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实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经验与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都论文,城乡论文,难题论文,经验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成都试验区的由来与使命
成都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都市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从2003年开始,遵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成都市制订和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总战略。经过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推动城乡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成都市城乡协同发展、共同繁荣,并于2007年6月7日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①
作为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国家战略层面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试验要求,成都市将全面推进各领域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并重点在统筹城乡规划、统一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管理体制、建立城乡均衡化的公共服务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和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创造带有普适性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进而能够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指导全国的城乡统筹,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② 试验区的设立使成都原有经济、科技、市场和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强化了大成都的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使成都迎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成都试验区的改革维度和统筹方法
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践中,成都市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大胆的思考、科学的创新和周密的实施。虽然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很多,但是在理论上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从发展路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个维度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运行进行统筹调控和配套改革,形成有成都特色的三维统筹协调改革模式,也可以称其为三维统筹协调改革法。
(一)以推进经济社会要素集中优化配置为核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统筹是手段,发展是目的。为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成都市选择了城乡一体的工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社区化社会发展道路。主要做法是:(1)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聚强化经济增长点。传统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和以自设开发区为代表的城镇工业化,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污染了环境,同时又不能分享产业集群带来的规模效益、范围效益和聚集优势,不利于产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竞争力提升。为适应信息化、生态化和节约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成都市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规模小、布局散、各自为政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目前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集中度达59.9%。③(2)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成都市有农民约280万人,人均耕地不足0.8亩,12个县有山区丘陵。受这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平均主义与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1981年农户承包地因土地肥沃远近不同而很分散,耕地碎化严重(如有一农户不足4亩地有24块,另一户有30多块)。④ 一般农民都种植多种水果、蔬菜,从事多种养殖,形成典型的小规模、多元化的分散的新小农经济:农产品商品率低,成本高,农民农业收入很差,进而对科技和城市工业商品需求很弱。为解决农村耕地家庭承包经营规模小、效益差、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在现有国家政策范围内,成都市按照依法、志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2006年底共实施土地规模经营153.8万亩。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80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系带动农户123.5万户,占全市总农户数的59.2%。⑤ 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将集中的土地投向花卉种植、观光旅游、体验休闲等特色高效新型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3)以农民向城镇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就地专业化就业和社区化生活转型。由于成都的自然条件较好,人们休闲散居习惯较强,但这对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对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带来问题。据当地调查,全市20户以上的村落占30%,20户以下的村落占70%,一户农民拉电线就花了5万元。⑥ 分散居住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加大,城乡统筹首先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而促进农民大量向城镇集中和专业化就业,是高效快速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依照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原则,成都市在规划建设城镇新型社区的同时,也规划建设600个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有组织、分层次地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到2006年底就有近27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促进了对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⑦
(二)以优化规范服务为重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
