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世界历史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站在什么高度、用什么方法进行研 究,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化,企图通过 全球化,化掉已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资本主义一体化。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不 等于资本主义化,不等于西方化,全球化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参见孙显蔚,第21-23 页)问题不在于对这些观点的简单肯定或否定,而在于从哲学角度如何给经济全球化定 位、定性、定方向,即以什么根据确定之。本文认为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和 方法,特别是他的世界历史的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全球化问题的基本原则,而人类社会 基本矛盾的发展状况及实现形式,则是思考上述问题的基本依据。
一
研究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之一是确立它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位置,即所谓的定位问 题。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相关。对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 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有些人把二者要么对立起来,要么等同起 来。“等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对 立”的观点则认为,世界历史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全球化不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我们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确立经济 全球化位置的基本原则。为此,有必要简单阐述一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纵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马克思的世 界历史思想可分为广、狭两个不同的层次:就广义而言,是特指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 是把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人类整体的一部分而思考之;就狭义而言,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 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发展的 历史。在第二层意义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含义和经济全球化在过程的推进上有一致的 地方,但又不能等同。因为马克思把这段历史仍分为两个具体阶段。第二,马克思阐明 了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整体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由此出发,马克思揭示出:人 类社会的发展从纵的关系讲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从横的关系讲,是从狭隘的、 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世界历史的转变。前者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角度 考察,后者主要是从各民族交往活动的深入角度考察。马克思的深刻性,不仅在于他指 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还在于他的方法论原则。就是说,马克思是站在既有现实历 史的维度上,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根据、动力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原则和 历史性原则。第三,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确立了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 化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位置。马克思从两个层次分析全球化,并把它区分为两个阶段。 所谓两个层次,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层次,即从地域性向世界历史整体转变的基础是生产 力发展和各民族交往活动的扩大;二是生产关系的层次,即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方式的 角度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主体。所谓两个阶段,一是以资本为主体的阶段,一是无 产阶级作为“世界历史”的存在而形成的阶段。前者马克思是结合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 生、发展过程进行论述的。他探讨了资本的“文明作用”及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强调 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但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 史是始于资本主义,完成于共产主义。因此,资产阶级开创的世界历史仅是马克思狭义 世界历史的一个初始阶段,具体表现为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它担负着为“新社 会”创造物质基础的历史使命。当然这一切又是在社会关系普遍异化的形式下进行的。 从这个角度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描述了同一个过程,但是 在对问题分析的立场方法及深刻程度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其一,角度不同:马克思 的世界历史概念是个历史观范畴,是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运用发展原则和历史性 原则审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揭露其过渡的性质;而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仅从生产 力发展角度界定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不可能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以资本为主 体的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及其暂时性。其二,二者的价值目标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 想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扬弃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而西方经济全球 化理论既看不到其过程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也不可能找到被超越的根据,因而把经 济全球化看作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一体化。其三,研究问题的原则不同:马克思的世界 历史思想内含着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一方面他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揭示人类社 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他揭示规律的价值取向是探讨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条件,特 别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途径和条件。他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评价不同历史时代 对人类最终解放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他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历史发展 的合规律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把它视为人类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过渡点;既充分肯定了资 本主义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所起的巨大作用,又深刻地批判了它完全颠倒 人和物的关系,使人的世界深陷于物的奴役之中。离开价值原则,仅是对客观事实的指 认和肯定,就会变成对当下现实的辩护。而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倡导者不可能揭示社会发 展的规律,最多是对当下现存的指认,而且是在维护私有制基础上对其资本运行规律的 指认,因而是非批判、非历史的。其四,价值主体不同:马克思是从过程角度、从占主 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出发,理解世界历史主体的变化。在世界历史的初始阶段资产 阶级确实起了主角的作用,而扬弃初始阶段的主体则是无产阶级。而西方经济全球化理 论的倡导者既然看不到以资本为主体的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也就始终把资产阶级作为世 界历史的主体。其五,对世界历史过程的理解也不同:马克思不仅揭露了以资本为主体 的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对资本造成的全面异化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生存发展的条件给予深刻的关注和同情,并探讨了资本被扬弃的根据和条件 ;而一些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倡导者抹煞矛盾,把资本推行的全球化的过程看作自由、平 等、天赋人权的乐园。因此,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等同于西方的经济全球化理论、等 同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不科学的。若是这样,在客观上就不能真正驾驭经济全球 化的历史进程并自觉地扬弃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但是,如果看不到经济全球化是 世界历史的初始阶段,就不能自觉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就会失去发展自己的机遇。 以上是我们与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倡导者的区别之一。
