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支持开放模式转换——再论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优势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曾在1997年发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一文。在该文中我指出,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单纯的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对外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需要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时隔13年,再来研究此问题,发现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只是国际贸易,而且在包括利用外资在内的整个开放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正在衰减。主要原因是已有的以利用我国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效应明显衰减。
一、比较优势的现代困境
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发达国家有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发展中国家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大家都能得到贸易利益。按此理论,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相对于发达国家资本、技术和产业都处于劣势,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和环境)有比较优势。因此我国的对外开放按这种比较优势来推进。一方面实施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的战略,以比较优势安排出口结构并调整产业结构,致力于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和高能源消耗高排放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较为宽松的环境约束为条件引进外资,利用国际资源。其基本路径是以来料加工为代表的“三来一补”和外商直接投资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我国的环节在产业链上基本上属于劳动和资源密集环节,以及需要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
应该说,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战略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是成功的。引进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同我国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结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带来了国外先进产业,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缩短了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的国际差距,以至于我国一些开放型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有“世界工厂”之称,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截至2010年7月,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8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05万亿美元。目前中国22%的税收、28%的工业增加值、55%的进出口、50%的技术引进、约4500万人的就业,都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①
但是,我国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今天,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正在衰减。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1.从利用国际资源来说,已有的开放型经济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引进的国际资源来利用我国低工资的劳动力和廉价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和环境),即使是生产和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环节也主要是劳动和资源密集的环节,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在我国,因此虽然我国的出口产品数量大,但附加值不高。有许多出口品看起来是高科技产品(如电脑),但在我国基本上是使用劳动力的加工组装环节。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更有保障的劳工权益,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血汗工资制度”难以为继。从劳动力供给来说,农民工逐步换代,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不再是“无限供给”了。在这种条件下,开放型经济难以继续建立在低劳动成本和充裕劳动力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环节不能停留在劳动密集和自然资源密集的低附加值环节,更不能长期利用国内环境资源生产出口品。这意味着开放型经济的基础需要提升,方向是改变开放型经济的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基础。
2.从利用国际市场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不仅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更为突出的是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其方向除了发展新兴产业外,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受到了重视。这实际上反映了发达国家的产业和贸易结构基础的改变。早在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之初就有“里昂惕夫之谜”,即具有资本和技术比较优势的美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的农产品之谜。现在这个谜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在向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和其他发达国家蔓延。对这个谜的现代解释就是各个国家都存在严峻的就业和与之相关的消费问题。严重的就业压力,既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也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成为各个国家题中应有之义。为解决就业问题,即使是在技术和资金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也不再只是在资本和技术方面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就业岗位。面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其的冲击,这些国家将会采取各种保护主义手段进行抵制,不断地以反倾销为名设置进口壁垒。即使政府不保护,民间也会以“烧中国鞋”之类的方式进行抵制,而且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也会迅速增长。由于发达国家拥有资本和技术优势,依靠资本和技术的优势可以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竞争力,在竞争中挤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由此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市场环境和贸易条件更为恶化。这就使我国长期实施的以劳动作为比较优势的出口战略难以为继。
3.就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据有关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制造业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在短期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可能。在全球制造业产出中的份额,美国为19.9%,中国为18.6%。现在在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商品市场上可以说是充斥中国制造商品。但是即使如此,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最为明显的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制造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档次,美国是在飞机制造、特种工业材料、医疗设备、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占据更大份额,我国是在纺织、服装、化工、家用电器等较低的制造业科技领域享有领先地位。其次是在中国制造业的产品中,中国创造部分少。相当多部分中国制造的产品不是中国创造,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国外创造的,品牌也是用外国的,因此中国制造业出口品的全球份额与出口品中中国附加价值的份额是很不相称的。