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带来的束缚和阻力,调整优化政府组织机构,转变政府职能,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能力。为了实现城乡统筹,建设一个高效率规范化服务的现代新型政府,成都市主要从五个方面实施改革:(1)调整和精简政府机构,理顺和强化管理服务职能,多层面、全方位深度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配套改革。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城乡分治的二元政府管理体制,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衙门作风、效率低下,是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制度根源。近四年来,为稳步推进市和区(市)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整合或延伸部门管理服务职能,成都市先后对涉及城乡统筹的30多个部门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了改革,调整了职能部门的业务范围,如农委、林业园林、劳动保障局、工业、商贸、水务、交通、建设、财政、规划、教育等实行城乡一体化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使城市管理职能向农村延伸。例如,在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重点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而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重点解决事权和财权问题。差的乡镇财政包干,税收潜力放在工业集中区,按照一定比例在投资方和土地提供方之间分成,如土地方占20%和投资方占80%的二八税收分成,有些是三七或四六分成。在乡镇建立了片区服务站,将农技、农经、蚕桑、兽医等合并,公益部分财政包干,经营性部分分离。⑧ 村级综合改革由县上直接补贴,提高了为农民办事程序化的服务能力。三年多来成都市共撤并30%左右的乡镇、47%左右的村,精简乡镇机构各类人员5000多名。⑨(2)规范和简化行政审批,扩大便民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顺应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配合机构精简和职能转型,成都市政府部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758项,占原行政审批事项的66%。⑩ 同时建立了市和区(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和服务代办点。(3)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实现规划编制、监督和管理分离。为了实现“三个集中”发展战略目标,成都市建立于市、县(区)和乡(镇)三级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和规划工作监督机制,制订了一系列城乡建设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管理、监督工作满覆盖、责任明,城乡规划编制一盘棋,各项规划高度衔接。对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予审批,违反规划的坚决查处,重点监督宅基地用地,强化了规划的执行和监督。(4)改革户籍制度和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体制,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公共设施,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对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成都市在建立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在对城镇零就业家庭优先安排就业和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民城市化就业的关键。成都市向新增农民提供一年免费职业技术教育,使之与市民有相应的就业技能基础,从而成都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城乡就业。(11) 农民养老统筹保障的试点和推广,正在改变成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2004年以来,政府已投资10亿元用于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和就近兴办农民工子弟中小学,强化软件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基本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县卫生局直管乡镇公共卫生院,向村建卫生站派驻医务人员,药品供应网集中供应配送药品,药品监督网监督药品质量和价格,形成了城乡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保障体系逐步完善。(12) 科技文化公共设施的城乡统筹,推进了成都市的科技文化事业改革,使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三)以构造市场驱动为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运行机制
改革城乡管理体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是其根本。动力、主体、环境和规则是城乡统筹经济社会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核心是要解决城乡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问题。成都正在探索且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做法是努力构建以市场驱动为基础、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法律规范为准则、以民主政治为保障的城乡综合经济社会运行机制。(1)城乡资产经营市场化,农民耕地承包权资本化,农业经营企业化,农村建设投入社会化。对城市土地资源,政府全面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同时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政府特许经营权的改革等措施推进城市经营,使城市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大幅提高。四年来,全市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123.6亿元。2003年投入6.8亿元,2006年达到71.3亿元,年年保持成倍增长。(13) 对农村土地资源,为实现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改变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切实保障农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积极引导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租赁,成立有外商参股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既可以获得固定的租金收入,也可以从经营利润中分红,还可以就地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目前已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81个,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村组集体资产达46.8亿元,比2002年增长16.2%;有集体经济收益的建制村增加到1516个,占总数的57.6%。在农业招商引资中先后引进了伊利、蒙牛、汇源等一批大型农业投资项目,2006年到位资金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7.4%。(14) 成都以市场驱动为基础的城乡统筹实践表明,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市场力量既是经济运行的驱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2)政府依法行政,积极、合理调控引导,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城乡经济运行环境,改善城乡社会发展条件。优化精简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审批制度,充分有效合理使用财政税收调节杠杆,科学设计、认真执行城乡一体建设规划,政策支持准确到位,公共基础设施覆盖城乡,成都市政府围绕工业、土地和人口三方面的集中任务,实施国土整治、产业调整、人力开发和社会保障工程,构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调控方式和坚实基础。2003年以来,政府把接近财政收入的30%用于三农。除对土地规模经营、经营权换社保和放弃承包权给予补贴外,还组建了市级政策性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和市级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采取担保、贴息、入股、保险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和农业,改变了农业投资融资方式,建立了农业风险投资机制。与此同时,由国有投资公司对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投资,启动45个项目,总投资60多亿元。政府还制订和发布了成都农业投资指南,通过降低市场和自然风险,使农业成为相当或高于平均利润的产业,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在政府投资引导下,农民集中居住区做到了水、电、气、道路、电视、电话、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到位,使农村基本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和环境。(3)依法实施阳光政务、透明服务,扩大民主决策,建立社会评价机制。2006年成都市下属的乡镇换届之前,全市已有1/3的乡镇(74个)、90%以上的村(社区)开展了公推直选,采取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党员大会直接选举的办法,产生基层党组织书记。全市开放各级党委常委会(全委会)、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常务会1200余次,10万余人次列席了会议。按照内容明细化、形式多样化、程序规范化要求,实现党务、政务和村(居)务公开,同时通过引入民主测评、民意调查、述职,评议等,建立了社会化评价机制。(15)
