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欠发达地区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0-2987(1999)01-0038-48
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以致形成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三种经济类型。
梯度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我国经济板块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欠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带。据统计分析,在社会总产值中东部占57%、中西部占43%,在国民收入中东部占55%、中西部占45%。经济增长的轨迹是:东部快于中西部。所以,欠发达地区就我国整体来讲就是我国的发展中地区。
一、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背景及其意义
1.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背景
建国50年,我国在经济总量获得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经济管理体制经历了两个主要的大的阶段。1949-1978年近30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是在大一统的行政性方式下进行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投资主体单一(基本上是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统购统销,因此,区域不可能统筹规划管理自己的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性国民经济计划大多为中央计划的延伸,区域缺乏自我增长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实力弱。由于投资对中西部的倾斜,使中西部形成了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突破口的基础产业(农业、原材料、能源、运输邮电业)。基础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关联中其行业的感应系数都比较大(煤炭为1.054、电力1.072、冶炼锻压2.195、农业2.062、化学工业2.564),因而居于重要地位,是决定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一时期,虽然中西部同东部的经济差距并不大,但中西部经济结构畸重型的形成,以及过度采掘与发展而呈现的结构老化、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运力不足、投资回报率错位及资金供需失衡等问题成为后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1979-1998年20年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我国从70年代末确定了对外开放政策。80年代初,在总结“三线”建设时期生产力布局不当的教训和配合对外开放政策的要求,提出“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之后,划分了东、中、西三个地带。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地区范围是有选择的和逐步扩大的,最早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广东的南中国海,后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及整个沿海开放区,1992年扩大到沿边、内陆开放城市,并按此制定了相应的地区倾斜战略。国家宏观区域政策的正确,成为80年代以来全国持续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东部沿海“捷足先登”,利用优势,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同时并举,很快完成了资本的初级积累。同时,在经济较快增长的情况下,资本、原料、土地等要素较顺利地实现了行业上的流动和转移,导致要素组合优化和某些优势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带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在产业总体结构中地位的提高,促进外经外贸和技术合作的增加,使区域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转换以及部分产业向工业化后期的转换。1981-1990年,沿海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GNP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约1个百分点,由于沿海地区GNP占全国一半以上,因此,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成为80年代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而东部沿海地区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1979-1992年,全国GNP年均增长9.0%,广东为13.3%,浙江12.6%,福建11.6%,山东11.1%;而山西6.1%,陕西7.3%,河南8.4%,甘肃6.7%,青海4.5%。
市场经济发展客观上会促进资源向经济效益好的地区流动。这必然有利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好的地区的发展,使地区间经济差距拉大。因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国家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必要再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而应着眼于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所以,自90年代初起,国家在宏观调控和制订“九五”及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对地区发展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国家的投资和布局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1994年国家安排的151个重点项目中,中西部占了91项;②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1993年,全国财政收入中共中央与地方的分配格局比例为22%∶78%;1994年变为55.7%∶44.3%。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③在政策上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如税收优惠政策在逐步拉平,同时国家对外投资出口、进口替代项目,或投资于农业、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项目并给予优惠,包括适当减税和开放市场。这就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有利于中西部的市场开发;④加强区域合作,鼓励并加强东部沿海同中西部的经济、技术合作,实施东部发达省市和内陆落后省区的对口支援和协作;⑤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扶贫方式从救济型转向开发型。上述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已初见成效。截止1996年统计,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率快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也接近东部地区,GNP增长率中西部地区比东部约高1个百分点。
2.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意义
