汛抗旱减灾理念,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其次,要加强人民群众的防汛抗旱自救能力。最后,要加强建设专业的防汛抗旱减灾救援队伍。

3.6完善突发灾害预警

近年来我国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不断加大,并且较多的自然灾害是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突发灾害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不完善,导致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完善突发灾害预警是十分重要的,不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争取了时间,还有效的为防汛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条件。

4、榆阳区防汛抗旱的现状

4.1、基本情况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无定河中游、毛乌素沙漠南缘,总土地面积7053km2。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沿南属丘陵沟壑区,约占25%。辖19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办事处。总人口58.48万人。

境内有无定河、秃尾河、佳芦河三大水系,均属黄河一级支流。境内有大小河流837条。其中,流域面积10km2以上的流水沟道53条,50km2以上35条,100km2以上的河流27条。建成中小型水库22座,总库容1.47亿m3。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8座,小(二)型水库8座。除3座小型水库没有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外,19座水库防洪功能可以正常发挥。近年来,红石峡等4座水库进行了汛期调洪运用。

建设淤地坝1335座。其中,骨干坝45座,大型淤地坝154座,中型淤地坝414座,小型淤地坝722座。

建成河道堤防24.6km。其中,三级堤防12.9km,五级堤防11.7km。

建设简易雨量报警站139个,自动雨量监测站15个,简易水位报警站64个,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12个,河道视频站7个,预警广播166套。

4.2、防汛重点

榆阳区防汛重点是水库、淤地坝、河流、南部山洪灾害区。主要包括榆溪河水库群、榆溪河、22座水库、199座淤地坝,榆林老城区、26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1处滑坡地质灾害点。防洪重点是红石峡水库。

防汛重点涉及乡镇16个。包括镇川镇、上盐湾镇、鱼河峁镇、鱼河镇、古塔镇、青云镇、大河塔镇、麻黄梁镇、牛家梁镇、红石桥乡10个乡镇,长城路、朝阳路、鼓楼、上郡路、新明楼5个街道办,古塔镇余兴庄办事处。

目前,多数水库布设了水位标尺和简易雨量设施,部分水库、重点淤地坝布设了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各山洪灾害危险区配置了简易监测预警设施。

4.3、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防洪工程能力仍显不足。一是已建部分堤防工程年久失修,局部段落损毁严重,大多数河道无堤防或为土堤,极易发生决堤毁田损失。二是部分水库工程未进行除险加固,带病运行。三是1335座淤地坝的40%以上存在病险问题,防汛压力沉重。

4.3.2、防汛基础工作仍不到位。一是已编制的不少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一些防汛潜在安全隐患区域还没有编制防洪应急预案。二是多数小型水库、重点淤地坝、山洪灾害危险区等没有现场物资储备。三是专业抢险队伍组建较少,群众性抢险队伍缺乏实战锻炼。四是各乡镇没有卫星电话、防汛电台等应急通讯设备,部分重点水库卫星电话不能正常使用,短波电台通讯效果差,应急通讯保障能力不强。同时,防汛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落实不足,监测预警设施维护不到位。

4.4、榆阳区防汛抗旱减灾应对对策

4.4.1、积极争取资金,采取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4.4.2、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制。水库淤地坝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项措施”。

4.4.3、制定防汛预案,开展预案演练。

4.4.4、夯实基础保障工作。组建专业抢险队伍、强化军民联防,现场储备防汛物资,落实应急通讯措施等,确保抢险急需。

4.4.5、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强化重点巡查、密切动态监测、及时预警预报、果断避险抢险。

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我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仍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通过加强我区人民群众防汛抗旱减灾意识,持续更新防汛抗旱理念,加快防汛抗旱减灾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和能力建设,完善突发灾害预报预警措施,提高我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确保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参看文献

[1]王岩.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相关探讨[J].黑龙江水利,2017,3(06):58-60.

[2]高丽阳.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8(04):74-75.

[3]李荣兰.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5(01):20-21.

[4]王晓雯.关于防汛抗旱减灾对策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4(04):286.

论文作者:刘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浅议防汛抗旱减灾对策论文_刘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