以上三个方面说明已有的建立在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基础上的开放型经济模式的发展效应明显衰减,这种模式的开放型经济难以为继,需要转型升级,其基本方向是改变以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为比较优势的外向结构,改变单纯追求出口数量而不注重出口效益的出口导向战略,提升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产业链环节的科技含量。
二、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的内涵
比较优势的基本前提是一国禀赋的较为充裕的资源,而且其相对生产率较高。如发展中国家相比资本和技术要素,其劳动和土地之类的要素供给相对充裕,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劳动和土地之类的资源具有比较优势。这类国家就以此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如出口劳动密集和自然资源密集的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具体地说,中国企业只是将资本投入服装、玩具、鞋帽、农产品、装配等行业,出口这些产品去换回国外的高科技产品,由此产生用“上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贸易格局。
实际上,按比较优势进行的国际分工是不断演进的。起初是按要素密集度进行分工,有的国家主要提供劳动密集型产品,有的国家主要提供技术密集型产品。后来出现三次产业的国际分工。有的国家还是农业国,有的国家进入工业国,有的国家则转向以服务业为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又出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国际分工,某种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在多个国家完成,附加值高的研发环节在某些国家,而附加值低的制造环节则在另一些国家。所有这些产业分工是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的不同表现。虽然在这种比较优势的演进中发展中国家可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贸易利益,但换取最多贸易利益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无竞争优势可言。
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也是不断发展的,我国依靠工业化,由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出口品进入了工业制成品为主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企业积极参与高科技产品的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引进和利用外资也以这种比较优势为基础。外商到我国举办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上也是利用我国的劳动和土地的比较优势。除了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即使是其带进来的高科技产业,也是将其产业链中的利用劳动力、土地和环境资源的环节放在我国,而其核心高科技环节还在国外。由于中国为之提供的是低成本的劳动力,低价格(甚至免费)的土地,以及不受约束的环境资源,外商得到了丰厚的劳动红利、土地红利和环境红利。而我国处于产业链的低科技含量环节,因此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这样,在现象上看,借助开放,中国的出口品(特别是包含了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出口品)实现了高科技产品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替代,出口的数量也巨大,但在实际上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质,中国所能得到的只是其中的在中国制造环节中所付出的劳动、土地和环境的代价的一点价值。
应该说,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发展战略,效果也是明显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后,由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决定,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和理论指导需要转型,就是由比较优势理论指导转向竞争优势理论指导。
劳动和自然资源之所以有比较优势,不只是其供给充裕,也不只是其成本低,还是因为其相对生产率较高。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些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优势趋向衰减,在我国现阶段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其优势基本上已失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伴随持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劳动、土地等资源不可能再无限供给,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大大减慢,以至于沿海一些地区发生了“民工荒”,另一方面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发展项目的生态和环境约束也更为严格。这意味着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正在失去。许多以利用我国劳动力、土地和环境为主要取向的外资企业开始向其他国家转移就是证明。
2.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其低价格基础上的。这些要素的低价格与其供给相对充裕相关,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降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的中国制造环节附加价值都处于低位原因就在这里。进口国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中获得了一大笔劳动和自然资源的红利。之所以如此,原因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资本和技术无优势可言,只能是靠劳动和自然资源之类的比较优势,借助开放换取资本和技术要素发展我国经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了,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也明显上涨,虽然相比发达国家这些要素的价格可能还不是高的,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生产力优势明显不在。就是说,相对劳动力价格,劳动生产率不居优势,相对土地价格,土地生产力也不居优势。这意味着过去长期存在的劳动和资源红利正在失去。近来,以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为目标的外商投资企业,有的转移投资区域,有的调整投资方向和调整规模。这种转型正是劳动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正在失去的现实写照。
3.从比较优势的本意来说,比较优势也是相对的。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的各类生产要素相比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绝对优势。除了一部分原料生产国(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这就是说,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和自然资源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不是指其比发达国家的劳动和自然资源居优势,而是指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中,相比资本和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劳动和自然资源供给的差距要小。就是说,发展中国家所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和资源的优势并不一定比发达国家的相同资源更有优势。这意味着如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同类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市场,发展中国家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显然,依靠劳动和自然资源这类比较优势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扩大出口,甚至增加本国的福利,但不会缩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依靠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开放战略不能长期化,在国家发展水平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后,就要考虑开放战略的转型。
