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课堂观察的反思与改进--从高中英语区公开课看_互动教学论文

在实践中反思和完善课堂观察——从一节高中英语区级公开课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在实践中论文,公开课论文,区级论文,高中英语论文,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课堂观察及其意义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沈毅、崔允漷,2008)。课堂观察的意义首先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关注学生在课堂内是怎样学习的以及学习的有效性等。课堂观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课堂观察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以及课堂观察所提供的研讨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那么,课堂观察对教师有哪些特殊的专业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观察中应注意些什么?本文将从一节高中英语区级公开课说起。

二、公开课示例与讨论

1.背景

教学内容:NSEFC Module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

课型:阅读课

观察教师:台州市第一中学英语组教师

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在台州市第一中学负责实施浙江省教育科学2009年度重点课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的背景下,学校英语组承担的子课题“英语组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的一次活动。

2.课前会议

(1)活动过程

Genesee & Upshur(1996)认为,教师进行有效课堂观察的关键是明白为什么去观察、观察什么内容以及如何观察。观察者在课堂观察前要选好观察点,准备相应的观察工具或量表。这些都可以在课前会议之前做好初步的计划,也可以在课前会议上通过讨论再做决定。本次活动中,各位观察教师在课前会议之前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以下几个观察点:学生的语言错误和教师的处理;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课堂参与的有效性;如何以问题驱动教学;教师目光的分配技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的课堂用语;师生对话的有效性;生态课堂;课堂互动等。

课前会议上首先由任课教师说课。任课教师主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等,使观察者对本节课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为实施有效的课堂观察提供帮助;介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观察者对教学环节和流程有大致了解;从课堂气氛、学习习惯和思维特征等方面简要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并且提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以及困惑,以便观察者在观察时更具针对性。

之后,观察者从自己的观察点出发,针对任课教师的说课进行提问。例如,有些教师针对自己的观察点“如何以问题驱动教学”提出“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是否预测到学生在学习中会生成哪些问题”;有些教师就自己的观察点“课堂讨论的有效性”提出“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是否进行小组组员的合理搭配及小组内的分工”。任课教师就观察者的问题作进一步阐述。此外,观察者之间也进行了简单交流。比如,有些教师对观察点“生态课堂”不是很理解,教师之间就此话题进行了简单交流。

(2)反思

课前会议为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以及观察者与观察者之间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被观察者的说课使观察者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环节、教学目标等有了初步了解,为实施有效的课堂观察奠定了基础;观察者的提问与被观察者的阐述使观察者对课堂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于确定观察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观察。

由于本次课堂观察是椒江区范围内的第一次,加之时间仓促,经验不足,课前会议存在以下问题:①课前会议仅在上课前20分钟进行,观察者的提问时间紧张,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建议课前会议在上课的前一天召开,为课堂观察做好充分准备。②本次课堂观察在召开课前会议之前各位教师就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观察点,而且每位教师的观察点都不相同。这样分配观察任务的优点在于观察者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观察点的不同使课堂观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观察者在选择自己的观察点时并不了解被观察者的教学设计思路、流程等,这样必然会影响观察工具和量表的制作等。多角度的观察点虽然使课堂观察百花齐放,但从课后会议来看,观察者对同一问题的观察和评价不是很周到、深入。因此,建议在课前会议上或之后确定观察点,既可以安排一人一个观察点,也可以多人一个观察点,真正发挥观察合作体的团队力量。③课前会议上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进行交流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们希望观察到的是常态课,而不是表演或作秀。试想,在课前会议上当被观察者了解了观察者的观察点之后,还能上一节常态课吗?授课教师原本设计好的课还能按原计划进行吗?我们要求被观察者有一种常态的心理,但这绝非易事。因此,建议被观察者把自己的说课稿扪印出来,让观察者在课前会议上进行学习和交流,自己不必参加课前会议,以保证课堂的原生态。