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欠发达地区突出的问题是:自然地理较为封闭,开放力度较差,传统体制束缚较深,改革步伐迟缓;基础产业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工业产业结构老化、品种单一、资源产业比重大、层次低,整体经济结构失衡、关联度差;贫困地区连片,人均生活水平低、文化素质差等。据此,众多志士仁人提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的良策。其核心内容归结为一条: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市场化进程。这将有利于打破封闭的格局,使欠发达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有效地把握机遇,扩大自由活动空间,提高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更有效地参与世界或区域间经济的分工和合作;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提高城乡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小康生活水平;从而缩小三大区落差,实现东部与中西部经济的共同繁荣。
总结2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还应当得出的结论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也是继续支撑东部经济繁荣乃至实现“九五”至2010年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中西部的支撑。同时,就全国而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形势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从整体上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加强。因此,加速推进国内经济的区域协调,优势互补,加速结构调整,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发展主导产业,提高规模效益,对于发挥我国在国际间的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国内国外的政治局势稳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次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导向和总体目标
1.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政策导向
中西部同东部相比,中西部的农村比重大,城市化程度低。全国20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的65%集中在东部。而且在交通邮电基础设施上,中西部明显滞后于东部。因此,在推进市场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的着眼点首先在于农村市场。首先是推动农村市场化,农副产品商品化,农村集镇城市化。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不仅地域广市场大,而且随着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广泛推广,农村异常活跃,农村居民购买力增强,购买欲呈上升趋势,农民的消费水平虽然比城市居民低,但有消费热点。农民收入每增一个百分点,农民消费品零售市场就大体增长1.18。80年代,农民消费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15%以上需求。在欠发达地区率先启动农村市场不仅符合国情而且符合区情。在政策导向上:要建构稳定、完善、流动的农村土地制度,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联产承包制不变的政策下,放活土地使用权,使用权可实行有偿转让、出租、入股,可拍卖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使用权,“四荒”使用权可继承、有偿转让、出租和抵押,把农村土地纳入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力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鼓励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组合,打破单一的集体经济模式和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实施因地制宜,农林牧副结合,农民可亦农亦工亦商;在资金需求上可组织农村发展基金合作社,可“搭台唱戏”开发民间融资,可长途贩运,组织农产品进城和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实施科技兴农,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发展乡镇企业,以工补农;允许农村人口流动,建立以集镇为主的集约化的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的流动体系;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以小城镇为中心发展农村各类市场,实施以市场调节为主的价格管理;取消统价统购统销,逐步实施以计划价、指导价和市场价相结合而过渡到以市场价为主,开店设摊,自由贸易,顺价销售;农民组织的自产自销的肉、蛋、禽、奶、蔬菜等农副产品进城,可享受当地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筑巢引凤”,建立健全农村批发集散市场。农村市场的启动和发展,要求规模的扩大,欠发达地区结合中华腹地文化沉积和传统的“庙会”交易与商品流向,集资建立一批城乡结合地带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引商入市”,“推货出境”,活跃农村市场,切实解决农民的“买难”与“卖难”问题;改革农村“供销体制”,推动“农工商”一体化和“产供销服务”一条龙;改革供销社体制,建立农工商联合体,实施产、供、销服务一条龙;在把粮棉推向市场的同时,对粮棉实施保护价收购和风险储备制度。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的发展,对区域市场的发育起到了拉动作用。农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市场投资不足,市场发育和市场体系残缺不全;政府对农村市场的开发力度不够,农村市场上的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品种问题较多,价格波动较大;农村市场管理收取费用缺乏约束,商品流转运输中设卡较多,农村市场的总体是在低层次上运营。
欠发达地区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最难点在于城市的商品市场。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同发达地区相比,普遍存在城市规模偏小,城市功能较弱,很难在区域市场中发挥核心动力作用;城市结构单一,多数属工矿性城市,发展活力不够,竞争能力差,居中等偏下的落后位置;城市企业中大中型国有企业占70%,能源、原材料企业占70%,国家税收中国有企业上缴税利占70%,而且普遍存在着企业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企业负担太重,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和约束机制的现象。跨世纪赶超战略的实施有赖于经济龙头的城市经济的较大发展。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必然转向为城市成长推动型。振兴城市经济,是市场化进程的关键。这是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共识。例如,目前山西全省20个城市,大中小城市的比为1∶2∶7。市区非农业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有14个,占城市总数70%,全省有6个城市的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不足50%,此外第三产业不发达,城市基础设施落后,自身发展力不从心。