4.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了由世界经济大国转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历史进程。这时中国的对外开放就不能再只是靠劳动和自然资源之类的比较优势来谋求贸易利益,而是要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缩小差距就要改变长期采取的跟随发达国家之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的战略,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所发展起来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可能性在于,我国在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衰减的同时,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供给及其作用也大大增强。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依赖劳动和自然资源这种比较优势的开放战略快走到了尽头,需要根据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作相应的转型。我国的开放战略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资本和技术的作用。这样,开放战略的转型目标就是,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何为竞争优势?它与比较优势有什么区别?对竞争优势理论提出较早并论述最充分的是波特。根据波特的分析,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突出在三个方面:首先,比较优势理论,无论是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还是后来俄林等人的资源禀赋理论,基本上是指导企业如何参与国家分工和贸易的。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新的竞争优势理论必须从比较优势的观念提升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层面,以国家作为经济单元。竞争优势更多的指向国家层面的开放战略。其次,传统的贸易理论把成本和产品差异看成贸易条件,竞争优势理论则是强调依靠品质、特色和新产品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所以“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必须把技术进步和创新列为思考的重点。”②第三,人们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开始就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结构安排来说,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依据的是一国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依据:“一国产业是否拥有可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竞争优势”,③并以此为目标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显然,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是在开放型经济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当今我国参与全球化经济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最根本的是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不可否认,我国在许多领域还没有条件和能力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但决不能以此来拖延开放战略转型的努力。依靠学习和研发谋求竞争优势本身就属于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内容。而且,这种谋求竞争优势的开放战略是从国家层面提出来的,是要求国家的产业和贸易政策明确支持的方向,不排斥企业仍然依靠其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
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需要摈弃过去主要在沿海地区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是根据出口的需要安排产业和贸易结构,安排国际竞争策略,出口导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在国内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条件下实施的。而要实施出口导向的战略只能是依靠比较优势。以此为基础的出口导向存在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靠的是廉价劳动成本和相对宽松的环境约束。现在这种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基础正在瓦解。特别是当国家经济发展能力提高时单纯的出口导向和低水平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就会明显减弱。这就是斯蒂格利茨在上世纪90年代末指出的:“随着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那种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的重要性将降低。同时,中国面临着继续改善资源配置和生产力挑战。”应对这个挑战的对策,就是“使国内经济成为增长和平等的发动机。”④显然,摈弃出口导向战略,谋求竞争优势,基本途径是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发展与其他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新兴产业,需要的是科技和产业占领世界制高点。在这个基础上实施开放战略就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形成能与世界级竞争对手较劲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
三、以创新创造国际竞争优势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的引擎由外转向内,不是回到封闭经济,恰恰是还要发挥开放型经济的引擎作用。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相关,摈弃出口导向,着力推进产业创新,体现增长的内生性和创新驱动性。表面上看这是由外向拉动转向内生发展。增长的引擎由外转向内,实际上并没有限制开放,这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开放。要依靠科技和产业创新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后就开始了向制造业强国提升的历史进程。制造业强国的标志性指标是:高科技产品和创新产品的全球份额;国际品牌的“中国创造”产品和技术的数量;拥有核心高技术的国际性中国企业的数量,等等。按此要求,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经济中谋求产业竞争优势,突出需要解决以下两个出口替代。
第一个替代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出口品对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出口品的替代,由出口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替代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也就是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特别是要减少能源和环境出口(高能源消耗高污染出口品),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尤为重要。这样,出口的产品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品不仅进入国外的超级市场,还进入国外的高端市场。实行这种出口替代战略,虽然出口的数量会减少,但因为出口品具有竞争优势,可能有较高的附加值,因而出口效益可以大大提高。
第二个替代是由服务出口替代产品出口。产业竞争优势不只是制造业优势,还需要培育服务业的优势。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的趋势是服务贸易的增长快于产品贸易的增长。包括服务外包、技术贸易、金融、电信和信息、保险、软件、物流、出版、传媒、咨询、国际旅游和会展、文化服务、教育交流等在内的国际服务可以说是知识性国际服务业,相对于制成品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这些知识性服务出口不仅有较高的附加价值,而且不存在对国内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因而有广泛的发展空间。⑤