3.课中观察

(1)活动过程

在复杂的课堂情境中进行课堂观察,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地观察记录(沈毅、崔允漷,2008),因此在课堂观察前准备好适当的观察工具或量表是实施有效课堂观察的重要条件。已有的成熟的观察记录工具,在逻辑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上都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观察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点、观察量表的特点以及观察条件等直接选择使用,但在必要的条件下应当做适当的修改(如表1)。已有的观察工具由于针对性不够、使用者理解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困惑等局限性,观察者有时需要自主开发观察记录工具。自主开发的观察记录工具虽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使用时得心应手,解释起来也能自圆其说(如表2)。需要指出的是,观察者自主开发的观察工具必须经过试用和修正,完善之后才可正式使用。下面是课堂观察评价表:

表1 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观察记录表

(改编自沈毅、崔允漷,2008)

说明:①学生参与度可用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与参与态度来评定。②学生参与的态度可分为:A.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加活动;B.兴趣一般,认真倾听,被动参加活动;C.不感兴趣,不认真听,被动或不参加活动(发呆、走神、做小动作、与同桌讲话等)。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从参与人数还是从参与态度上来看,学生对于课堂活动有广泛的参与度。在观察的四个主题活动中,基本上是全体学生参与,绝大多数学生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加活动。尤其是第一个活动中,学生对奥运五环进行了大胆的联想和发散性思维;在第四个活动中,学生不仅讨论了奥运会给中国带来的益处,还探讨了奥运会给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场馆闲置、环保问题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浓厚兴趣。显然,从表1可以看出,本节课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是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很有借鉴价值。

表2 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表2是观察者自主开发的有关课堂提问的观察工具。观察者从课堂步骤、提出的问题、问题类型、学生回答内容、学生回答方式、教师反馈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教师课堂提问的类型根据问题的难度可以分为记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高慎英、刘良华,2004)。记忆型问题难度最低,对学生要求不高,只要能够准确回忆起以前学过的知识,并正确作答即可,如:How many things do you know about the Olympic Games?理解性问题需要学生对所记忆的知识进行一定地理解和加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能表现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解释、概括说明的能力,如:Why do so many countries want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应用型问题要求学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它超越了记忆和对知识的转述阶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时要求学生进行判断并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作出决定,如: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to the 2012 London Olympic Games?教师的提问从易到难,从简单的记忆型问题到较难的理解型问题,最后到难度更大的应用型问题,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然而,本节课无论从问题的类型,学生回答的内容,还是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说,大部分是在浅层次上进行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简单的记忆型问题,针对文章内容提出的深层的问题较少;学生的回答大部分停留在词的层面,而且以集体回答为主。

(2)反思

在以前的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听课教师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毫无准备地走进课堂,许多听课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了记录员的角色,有些教师甚至在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本次课堂观察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在课堂观察中,每位教师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课、观察,并有重点地进行记录,在观察过程中做到了“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林存华,2008)。课堂观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专业发展的机会,设计和制作课堂观察记录工具和量表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观察记录为授课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反思的第一手资料;观察者在观察别人的课时也在反思自己的课,因此课堂观察也促进了观察者的发展。课堂观察的过程是教师记录教学行为、讨论教学行为、反思教学从而改善教学的过程,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本次课堂观察活动中也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观察工具的使用及其科学性问题。部分观察者没有准备观察工具,只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或感性进行观察;有些观察者虽然准备了观察工具,但在使用之前没有经过试用和修正,可靠性不够。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有能力制作出科学、合理的观察工具或观察量表,保证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4.课后会议

(1)活动过程

教师在课堂观察结束时要有所反思和总结,如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如何结合实际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应是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刘桂蓉,2009)。课后会议首先由被观察者说一说课后反思。授课教师主要谈一谈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度、教学难点的处理、教学中的得与失等;之后,观察者报告与交流观察结果。这不仅是课后会议的主要内容,也是课堂观察的主要部分。每位观察者从自己的观察点出发做有理有据的报告,既指出教学中的亮点,又指出存在的问题。以下是一位教师的观察报告:

我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互动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行为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