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使城市经济全方位市场化,就必须依托新生产力(科技化、综合化、一体化和国际化),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城市教育、科研、人才优势,实现教育产业化、高科技产业化、人才流动市场化,提高经济增长和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市场方式调整城市结构,以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突出优势产业,实施名牌战略,超前发展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产业群,依托中心城市,建立经济区网络,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在推进城市商品市场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在经受着区内农村市场迅速发展的刺激和东部发达区商品市场潮的压力,欠发达城市市场化进程在政策导向上1978-1998年20年间经历了五个阶段,表现出五种循序渐进的形式。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启动阶段),从改革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入手,试行各种形式盈利包干、利润留成、扩大企业自主权,普遍实行工资加奖金同实物量挂钩办法,拉开了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城市市场改革的序幕;第二阶段是1984-1988年,根据国家规定,进行了第二步利改税,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各种市场,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改善宏观调控,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改革企业领导机制,引入风险竞争机制,在大中型企业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把以企业为中心的城市市场改革引向深入;第三阶段是1988-1991年,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秩序的同时,主要围绕治理整顿的目标,稳定、充实、调整、完善已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推行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及各项事业得到同步发展;第四阶段是1992-1996年,一是加快建立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在政企分开,转换机制,强化管理上突破;二是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重点在培育要素市场上有突破。三是加快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使职工在就业保险、医疗、住房制度改革上有新突破;四是改革科技和教育体制,重点在人才培养和用人制度上有所突破;五是加快外经贸体制改革,重点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上突破。随着四个阶段的进程呈现出四种形式:即一是政企分开,企业实现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二是建立国家指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市场机制,培育企业为市场主体。三是加速企业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四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最后一个阶段和表现形式是1997-1998年,加大城市投入,建立市管县体制,美化城市环境,重塑城市形象,重点启动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组建区域性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突破价格双轨制,实施单轨运营,加强宏观调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活力。从1996年起,重点推进环境战略,对城市环境污染实行全方位治理,加大对城市的综合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以安居工程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在市场价格上,彻底改革双轨制(即上游产品计划价,下游产品市场价),对能源、原材料产品实施统一市场价。最后阶段的表现形式为建立健全区域市场,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形成。
2.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总体目标
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微观与宏观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结合,近期与远期的结合,改革与发展的结合。
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突出特点是进展缓慢,难度较大,其有人的因素,亦有物的因素。在人的因素方面,重点是更新观念。计划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权力重于法制,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凡事无决策而一人说了算,宁用奴才而不用人才,外行当政而内行当“兵”,多层管理而推诿扯皮等,要在深化改革中彻底根除,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摒弃政府职能部门“创收”伸手的做法,精兵简政,重点突破人才使用制度的改革,创造机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树立政府就是服务的宗旨。
在物的方面,加大投入,彻底解决存量与增量结构调整难的问题,改革产权制度,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减轻企业重负,废除苛捐杂费,实施以税为本;改革价格体系,商品与货币交换一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坚持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在缩减地区差距,堵塞借机额外追加官员经费不足的漏洞;培育企业为市场主体,规范市场运行机制;打开通道,制定“政策放开、市场放开、人才放开、流通通道放开”的实施方案等。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针和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阐述,是欠发达地区推进市场化进程总体目标的纲领,总体目标在于要结合实际,借鉴经验,创造发展新模式,开拓发展新路子,认清中西部与东部在发展速度,总量增长和人均收入上的差距。表面是数量差距,实质是观念上的差距、结构上的差距、体制上的差距。变革的力量就在于后来居上。要在建立和完善区域市场的基础上推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快速形成,要在重点建立要素市场的基础上来完善市场体系,要在加强市场法制建设和培育高素质市场人才的基础上来实现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健康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
现代商品经济下的市场体系,它应该包括三个构成部分:一是市场主体,即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他们必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行的主体;二是市场客体,它是市场主体运行的基础条件,是由各类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个完整而统一的市场网络;三是市场的调节和控制系统,主要是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市场经济运行的准则,规范各类市场的运行,约束市场的主体的行为,保证市场运行的有序化。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是基础,政府对市场的合理调控是必备的条件,而关键是建立一个健全和完善的市场网络。
市场网络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亦称市场体系,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还包括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市场中介组织等生产要素市场。其中,消费品和服务市场的层次较为基础,而要素市场的层次较高。
