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论文_王海燕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论文_王海燕

王海燕

身份证号码:32080219860128xxxx

摘要:现今时代,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这完全符合我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目标,它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让城市的可再生资源得到充分的保护。接下来,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论述了规划建设实际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引言

生态园林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目标,它与21世纪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是宜人生态环境和美好城市景观建设的统称,符合人们对城市环境的理想化追求。不难发现,生态园林是城市建设的前缀,这就使其不仅要关注环境质量,更要通过制定阶段性的发展计划,建立优美、洁净、绿化水平高的城市,以植树造林、绿色资源的增加为手段,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功能。

1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意义

1.1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发展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除了具有防尘固沙、防风灭菌、减少噪音、保护环境、调节气候的作用,还能够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在城市健康发展过程中,单一的城市景观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所需,很难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耳目一新的感觉。但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能够为居民营造环境优美、观赏性较高的环境,表现出极大的艺术气息。在我国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中,建设区域一般都涉及城市绿地、水体、道路、廊道、山体以及斑块等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是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够极大减缓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极大促进了城市园林景观的多样化发展。

1.2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可以融合当地城市文化特色,展现城市文化个性,并形成城市独特的标志,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艺术特性体现出来。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艺术灵魂就是生命特征的体现,这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需要有创造性,不能一昧地模仿其它城市绿化。而是要借鉴其它城市发展、创造方式,探索本城市发展之路,通过展现当地城市文化特色,促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和当地城市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2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科研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较短,不够重视园林建设的研究工作,再加上国家投入园林建设的资金有限,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园林工作者对生态园林的概念理解也不深入,对生态园林建设的发展也缺乏长远目标,导致我国生态园林建设速度缓慢,甚至很多简单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问题都不能够及时解决。

2.2盲目效仿国外成功案例

不可否认,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水平与国外相比还较为落后,技术匮乏、管理能力、建设经验不足。一些城市为了尽快实现目标,盲目的效仿国外案例,甚至照搬照抄相关的对策和技术。殊不知,城市基本状况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影响生态园林建设的方法。没有结合城市特点的模仿只会起到反效果,影响城市生态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市绿色生态群落的稳定性。

2.3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共同前进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需要资本的投入,所以整个生态建设需要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共同进步相互支持的关系,只有两方面建设同频,才能使城市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城市环境保护意识较弱,违背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创造经济利益的标准,致使整个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3.1健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新体系

健全的体系制度对于生态园林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具体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现如今,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还没有得到普及与推广,仅仅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得到了发展,另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质量还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与缺乏健全的体系密不可分。因此,城市建设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相关体系。

1)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法律制度加以规划,健全相关体系,尤其是在绿色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上,必须对质量严格把关,明确城市规划的范围和内容。

2)逐渐加大城市绿化量,这也是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最常见的绿化方式之一。

3.2构建符合本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模式

(1)以城市自然状况为基础,开展生态园林建设。每个城市的自然状况都不相同,以城市自身的自然状况来进行生态园林建设,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还更有利于维护城市内的生态平衡;(2)以城市文化特色为依托,建设特色生态园林。中国历史文化丰富,如果能够以城市文化特色为依托,打造特色化的生态园林城市,可以彰显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底蕴,从而让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更具历史性和文化性。(3)以城市气候为条件,打造气候型生态园林城市。有些城市的气候特点鲜明,非常适合开展气候型生态园林城市。

3.3增加资金和科研投入

资金与完善的技术水平是保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有机建设的源泉所在,唯有坚持创新,对生态系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能解决园林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推动建设水平的提高。对此,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对技术科研工作加以重视,投入资金推动技术研发,确保生态园林建设落实到实处。

3.4进行本土化的改革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技术后要进行本土改造,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方法,然后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我国国情与生态情况的政策与技术,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园林,只有符合城市自身的风土人情才能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我国杭州、广州等城市找准城市定位,结合城市优势,以“花园式”理念为建设基础,良好的推动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西安作为我国古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西安在生态园林建设时,以文化为建设基石,建设充满文化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市。

3.5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是对城市的潜在投资,是一座城市的经济资本,生态园林正式建设时投入的经济成本经过养护后,会形成财富累积,根据研究表明,我国宝钢总厂对绿色建造长期投入较大成本后绿化经济已经得到了2至3倍的增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使生态环境优化,进而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最终成为一座城市发展的经济筹码。因此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是一座城是不可缺少的两大助力,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要从全局考量,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做好城市建设的统筹工作,要做到经济与绿色双重发展的目标,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高效推广普及。可以从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着手,加强城市的绿化面积,绿色植被的引入要与原有城市建筑相协调,整体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可以进行顶楼绿化与墙体绿化工作,开展绿色植被垂直生长的工作。

结语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既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生态园林规划建设,能够大大提高城市文化品味,促进建立特色城市,实现城市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关于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6(3).

[2]李琳,李应杰.论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J].绿色科技,2015(6).

[3]于淼.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J].价值工程,2014(36).

[4]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5]连萍.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园林建设探索[J].福建热作科技,2019,44(01):59-63.

[6]陈笑静.生态城市理念下的园林绿化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52+254.

论文作者:王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4

标签:;  ;  ;  ;  ;  ;  ;  ;  

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思考论文_王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