通过观察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教学互动主要是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展开,体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有:“教师——学生个体”,或“教师——学生群体”;生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有pair work或group work。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共有11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只用了大约3分钟时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主要是教师问、学生集体回答。本节课的生生互动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为时1分钟的pair work,另一次是最后为时约4分钟的group work。

教师有哪些行为针对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呢?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当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时,教师马上让学生进行了为时1分钟的pair work,成功地将问题化难为易;第二处是根据文章填空:Somes ports events are ______,such as running,jumping,shooting and throwing.这里的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授课教师用简单的疑问句进行了追问:Were they only in the ancient Olympics? Can you see these events in the modern Olympics?学生便能很容易地填出正确答案。

总之,本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教师——学生群体”为主,“教师——学生个体”为辅;前者占用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后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仅有一次pair work和课结束时的group work;互动形式比较单一,多向或复式的互动偏少。

该观察报告中有举例分析,有数据统计,也有个人的看法和总结,真正达到了课堂观察的目的。

(2)反思

课后会议上各位观察者的报告与讨论营造了热烈、务实的教研气氛。观察者在指出课的优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出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大家反思之处,这对于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本次活动观察者人数多,报告详细,讨论激烈,活动历时四个多小时,导致课后会议草草结束。建议以后稍微限制观察者人数,或提倡多人选择同一个观察点,在报告时尽量简洁;虽然各位观察者提出了很多课堂中的亮点或不足,但最后没有就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共识,也没有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具体建议;课后会议大部分是观察者的报告,缺乏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课后会议结束时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活动的时间有限,建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在会后观看课堂实录再进行总结和反思,让课堂观察真正发挥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三、本次课堂观察的效果及几点建议

1.活动效果

本次课堂观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1)本次活动前,有11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了11个观察点,这些观察点(如课堂讨论、课堂参与、生态课堂、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等)都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热点话题。教师们针对自己的观察点选择或制作了相应的观察工具。课前会议的召开、观察点的确定、观察工具的选择和制作等使课堂观察更具针对性,避免了传统听课的弊端,提高了观察者的专业素养。

(2)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每位观察者都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学校对课堂进行了全程摄像,这些观察记录及摄像为后续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提供了宝贵资源。

(3)课后会议是一种热烈、务实而具体的研讨。各位观察者的发言有理有据,而不是凭借主观经验空谈。课堂上的亮点在这里得到分享,课堂上的不足在这里得到讨论。

(4)各位观察者的发言对于授课教师来说,犹如一次“会诊”。就本节课来说,观察内容涉及课堂讨论、课堂参与、课堂提问、教师课堂用语,甚至教师的目光分配等。授课教师可以从各个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5)通过本次活动,务实、有效的教研方式和教研氛围初步形成。以往那种“听课带支笔和纸,课后什么也不知,评课大都说好话”现象在本次活动中已经绝迹,这将对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建议

本次课堂观察由于准备时间仓促、经验不足等原因,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课堂观察:

(1)课后会议上观察者不仅要汇报,更要讨论与反思,并在结束时就本节课形成几点结论,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具体建议。此外,观察后的反思还应延续到课堂观察后的教学实践中,使课堂观察真正发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课堂观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而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做好。不管是观察量表的开发与使用,还是课堂记录的技巧、课后分析报告的撰写,都需要进行前期的培训(郑东辉,2008)。因此,教师在课堂观察前一定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观察的目标选择观察点,制定相应的观察工具等。

(3)课堂观察需要被观察者抱着上家常课的心态来上课,要求被观察者具有愿意接受他人观察并不受现场观察影响的特质(郑东辉,2008)。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时,许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好看而反复磨课,有些教师不仅在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中磨课,甚至在不同年级或者不同学校进行磨课。如果课堂观察者观察到的是一节经过反复“打磨”的课,观察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4)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话,课堂观察则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艺术中的一部分问题,它善于对课堂行为的局部的分析与诊断,而不善于对课堂事件的整体的、综合的、宏观的把握(沈毅,崔允漷,2008)。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在研究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还要积极探索其他的研究方法。

标签:;  ;  ;  ;  

实践中课堂观察的反思与改进--从高中英语区公开课看_互动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