二
尽管上文已经肯定,目前正在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为主体的全球化,但这仍然 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即以什么为根据确定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全球 化的主体和载体如何划分。有学者明确指认经济全球化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并把民族国 家和跨国公司的矛盾看作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性质的思想已经为经济全球化性质的确立提供了基本原则。为了 确定一个社会形态的性质,马克思提出了“普照之光”的思想:“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 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 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之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44页)就是说,不管一个社会有几种生产方式存 在,但决定社会性质的只能是那种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正是根据这种“普照之光” 的思想,马克思将16世纪以来尤其是18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许多西欧国家确定为资本主义 社会。
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基础、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在世界历史 进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就成 为这一时代的本质特征。值得探讨的是,目前推进的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为什么是以资本 为主体的全球化?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生产力、生产关系交互作用 的过程和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必有一种生产方式处于主导地位和起决定作用。因此,其 性质只能从决定时代本质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从历史事实看,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 史,即资本主义的历史起源和经济全球化的起源是同一个过程。从经济全球化的动力讲 ,虽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手段,但资本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力量,是 使科学技术服从资本的需要并推动经济全球化扩展的主要力量。资本为了获取更多的剩 余价值,任何界限都表现为必须克服的限制。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 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不管 它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资产阶级社会 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至少是一个轮廓)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348页)这就揭示了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性质。
确立了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全球化的主体和载体。根据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理论,全球化的主体和载体的区别只能由是否是决定全球化的性质、起决定作 用的力量确定之。在全球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处于主导地位并决定全球化性质的力量 ,就是全球化的主体,而这一主体借以实现的形式可称为全球化的载体。全球化的主体 是资本,而跨国公司则是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虽然可以跨国界组织生产和流通,但 它本身是被决定的,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的利益,执行国际垄断资本的职能。因此,跨 国公司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而是其载体。目前有学者把跨国公司当作全球化的主体, 把跨国公司和民族国家的矛盾当作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矛盾。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在 于:其一,颠倒了主体和载体的关系。因为决定全球化性质的只能是国际资本而不是跨 国公司。其二,颠倒了本质和现象的关系。虽然跨国公司的跨国生产和经营在一定范围 内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族国家的利益,但这不是本质矛盾。跨国公司是跨国资本利益 的代表,而民族国家是民族国家利益的代表,是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最高和最终 权力。因此,笼统地提跨国公司和民族国家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且不说这种提法不准确 ,它还只是停留在现象的层面。本质层次上的矛盾是跨国公司所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的 利益和第三世界民族国家所代表的利益之间的矛盾。其三,这种提法本身具有虚伪性和 欺骗性。在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民族国家主权的存在恰恰是全 球化的前提,而且当民族利益以国家利益的形式出现时,国家主权不但不能削弱,相反 还需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正是靠民族国家主权的存在不断发展自己。在这种情况下, 把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的矛盾当成主要矛盾,实际上是要用跨国公司去消解民族国家的 主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拱手放弃国家主权而融入资本的统治中去。当然这不是说 二者之间没有矛盾,也不是说政治国家将来不被扬弃,而是说在政治国家还是各民族生 存的基础和前提时,这种提法掩盖了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掩盖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所以,我们与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区别之二,不在 于是否承认资本是其主体,而在于如何认识以资本为主体的全球化。
三
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全球化理论倡导者的区别之三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问题 。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倡导者强调资本的一体化,主张把社会主义也化到资本主义中去。 我们对此持否定的态度。