市场体系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市场体系中最早的是商品市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要求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
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化,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开始细化并逐步分离。为适应社会需要,市场中介组织逐渐发育起来,并在规范、优化市场秩序,维护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沟通政府与市场、企业的联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组织市场体系的各类相对独立的市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一个健全的市场体系一般具有统一性、完整性、开放性、竞争性四个主要特点。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应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在广泛开展横向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完备性的城乡统一市场体系,使城乡生产要素在最大限度的区域间与产业间得到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我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各种市场已经逐步发展起来,但与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一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各类市场间发育不平衡,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特别是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在地区上很不平衡,中西部与东部落差很大。
1.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品市场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建立在满足人类生存最基本条件基础上的消费品市场,经过转轨改制,市场进一步扩大,90年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80年代增长5-7倍,社会商业、服务业网点发展迅速,消费品市场在欠发达地区较早地进入快车道,商品越来越多,多种流通渠道已经形成,各种消费品市场蓬勃发展。1980-1997年,消费品市场物价随着全国经济的波动出现过两次大的起伏:一次是1988-1989年持续近两年的“抢购风”,推动消费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扬。第二次在1994年左右,由于社会总需求在“南巡讲话”后的快速增长(1992-1994年欠发达地区总需求分别增长16.7%、20.1%和26%)。总需求增幅如此之高的直接原因是资金供给总量的放大(财政支出增幅和信贷资金投放总量增幅均在25%上下,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增大)。1993年末到1998年上半年,欠发达地区基于城乡居民货币收入的高速增长,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由于货币供给偏多,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供给不足,居民收入增加过猛,国有企业效益不稳以及政府主动提价等多方面原因,1994年中西部地区通货膨胀率高达24%,但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却比1993年下半年回落了3个百分点。从1995年开始,国家从宏观上保持社会供需平衡,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国民经济步入“软着陆”时期。1997-1998年,欠发达地区显示出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供求结构矛盾是供过于求的相对饱和,其发展潜力还很大。供给趋同性与消费的差异性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城乡、区域之间,更主要表现在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之间。商业企业效益下滑,破产倒闭有扩大趋势,流通领域改革步伐滞后。扭转消费品市场的被动局面,核心在刺激消费需求;降低银行存款利率,放“虎”出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变抑制消费的种种戒令,启动经济复苏,鼓励社会消费的正常发展;加大流通领域企业改革力度,抓大放小,减员增效;出台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经济政策,促进市场组织的发育和成长。
2.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资料市场
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资料市场是在经历计划调节、以计划调节为主而市场调节为辅、全方位市场调节等三个阶段的发展后发育起来的。欠发达地区的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成长步履维艰。其主要原因是国家较长时期实行“上游产品计划价”。在计划调节下,欠发达地区生产生产资料的企业为支撑东部经济快速增长和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平稳过渡做出了贡献。但由此也带来目前因积累过低,企业缺乏自我发展和自身约束机制而出现不景气和亏损。生产资料市场进入90年代末已基本形成买方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在稳步发展,国有物资系统市场份额呈下滑趋势,农村市场销售增长缓慢。欠发达地区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趋势,根据专家预测,生产资料的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需求总量将继续下降,在传统物资需求趋升,市场价格大势平稳。欠发达地区生产资料市场的主要问题是,需求疲软,大多数生产企业处于半停顿状态。这一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加速经济快速增长,拉动有效需求增长。应当较多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启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做为村镇规划和开发小城镇建设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发展要相互配置。加强对期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深化物资流通企业的改革,放水养鱼,建立不同形式的物资流通批零市场,敢于对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搞好资本运营。对于高投入的基础产业、资源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要保证资金的有效供给,继续形成资产、技术与资金的合理组合,焕发企业生机。
3.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
随着国家对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和新的用人制度的确立,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主体方面,已进入市场的非公有制经济和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的国有经济两类经济并存的格局仍没有完全改变,但由于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力量促使国有经济进入市场的改革步伐加快。在劳动力供给主体方面,已进入市场化就业的非国有经济从业者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化就业的国有经济从业者两类情况并存的局面仍没有完全改变,但市场机制对国有单位劳动者的冲击力度明显加大,竞争就业的格局加速形成。在劳动力市场上,农村闲散劳动力进城和城市国有单位劳动者下岗再就业,这已经成为目前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大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必须是“耕者有其田”,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
