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管理是电力能源管理过程中的核心构成部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可是,现代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遭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易于产生各种故障,降低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所以,增强配电线路运检管理是很重要。
关键词: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检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经常发生一些故障,这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了有效的降低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率,供电企业需要加大对配电线路故障的研究力度,实现对配电线路的有效控制,保障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及持续的电能供应。
1配电线路常见故障
1.1变压器故障
在配电线路实际运营过程中,变压器作为较为重要的电气设备,其具有控制电压及安全隔离作用,当变压器出现故障时会对配电线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变压器在持续运行或是超负荷运行状态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烧毁线路和设备,这必然会对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威胁。
1.2短路故障
在配电线路中出现短路故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大雨与大风天气等均会导致线路出现碰线故障,线路短线就会引起短路等问题。或者雷电造成的干扰电流会将电路里面的绝缘体烧坏,继而导致配电线路四周的环境产生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同时很多导体粉末与导线间距过近等因素也会引起电路短路故障。再者,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倘若出现很多腐蚀性气体与液体均会造成电路里面金属导电的功能丧失,继而产生电线短路问题。除此以外,还有人为因素导致的短路故障等。
1.3触地故障
当配电线路发生断裂与潮湿地面或是金属物质相连时,会造成单相接地。导致触地故障发生的因素多是由于建筑施工或是树木生长过程中造成电线断裂。当电线断裂后一旦维修不及时,必然会烧毁供电设备,引发大规模停电。另外,配电线路发生触地故障后还会引发谐振电压,击穿绝缘子,导致短路。
2配电线路运检管理方法
2.1构建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
建立配电线路运检管理系统,借助信息技术主动监督运检管理工作达到一体化管理,围绕运检管理工作目标健全当前职能,以最大限度降低过去滞后管理模式中产生各种问题的概率,提高运检管理工作效益。管理系统需要明确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和检修计划,根据现实管理状况和运检需求进行实时调整,综合多方数据安全核定线路运行状态,从而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管理对策。例如,对线路里面常见的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等数据,需要实时整理与归纳,借助管理系统制定出对应的策略,用以实时消除线路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
2.2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制度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的工作,为了能够做好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由于配电线路所处环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具有多样性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制度来约束配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配电线路维护责任制,合理划分线路,并由不同人员进行分段管理,将具体的运维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同时电力企业还要重视运维管理工作中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运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寻找规律,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运维管理水平,保证配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防范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进行杆塔架设时,需要严格对地基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利用混凝土打好地基基础。同时还要提高电线杆的质量,增强其抗风能力。对于防雷工作,需要作为重点工作内容,积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来提高配电线路的防雷能力。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安装架空地线。通过安装架空地线可以提高导线的防雷能力,同时还能够实现对雷电分流。即通过控制流入杆塔的雷电流,从而实现杆塔顶电位的下降。当工作人员屏蔽配电线路接地避雷线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导线的感应过电压,因此利用安装架空地线,可以有效控制感应过电压的幅值。(2)使用跌落式无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基于现有配电线路上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对于保护配电变压器和电缆线路起到了较好的成效,但存在保护范围小的问题。采用跌落式无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能够有效的进行监测,并预防导线雷击燃弧问题。但这种避雷器在使用过程中阀片容易出现老化问题,对于众多数量的配电线路,工作人员对其具体使用情况无法实现有效把控。(3)用限流元件快速切断工频续流减少雷电威胁。利用这种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不仅能够保障电流的持续供应,而且在断路器不跳闸情况下进行灭弧,可以有效的降低雷击跳闸几率,减少绝缘子破损现象。
2.4加强日常巡查
在配电线路日常运行过程中,要重视日常巡查工作,并在巡查中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实际工作中,要建立具体的巡查制度,明确巡查范围和频率,并指派专业的巡查人员,强化对巡查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特别是对于事故多发地,需要加大巡查力度,有效的减少故障发生几率,保证配电线路正常运行。
2.5预防配电设备故障的措施
低压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为预防配电设备故障的出现,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明确配电所、杆塔的位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大量家用电器的使用,使得低压配电系统的规模不断加大,同时低压配电系统中接电、支路的数量也相应的有所增加。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这些线路、杆塔的编号逐渐变得模糊,再加上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的频繁调动,导致其维护难度不断增加。然而,为了保障低压配电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定期对配变所、杆塔进行重新标号,确保标号清晰,从而为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的有效维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促进低压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促进行业转型与自动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控低压配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若是出现故障,自动化低压配电系统也会及时作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利于降低故障的危害。最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支持自动选线、接地电流较小的设备。通过应用这些设备,可以改变低压配电系统的选线模式,实现了自动化选线,从而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单相接地问题。
2.6加强维护管理
为避免低压配电故障的出现,应加强低压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管理,仔细检查低压配电系统中所有设备的实际情况,确保系统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还要定期检查、维护防雷设备、绝缘设备的情况,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故障问题。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老化设备、故障设备,必须及时更换,以避免故障的发生,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束语
随着当前用电量的增加,人们对于电能供应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对配电线路的运维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当前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需要针对一些常见故障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的对故障进行防范,并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故障所带来的损失,保证供电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国华.供电公司配电线路的故障解决探讨[J].电子制作,2014(22):267.
[2]丘耀明.探讨配电线路设备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26-27.
[3]梁雄忠.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6):126-127.
论文作者:吉晨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系统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杆塔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