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通信工程线路施工设计论文_代广来

探讨通信工程线路施工设计论文_代广来

辽宁腾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11

【摘 要】本文以通信传输线路工程为例对通信工程线路的施工设计进行探讨,通信线路施工设计工作想要做好,需要工程设计人员结合实际考虑设计需要体现的适用性、功能性以及工程的安全性。此外,由于每个地区的地形、气候条件、城乡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都不一样,要求设计人员把施工工序制图存档,以便后续的维修与参照。文章对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施工、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要求以及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与测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传输线路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测量

一、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施工

1、通信传输架杆的选用与埋深加固。水泥架杆的选用必须综合考虑杆路的载荷、架杆处的土壤性质、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等因素,其长度主要有6m,8m和10m三种,应根据地形条件合理安排,同时也可以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但必须注意两种线路之间的距离。电杆的埋深同样要考虑到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通常8m杆一般采用深挖1.3m的圆形杆坑深埋,10m杆埋深1.5m,终端杆、转角杆等大负荷重杆埋深1.6m,岩石处埋深0.8m,并采取水泥筒或垒石加固。

2、架空杆路拉线。在风、雨、雪等外界物质以及自身重力的干扰下,光缆线路的终端杆、跨越杆、角杆上会产生不平衡的张力,为了确保杆路的安全必须使外力尽可能保持平衡,此时就要在通信线路的水泥杆上装设拉线。拉线规格采用1mmX7mmX2.6mm镀锌纲绞线,地锚的埋深要达到150cm以上。在风力较大的地区,还要考虑防风装置,比如可以再各分段交界处和跨公路的杆路上采取双向顶头拉的方式进行加固,同时在直线杆上每隔几档加“人”字防风拉,并配合四方拉加固。通常拉线与杆路的夹角为45°,在地形受限制的情况下也不应该小于30°。

3、传输线路光缆的敷设及吊线安装。传输线路光缆敷设时一般采用光缆挂钩将其悬挂在光缆吊线上,通常用镀锌纲绞线作为光缆吊线,要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施工中为了不损伤光缆的护层.一般采取滑轮牵引方式:在光缆盘一侧妆台端)和牵引侧典端)各安装导向索和两个导线滑轮,并在电杆的合适位置安装一个大号滑轮域者紧线滑轮)。再在吊线上每隔20-30m安装一个导引滑轮按装人员坐滑车操作较好).每安装一个滑轮将牵引绳顺势穿入滑轮,采取人工或者牵引机在端头处牵引柱意张力控制)。光缆牵引完毕.再由一端开始用光缆挂钩将光缆吊挂在吊线上,取下导引滑轮。电杆两侧的第一个挂钩距吊线在杆上的固定点约为25cm.要求挂钩程式一致.搭扣方向一致。为了增强吊线的抗拉性能,转角杆可采用背向固定的形式。在于电力线路同杆架设或者与其空间交叉时,两种线路间的垂直距离要符合规范要求,最小不得低于2m,同时注意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飞线。光缆的敷设必须确保光缆距离地面在6m以上,跨越公路、铁路等交通枢纽时,则距离地面不得小于7.5m。

4、设置接地保护。通信传输线路与电力传输线路一样,都必须设置接地保护,以免在雷雨天气发生意外事故。在架空线路中,可以利用拉线进行接地保护,即将其中一根拉线的一端压入水泥杆拉线抱箍内并用螺母紧固在拉线抱箍的栓钉上,另一端高出杆顶10cm,并用3mm镀锌钢线将其固定在线路架杆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防雷接地线的设置要求:特别要求终端杆、引入杆及局前5根电杆必须装设直埋式避雷接地线;终结、角杆、跨越杆、分歧杆、坡顶杆及12m以上电杆均须装设拉线式防雷接地线.吊线也同时接地.避雷线高出杆顶10cm:穿越高压电力线两端的电杆、拉线和吊线必须接地:与电力线平行的架空线路每200m做一次接地:每条拉线处采取借助拉线入地且在此处一并设置拉线式防雷线,四方拉线处采用地线棒直接入地。对于所有架空线路至少保证每lkm接地一次。机房光缆接地:光缆进机房后光缆加强芯必须接至ODF架防雷地线排,且防雷地必须采用16mm电源线接至室外地线排。

二、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设计要求

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通信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必须保证通信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能够满足施工、运营和适用的要求。设计中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兼顾近期与远期通信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己有的网络设施和设备,不断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以保证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中所采用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未经试验和鉴定合格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设计工作必须执行科技进步的方针。广泛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应考虑到系统的容量、业务流量、投资额度、经济效益发展。以及具有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其他配套设施和结构合理,施工、安装、维护方便等相关因素,以满足对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

三、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设计与测量

通信传输线路设计时必须注意与电力线路之间的距离达到规范要求,否则两种线路可能在风、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碰撞。并且在建设专有通信传输网的杆路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并结合城乡规划进行设计。此外,在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中,要以技术上的可行性为基础,尽量降低材料的运输及维修成本,并配合交通电力、邮电等部门的规划需求,合理确定杆路的位置及走向,尽量避开污染严重、山体容易滑坡的危险地段。

1、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设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通信传输线路己基本完善,光缆的架设主要针对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通常在荒郊野外进行,交通不太发达,架设工程施工比较困难,在山区地段更是如此。杆路技术要求高,架设地段地形复杂己逐渐成为普遍特点,因此在测量设计之前,要充分实地考察地区的地形特点,对杆路走向进行全线路勘察,并且进行多组设计方案对比及反复论证,这样才能确保通信线路走向的清晰,达到平、直、近的要求。同时,杆路要尽量设计在公路附近,以便在施工中方便水泥杆、钢绞线、光缆等器材的运输以及日后的维修工作。

2、通信传输网杆路的测量。通信传输网杆路的走向要根据线路的负荷及当地的气象情况进行对比论证,在重负荷地区杆路要尽量保持50m一档,如果受地形、构建筑物等条件限制则可以做适当的更改。水泥杆以8m重型杆为主,但为了减少线路的倾斜角度,在地形的制高点则可采用6m重型杆,低凹处可采用10m重型杆。在测量通信传输网杆路时,工程人员一般采用50m拉距绳,当两杆之间的距离多出或不足50m时,可采用皮尺进行准确的增减,尽量确保杆距的精确性。在测量时要及时准确的记下杆号、杆高、角杆、拉线桩位置并标出主要地形地物和建筑物的名称。如果遇到构建筑物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分段测量的方法,但要保证数据的精确。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网络通信的普遍需求,通信传输线路的施工设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要做好通信线路的施工设计工作.设计工程师既要考虑设计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要考虑工程造价的高低,要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即要以最低的费用来实现设计产品的必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宝忠.通信线路施工方案具体实施要点[J].科技传播,2010(21)

[2]魏明.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研究[J].通讯世界,2013(09)

[3]王伟峰.通信传输线路的设计及施工[J].中国新通信,2012(15)

[4]曾惠斌.对通信传输线路设计与施工的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01)

论文作者:代广来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探讨通信工程线路施工设计论文_代广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