纵观我国劳动力市场,①失业率趋于上升,1996年失业者增加到900-1100万人,失业率5-6%;1997年失业人口增加到1050-1500万人,失业率6-7%;②失业分布不平衡,欠发达地区比重较高。虽然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地位已经确定,市场规则和秩序已进一步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已全面推开,但必须看到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仍不明确,劳动力就业观念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户籍制度仍然束缚着劳动力自由流动,劳动者收入差别的法律调节体系尚未建立。特别应引起注意的具体问题是:①非公有经济单位在用人制度上国家尚未建立健全一套管理制度,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侵犯已成为一个新的敏感问题;②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有序流动和从事正常职业问题;③行政事业单位乘机搭“下岗车”干扰正常的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等,都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力求解决。
技术市场和人才市场。由于50年代起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建厂和“三线”西移,欠发达地区确实积聚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一宝贵资源正在流失。欠发达地区在用人问题上严重存在的“高俅挤走林冲”的现象至今尚未解决。1989-1998年十年间,欠发达地区在技术市场的发展上,诸如:多项技术市场管理办法相继出台,各地技术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相继建立和加强,技术合同成交额稳步增长,技术需求强劲,技术市场经营队伍不断扩大,中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吸纳技术的生产能力和农村技术市场已呈现热点等等。但科技人才的流失,使欠发达地区技术市场蒙上了阴影。另外,东西部技术经济合作问题,舆论强,成效少,至今落到实处的不多。解决的良药应当是创造技术人才扎根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建立技术市场融资体制,建立技术或人才等无形资产评估入股的规则,对技术人才创造的价值而相应取得的合法报酬应在政策上鼓励“上不封顶”,可以继承、转让、再投资入股或自由流动。
4.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市场
资金市场是集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外资外汇市场以及民间融资市场于一身的要素市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市场的运行轨迹是过重的依附于金融市场。财政资金信贷化和信贷资金财政化是资金市场发育和发展中产生的畸型儿。欠发达地区理应建立以区域银行为主导、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严格管理、科学高效的资金市场体系。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纵横交错的资金市场体系网络,如证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产权抵押市场、信托租赁市场、外汇调剂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保险业市场。特别要解决因受东部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吸引而出现的资金流失问题。9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掀起的股票热、开发热、房地产热,使大量的中西部资金通过直接投资和拆借市场涌入东部地区。据统计分析,1993年国家增拨中西部的扶贫资金50亿元,1994年增拨的100亿元,有40%近60亿元是通过不规则的银行间跨区同业拆借渠道涌入东部的。1991年山西省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启动后,到1993年银行同业拆借资金1000亿元,除拆入300亿元外,有700亿元是折出资金,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有85%是流向江苏、广东、上海、海南、天津、山东、辽宁等地。在资金市场上还应引起注意的是以存顶贷。国有四大区域银行为了吸储资金,实施存贷挂钩的新体制,鼓励开户单位招揽社会闲散资金入开户行,规定企业申请贷款的数额同吸储资金比为60-70%,贷款除支付正常贷款的利息外,行外费用高达5-10%。再有税金切块交纳制度,税务部门将按月缴纳税金变为年初一次性预交。另外,在税费问题上,费大于税,费多、费乱、费重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例如,山西企业头顶着收费基金约102亿元,共397项。其中国家确定的294项,占74%,省定项目103项,占26%,总额102亿元,是税收的10倍,约占全省税收的7%。上述表明,资金市场在发育和发展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资金市场的建设上,不是如何完善的问题,而是清理整顿,扫除障碍的问题。
四、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态势及对策措施
1.欠发达地区市场建设的重点和步骤
从欠发达地区市场发展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发展不平衡,没有充分发挥出促进商品生产的功能。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一般商品市场较发达,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二是城市市场较发达,农村市场滞后。从市场功能的发挥情况看,完善的市场应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能促使市场参与者各方在保障各自利益的情况下各得其所,促使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在良性循环情况下,规模不断得到扩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市场建设,一般都能结合当地主导产业的生产,成为当地商业辐射全国的强大“龙头”,能促使当地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如浙江的温州、义乌等地的市场建设。欠发达地区市场建设恰恰没能做到这一点。近几年,山西省的太原、侯马等地也建起了一些大型的市场,如服装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但这些市场的商品大多是外地加工生产的,本地商品很少;而本省丰富的能源、原材料产品,优质和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等,因市场建设的滞后,流通渠道不畅,或是产品销不出去,或是过度竞争,压价销售,严重地影响了本地商品的价值实现,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从欠发达地区市场发展的要求来说,要服务于当地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特别是要从当地的产业结构特点出发,要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建立紧密结合当地主导产品的商品批发市场或商品交易中心。同时,要按照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本着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先发展一般商品市场,后发展要素市场;先发展有形商品市场,后发展无形商品市场;先发展现货市场,后发展期货市场。做到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欠发达地区市场进程的步伐。