以上两个方面的替代可以说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对外开放目标。实现了这些替代,开放型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会继续起着引擎作用。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其基本条件是开放与创新结合,依托创新发展开放型经济。
创造竞争优势的创新依托的是人才、科技、管理之类的创新要素,目标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无国界。当今的国际经济是要素流动为主导的经济。尤其是创新要素,不可能都从国内取得,需要通过对外开放从国外获得。原因是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和产业创新可能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但是由于历史和发展水平的原因,先进的创新资源主要还集聚在发达国家。因此新阶段开放型经济的重点是引进创新要素,涉及进口和引进战略的调整。
(1)调整进口战略。目前我国进口的主要是外国高技术产品,尤其是消费品。现在许多进口品我们自己能制造,包括“贴上”外国品牌的。服从于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和产业创新的需要,需要进行进口品的替代,这就是以进口先进制造设备替代进口一般的产品。不仅如此,由于当今国际经济进入了要素的国际流动取代产品的国际流动阶段。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可以依靠要素的国际流动在本国生产。这样,进口战略将逐步转向进口要素(尤其是创新要素)替代进口产品的阶段。目标是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来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
(2)调整引进战略。过去发展的重点在增长,基本上是资本推动的,其他如技术和管理等发展要素基本上是跟着资本走的。因此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基本上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利用其他国际资源(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现在发展的重点转向创新,各种创新要素是跟着人才走的。因此发展创新型经济需要通过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来利用其他国际创新要素。
(3)调整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战略,在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实现研发环节对制造环节的替代。由外商投资企业带来的产业对我国当时来说可能是先进的,但基本上是其国内的成熟技术和成熟产业。虽然其出口品一般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在我国这些外商投资企业所利用的主要是劳动、土地和环境等要素。现在我国发展的创新型经济,不仅仅指本土企业创新,也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的不断创新。对进入的外资及其带来的技术就要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其高新技术研发环节的进入,提高中国本土制造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进入的产业是国际先进的新兴产业。鼓励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研发、创新技术。鼓励外资在中国本土创新研发新技术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导向。首先是外资进入中国所要利用的不完全是廉价的劳动力和不受约束的环境资源,而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和创新环境。国际直接投资也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也就是更多的高新技术外资替代一般技术的外资,跨国公司替代中小企业外资进入我国,将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产业基地放在中国。其次是中国成为快速增长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相应的中国市场将更为开放,实际上成为国际市场,中国的进口贸易有超过出口贸易的趋势。甚至中国的政府采购外资企业与中资企业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例如2009年在12439项机电产品政府采购招标项目中,有55%的中标者是外资企业。第三是国际直接投资进入的行业由着重于制造业扩展到现代服务业。原因是创新型经济所需要的国际资源的支持不仅是制造业技术,还需要与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的支持,其中涉及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其中服务外包又是利用我国高智力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服务外包的企业和员工在参与外包服务中边干边学,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4)调整各类开发区的功能。我国各地建设的各类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是开放型经济的产物,也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平台和载体。当时建设的开发区的基本目标是引进国外产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践证明,我国以各类开发区作为开放型经济的载体是成功的,外资在开发区集聚产生了明显的发展效应:开发区成为各个地区对外开放度最高的区域,开发区也形成了当地新兴产业的集群。以创新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对各类开发区提出了转型升级的要求。现有的开发区基本上是按照世界工厂的模式建设的。开发区为之提供的条件基本上是廉价的土地和较为宽松的环境资源容量的约束。现在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先行开放的地区,所有这些条件越来越不具备。特别是使用廉价的土地资源接近极限。实际上,靠廉价土地和环境资源吸引的外资往往是科技含量低的外资,或者说高科技不在我国的外资。这些新问题对现有的开发区模式提出了挑战。从我国各地发展各类开发区的实践看,开发区是产业集聚区,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区,是各地发展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不仅可用于开放型经济同样也可用于发展创新型经济。特别是开发区本来就有开放的功能,将其向创新功能转型,其作用会更大。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是由原来引进国外资源和国外产业的主要载体转变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引领区。这种开发区功能的转变提出了对开发区评价标准的改变。过去开发区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引进多少外资,产出多少GDP。因此苏南地区开发区转型的重要方面是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工厂的研发和孵化基地转型,使工业园成为高科技的孵化园。与此相应,对开发区的评价就要更多关注引进多少大学的研发机构,孵化出多少新技术、新产品。按照发展创新型经济引领区的要求,各类开发区要由重点引进外资转向引进创新资源,即要主动接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辐射,又要积极地引进世界著名科技企业及其研发中心和风险投资进入,从而使开发区工业园成为大学科技园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区。概括起来,在创新型经济中开发区体现开放和创新的结合,形成高科技制造业聚集、国际知名品牌的制造业企业聚集、高科技研发中心聚集和现代服务业聚集的集聚经济区。
注释:
①《引进外资,中国坚定不移》,《人民日报》,2010年9月9日。
②③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0、37页。
④斯蒂格利茨:《中国第三代改革的构想》,引自胡鞍钢主编《中国走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页。
⑤2005-2009年,我国服务出口年均增长14.9%,是同期全球服务出口平均增速(7%)的两倍。2009年居世界第五位。但是,我国服务贸易总体仍落后于货物贸易,服务出口额占对外贸易总出口的比重维持在9%左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2010年10月18日14:58,中国商务部网站)。
标签:比较优势论文; 出口导向型经济论文; 开放型经济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中国创造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科技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