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安消防医院 210036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对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下肢烧伤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冲击波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VSS、VAS评分以及膝关节等速测试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烧伤;增生性瘢痕;冲击波;综合康复治疗;疗效
在烧伤后患者很容易出现挛缩畸形和增生性瘢痕,这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在临床中多是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增生性瘢痕。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在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的过程中还会借助冲击波疗法,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创面[1]。本文主要是针对我院收治的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采取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下肢烧伤患者,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已知且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为16-72岁,平均年龄为(33.48±3.07)岁;烧伤程度为37例深Ⅱ度,49例深Ⅲ度;烧伤面积为10%-57%不等。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1)加压疗法。根据患者肢体、形体大小用高弹纤维材料量身定做,在两侧边缘位置缝上拉链,并在患者增生性瘢痕上扣紧,患者在佩戴之前需要对患肢或全身皮肤进行有效清洁,一般患者需要全天佩戴[2]。(2)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包括肌力训练、牵引训练、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多种方式,每次运动都需要持续40min[3]。(3)作业治疗。包括站起、下蹲等针对性下肢进行的治疗性作业活动,每次运动需要持续20min。(4)音频电疗法。将两个8cm×10cm的电极粘在患者增生性瘢痕位置,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力为主,频率为2000Hz,20min/次[4]。上述所有康复运动的频率为一天一次,一周六次。研究组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冲击波治疗,综合康复治疗与上述相同,冲击波治疗为采用MP100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其中对患者进行冲击波治疗的治疗师需要有两年以上冲击波疗法经验。首先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体位,将冲击波治疗功率和频率分别调至3.0bar、15Hz,冲击2000次,一周一次[5]。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2周后,采用VSS评估患者瘢痕,分数与瘢痕程度呈正比,分数越高患者瘢痕越严重;采用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分数与患者疼痛呈正比,分数越好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对患者下肢进行膝关节等速测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装置测试患者双侧膝关节屈曲肌群和伸展肌群情况,进行三次测试,最终的结果取三次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瘢痕、疼痛情况以及膝关节功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更加显著,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VSS、VAS以及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n,(x±s)】
3 讨论
冲击波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声波,原理是利用低、中能量冲击波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来治疗疾病,包括烧伤、肌肉以及骨组织系统疾病等。当冲击波在进入患者烧伤的皮肤之后,会根据所接触到的韧带、肌腱、脂肪等骨骼组织、软组织的不同产生相应的机械应力效应,其主要表现为对相应的细胞产生一定的压应力和拉应力,这也是冲击波疗法的一大特点[6]。利用压应力,就能够促进瘢痕细胞出现弹性变形,进而有效改善增生性瘢痕。其中在综合康复治疗中借助压力衣对患者增生性瘢痕进行加压,能够导致瘢痕局部内皮细胞破碎,毛细血管数量减少,在造成瘢痕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时分解胶原,使其能够更接近皮肤的正常弹性。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这样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VSS、VAS以及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的改善情况都要显著由于参照组,这表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综上所述,采用冲击波联合综合康复治疗下肢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金初.压力治疗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6,6(01):32-34.
[2]沈轶彬.压力治疗对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71-172.
[3]纪雪亮,王意,易先锋,蓝蔚,陈胜,李冠南.综合康复治疗对烧伤瘢痕防治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403-404.
[4]李桂茹,陈永翀.美宝疤痕软膏联合超声波导人治疗小儿烧伤瘢痕[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3,25(01):63-66+69.
[5]侯晓华,沙德潜,李德水,刘洪琪.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04):68-70.
[6]朱太君.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治疗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32):113.
论文作者:王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瘢痕论文; 患者论文; 烧伤论文; 冲击波论文; 下肢论文; 膝关节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