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主要功能是服务于人民生活消费。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的建设,着重点应该放在挖掘农村消费和购买力的潜力上,通过增设市场网点和完善服务方式方法,真正满足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农民消费需求,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农村商品市场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供销合作社,但由于供销社自身的原因,其在农村市场的主体地位不断下降。供销社要重新占领农村市场主体地位,必须不断深化改革,进行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城市商业近几年随着买方市场特征的日趋明显,传统经营方式也日益困难。山西省贸易厅系统国有商业1996年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795万元,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因此,城市商业应针对目前消费品市场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组织创新缓慢的现状,一方面应淘汰和限制一些传统的、效率低的流通组织,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高效率的流通组织,例如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连销经营组织、新型零售业市场组织、非传统集贸市场型的现代批发市场等。市场组织的发展及其效率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改善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流通组织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太原市美特好大型仓储式超级市场的开办及成功的经营,为我省城市商业组织创新和改革应能提供许多有益的经验。
生产资料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建设在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建设中应占有重要的位置。山西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两大类,即能源原材料和农副土特产品,能源除原煤之外,近几年洗精煤、焦炭发展最快,原材料包括钢铁产品、化工产品、耐火材料、铝矾土及铝产品等。农副产品中山西最具特色的是小杂粮、红枣、苹果及蔬菜等。199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农副土特产品博览会上,山西获奖的产品数量超过了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但由于市场建设滞后,这些产品的市场优势远未挖掘出来。这些产品要么是粗大笨重,要么是生产分散,生产周期长,因而适宜于无形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形式交易。过去由于缺乏相对集中的统一交易中心等透明度高的交易市场,各生产者的对外销售的选择余地较小,各个交易过程相互分离,导致价格透明度低,严重损害了山西的利益。建立主要产品的统一交易中心,使交易过程相对集中,形成统一的价格体系,才能使未来的价格走势显现出来,真正发挥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功能。山西今后应建立的商品市场或交易中心主要有:煤炭交易中心、焦炭交易中心、钢铁产品交易中心、耐火材料交易中心、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农副产品市场建设还应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要素市场在欠发达地区已有零星萌芽式的发展,但离真正发挥带动当地生产的发展的功能要求相差很远。要素市场滞后的原因有多种多样的:如经济发展水平低、要素投资回报率低,因而限制了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信息市场等;也有因政府政策不放开、不配套而限制了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地区大部分人的就业观念比较落后,社会养老保险开展程度低,大部分职工抱着全民企事业职工的身份而难以真正流动。再如产权交易市场,主要是由政府操作的,为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而设,而且发展时间很短,因而存在着许多体制、制度以及技术性障碍。欠发达地区要使经济实现赶超和跨越,必须建立要素市场并充分利用之。
2.欠发达地区市场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
欠发达地区市场进程与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实质上是人们的观念、商品经济意识、生产的商品化程序、以及社会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诸方面存在着差距。欠发达地区要推进市场建设进程,必须从这些影响市场进程的环境条件着手,才能使市场进程落到实处。
(1)欠发达地区受传统经济影响较深,商品经济意识和开放观念一般较薄弱,成为市场建设的思想障碍。欠发达地区进行市场建设,必须转变这些落后的观念。山西人的封闭观念也有较浓厚的,如太原开放内陆口岸后,出口货物均是邻省转运的货物,山西的诸多进出口企业竞无一家利用这个口岸,仍然是按过去的思维定势,远途运输去天津口岸。观念的解放是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必须补的一课。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市场必然对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品仓储等基础设施有较高的要求,而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建设欠帐多,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后的。山西近几年狠抓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以太旧高速公路为主的高速交通体系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山西交通运输能力,有力地缓解了过去因运输瓶颈而对山西市场建设的制约因素。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很重。特别是要随着现代商品交易形式的出现,要有更完善、更现代的交易设施。如荷兰的花卉拍卖市场,就是集高科技、现代化于一身的规范化、高效率的交易市场,其交易设施规范可为我们建设现代化的交易市场作借鉴和参考。
(3)完善市场法律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有关,欠发达地区的市场主体行为存在着更多的不规范之处,诸如交易欺诈、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欺行霸市等行为明显超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法制建设,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各类流通组织的市场准入规则方面、交易规则方面、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和管理规范方面相关法规有待完善和提高,其内在要求是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
(4)政府部门深化改革,从政策上为市场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涉及到政府政策的改革和完善,需要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住房制度、金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制度、体制方面没有大的改革突破,就会从根本上制约要素市场的推进步伐。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