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调查共工作是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掌握全国土地的概况和使用情况,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对土地调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调查;技术
引言
土地调查是对某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数量和分布等进行的一项分析和测评工作,是获取土地资源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土地调查已完成两次,2018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已开始实施。通过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能够掌握现阶段土地资源的一手信息例如土地利用状况的相关数据,加强国土资源的数字信息化管理,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化水平,满足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需求
1土地调查技术概述
土地调查成果直接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社会经济宏观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对国民经济影响极为深远。多年来,我国土地调查成果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了国土资源的科学管理,土地数据还成为国家实施土地监管、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土地调查中充分发挥了“3S”技术、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最后全面获取了覆盖全国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全国性展开,将推动土地调查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将传统的土地调查的技术方法推进了一大步。土地调查技术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为土地调查方法的选择存在了一定的条件。如何合理选择有效的土地调查技术方法,实现更高效、无偏差的土地调查就要先了解各种土地调查技术方法的特性,才能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调查技术方法的设计,才能更准确、高效地完成土地调查工作。
2土地调查流程
2.1调查土地现状
通过信息化测绘技术对土地进行勘探,平面控制测量对变化地物进行修测补测,对获取的资料图片进行编辑,根据相应信息填写地籍调查表,研究了解建筑现状,开展相应的权属调查,建立完善地籍管理信息资料。将城镇地籍调查最终数据按照相应比例,结合现场测绘数据,将各个测绘位置进行标注,通过相应软件进行传输,借助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利用数据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建立完善的土地调查系统,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和技术支持。
2.2获取土地信息
土地的规划使用需要借助测绘技术,利用相关学科技术分析开发土地数据,获取其空间分布状况,将土地资源的应用情况呈现出来,并通过土地利用率、利用结构、利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促使土地效用充分发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等良性发展。
2.3分析土地潜力我国始终处于土地紧张的状态,其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人员逐步将目光转向现有土地潜力的分析,采取单指标评价、综合指标评价2种方式对待开发土地潜力进行系统性分析,探究多种角度开发利用土地潜力,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为日后土地开发、使用提供相应依据。
3土地调查技术
3.1全野外法
全野外法是根据农村土地调查内外业两部分的侧重点来划分的。全野外法是指外业部分的时间和调查时间占整个土地调查的大部分时间。其主要的作业方法是:先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校正、数据源的收集,同时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部分内业解读,输出工作底图,然后再进行外业调查。从上面的作业流程可以看出,内业部分解读主要是根据数字正射影像图对行政界线、行政村名矢量化,这种矢量化主要是对照权属协议书和原土地变更数据库,不对地类进行预判,内业作业完后没有内业作业的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内外业一体化法
内外业一体化法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土地调查技术方法,主要是业内部分占用的时间比例较大。内外业一体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校正,在收集数据源的同时进行全部内业解读,通过内业检查后输出工作底图。内外业一体化法在进行内业解读的同时辅助外业调查并预判,除了对各行政村的村名和行政界线进行矢量化之外,还对自然村名、各种地类和地类范围的预判断等进行确定,在内业预判后检查预判结果。内外业一体化土地调查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全野外法要高,技术人员在应用内外业一体化土地调查技术时,不仅要掌握外业调查技术要点,同时要精通业内数据处理软件。全野外法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地调查作业时需要与内业作业工作人员进行数据交接,此过程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作业速度低,同时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全野外土地调查法适用于数字正射影像模糊,其优势是可以减少内业作业时间。
3.3补测地物方法
(1)简易补测法。简易补测法是地物补测的一种主要的常用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几何原理,采用简单测量工具对新增地物进行补测,主要有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截线法等,适用于补测地物较小或较规整,而且四周有较多的与影像对应的实地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的地区。(2)仪器补测法。仪器补测法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对新增地物进行补测的方法。由于农村外业调查范围比较广,作业环境比较差,而且费用比较高,所以该方法主要用于简易补测无法完成的情况。仪器补测的方法有平板仪法、全站仪法和GPS补测法。
3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新技术
3.1GPS技术的应用
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其精度、灵活性、效率都很高。利用GPS技术进行土地调查、测量过程中,将数码摄像头与GPS结合起来,运用GPS技术体系,实现地形测量的变更,解决区域形状不规则、不明显等问题,运用数码摄像头对土地进行拍摄,代替人工绘图。GPS土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在整个土地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大大提升土地测量工作成效。一般情况下,GPS控制过程可以在处于较稳定的地形中进行设站监测,对站点周边5km半径内进行实时数据监测,避免人工测量所耗费的劳动力,同时节约了站点移动影响的时间和产生的费用,通过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在现场监测期间,更好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依赖辅助测量作业,确保土地测量数据精确,其变化更为稳定。
3.23S技术在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第一,根据土地调查相关部门确定调查的目标及外业调查方向,要及时分析内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审核结论,结合相关的数据核查相应的需要,找出不确定的图像区域,并对其进行测量;第二,按照地理信息系统体系,把不确定图像区域、土地利用以及相关参数进行融合,进而确保上述的参数可以满足与影像矢栅一体的要求,且能够清楚地呈现出不确定图像和需补充测量的区域。第三,借助于定位体系和导航系统,对PDA数据开展相应的核查,取得补充测量的路线,及时跟踪核查的实时位置,确保找到不确定图像位置;第四,核实补充测量区域边界和范畴的准确性,采用远距离看近距离判断的方法对其进行核查,基于补充测量区域的形状和所处的区域,找出其相关性,在近距离处确定出准确的区域。
结语
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土地调查技术主要有全野外法、内外业一体化法和补测地物法。其中,全野外法和内外业一体化法应用比较普遍,为了获取精准的土地调查数据,基本采用全野外法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法,以获得山区和丘陵影像模糊区域的土地调查精准数据
参考文献
[1]罗大易.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基础影像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3-34.
[2]丛越君,李滢.如何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3):32-35,38.
[3]李鸿儒.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及监测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90-92.
论文作者:罗雪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土地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地物论文; 测量论文; 方法论文; 数据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