为了说明以资本为主体的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从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 必然要被超越的根据。第一,他从科学的角度,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探讨了资本 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逾越的限制的问题。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 手稿》中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造成的几个极限:必要劳动是剩余 劳动的极限;价值实现决定了剩余价值生产的极限;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决定其手段发 展的极限。一方面,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本性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动力,另一方 面,生产力越发展便越排挤活劳动,造成无限地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与资本增殖有限 目的之间的矛盾。因此,资本本身就是资本发展的极限,惟一的出路就是扬弃资本主义 的生产方式。第二,马克思从人类解放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的人与物 的关系的颠倒。马克思通过对三大拜物教即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分 析,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对人的统治。商品、货币、资本都是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代表着特定的生产关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 却变成了主体不能驾驭却反过来又统治人的力量,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是一个将要被 超越的社会。那么在经济全球化推进的今天,特别是社会主义已存在的情况下,全球化 能否成为资本主义的一体化?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当今的全球化是否解决了资本主义 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第一,经济全球化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只是使资本主义的国内矛盾 国际化。其一,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只是实现形式的变化,并未改变资本的根本 性质。从现象上看,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在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突 破了私人占有的性质。资本主义为了缓和国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资本占有形 式不断扩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的占有方式由生产资料的单个资本家所有,到 几个资本家的联合以及资本和国家的结合,再到当代跨国公司所代表的国际资本:这些 只是资本实现形式的变化,而不是资本自身性质的变化。正如列宁所说,“只要资本主 义还是资本主义,过剩的资本就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因为这样会降低资 本家的利润,他们只会把资本输到国外去,输到落后的国家去,以提高利润”。(《列 宁选集》第2卷,第784页)其二,国内矛盾的极限扩大为国际范围的极限。资本在冲出 国内走向世界的同时,就把国内矛盾扩展到国外,就把商品经济的生产规律、资本积累 规律等也带进世界市场。世界市场遵从价值规律。从形式上看,各个国家在市场上交换 是自由的、平等的,但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即各国的生产条件、技术 水平不同,决定各自产品的价值也不同。国际间的竞争,必然形成国际生产价格,而国 际间交换的单位不是国内价值而是国际价值。这就造成生产技术条件好的国家,产品的 成本低于国际价值,而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成本高于国际价值,使得发达国家可以以较少 的劳动交换发展中国家的较多劳动,可以不断攫取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 换中不付任何代价。这就是国际超额利润的来源,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等价交 换的根源,以及二者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从既成形态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差距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垄断造成的,更深的层次仍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造 成的。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把市场经济全球优化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功能发挥出来, 同时也使其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突现出来,使竞争不仅作为手段,而且变成了一种 意识形态,加剧了“人对人像狼一样”的争斗,用看不见的手分配人间的幸福和灾难。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由国内扩展到国际范围,不仅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利益矛盾突出了,还造成了发达国家无产阶级和发展中国家无产阶级的复杂矛盾。根 据马克思的分析,资本不是实体范畴,而是代表了一种客观的关系,即资本和劳动之间 的不平等关系。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的扩张,也是这种不平等占有和分配关系向 世界范围的扩张。而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扩展到全球,就表现为全球范围 内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全球消费市场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带来了更大的无政府状态 。这说明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全球化仍不能解决其自身的矛盾,只不过在更高的阶段、 更广的范围,使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中暴露出来。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代集中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全球霸权的矛盾 。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统一组织生产和消费,使世界各国的 经济不仅仅是通过贸易联结,而且是直接通过生产联在一起。这在客观上不仅要求突破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局限,而且要求突破个别国家政府调节的局限,要求有一种国际组 织和机构对国际化的生产和消费进行必要的合理的调节。实际上,这种形式已存在,但 实质上却未真正形成客观的、公正的组织。目前存在的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基 本上被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操纵,不可避免地带有为其自身服务的性质。随着生产的 国际化,使资本目前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不仅突出其“私”,而且还呈现其“霸”。 其一,获利方式上的多样性。资本为获得利润,不断变换方式谋求对全球的控制。在经 济全球化的初期和当代,资本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初期主要采取武力征服、直接统治 的方式,对殖民地、附属国实行政治兼并基础上的经济剥削和掠夺;而在当代主要采取 经济、技术控制的方式以达到剥削的目的,当然也不排除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等手段,特 别是把根据自身利益制订的“游戏规则”强加于人,对不遵从者动辄施以经济制裁,甚 至进行野蛮的军事打击。其二,力求用时间消灭空间,也就是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 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 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 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特别是在当代,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计算机上只需要几 分钟甚至更快,就可以把巨大数量的资本从地球的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甚至使 一个地方的经济陷于崩溃。不管是资本流通速度的加快,还是流通时间的缩短,都突出 的是“快”字。其三,力求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马克思强调资本的本性决定它 总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也就是说资本 的增殖是通过不断地开拓世界市场实现的,以开拓空间来缩短时间。流通速度和时间的 加快等于拓展了空间,空间范围的扩展又缩短了时间。“快”和“夺”是相辅相成的, 都是资本扩张的表现,突出的都是一个“霸”字。然而这种表现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反而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激化。所以,以资本为主体的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可能最终实现资本的一体化,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全球化终将取 而代之。
总之,我们与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倡导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经济全球化的主体 是资本,而在于以资本为主体的全球化是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还是具有永恒的合理性,其 发展的趋势是被超越还是全球的资本主义一体化;所持的态度是分析其内在的矛盾、理 性地驾驭它,还是盲目地服从。观点上的分歧主要在于立场、理论和方法上的区别。就 方法而言,西方全球化理论的倡导者是非历史、非批判的。他们既然看不到经济全球化 过程中的内在矛盾,也就不可能寻找被超越的根据,而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的 突出特征是其历史性、批判性,它不是对现存的直接肯定,而是要在肯定性中发现否定 自身的因素,从历史的合理性中发现历史的不合理性,并在实践中改造之。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经济全球化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