三、成都试验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经过四年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成都市已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这些经验对广东和全国各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第一,以理论为指导,以民生为根本,是政府主导城乡统筹改革进程取得成功的前提和灵魂。成都市政府卓有成效的城乡统筹改革,首先得益于两点:一是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都市党委和政府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把城乡统筹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和中心工作。在统筹改革试验过程中,分管领导根据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还有人大和政协参与改革,检验和考核干部。成都的改革试验设计者认为,任何部门如果在城乡统筹中找不到切入点和内在关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形成好的改革思路,树立良好的发展观念,各级领导干部是关键。二是重视民生权利和利益。在统筹改革中,成都市政府始终把以解决好城乡居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坚持富民惠民政策,不仅使居民得到好处,而且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保护。考虑到许多农民并不愿意放弃土地和宅基地,在改革过程中,成都市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投入40亿元来解决原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而把新征地农民直接纳入社保。(16) 除了用水、行路、就医、上学、养老等城镇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城镇发展和环境也是成都综合配套改革关注的基本内容。由于城乡利益分配得到协调,城乡居民日子更加好过,就更加认同城乡统筹的改革措施和战略。
第二,立足全面系统科学规划,坚持规范有序有效服务,是城乡统筹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障。成都市委市政府最为突出的经验,就是以全方位覆盖城乡的土地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修订为统筹纲领,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政务规范化、社区城镇化、环境生态化为目标,作为系统工程来全面综合考虑各方面工作的配套改革。通过调整和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规范政府服务流程,提高了成都市各级政府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最为突出的改革工作之一,是建立了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规划监督彼此分离的完善的规划体系,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规范等多种规划技术规范,使城乡统筹规划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迄今为止,成都市、县(区)两级已投入2亿元用于相关统筹发展规划。(17) 对于广东省来说,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为基础,借鉴成都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人口就业、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系统科学规划的做法和经验,制订或修订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程,完善规划的设计、实施和监督体系,依法保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心镇、专业镇与城区一体化建设的程序化、规范化实施,并以政府机构调整优化和服务职能转化为必要的关键配套改革,撤并一些不利城乡统筹发展、效率低下的政府职能部门,把一些有利城乡统筹的职能部门扩大从传统城市到现代农村的服务范围,这是城乡统筹改革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三,以产业、土地和人口有序集中为重点,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关键,是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战略性突破口和核心工作。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任务复杂而艰巨,突出重点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利益分配和传统观念是影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的焦点和难点,而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又是其中的关键。为此,围绕规范化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统领改革,成都市政府以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特色农业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三集中”为中心任务和战略重点,统筹城乡工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践表明,“三集中”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趋势,但是其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创新城乡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城乡土地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要解决好土地盘整开发问题,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再就业培训和管理服务问题,产业集群与区域开发合作问题,农村生活污染和养殖污染的治理体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也很棘手。
第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成功探索城乡统筹新路子的基本原则。依其不同资源环境特点和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成都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生产,以优质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完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依托城乡资源和市场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型和生活体验型城郊农业服务业,实现农民为市民从提供农产品向提供农业技术和劳务的职业化转型,创造了就地就业新模式,开辟了农村城市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新路子。事实上,成都市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创新和探索,其中的一个典型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城乡统筹创新实践,使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变市民。使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自己建公园自己管,把农民自建房安排到集中居住区,把农村生活垃圾定点集中,转运处理,用沼气处理生活污水,用规模化沼气生产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总之,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只有探索具体问题,实事求是地统筹,才能降低城乡统筹配套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成本。
第五,农民组织,企业加盟,社会参与,是成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社会基石和行动主体。农民是城乡统筹最重要的参与主体,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发展资源,而依靠群众推进民主管理,依靠创新培育经济载体是实现统筹发展的重要方式。成都农村以土地入股成立公司,再由公司引进规模经营者,让农民从中分红;或者由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或引进龙头企业入股经营。政府借助广泛的农业组织创新,通过龙头企业调整经营结构,鼓励农民规模化种植,如大村以稳定发展优质粮食规模生产为主,小村则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经济收入,由此基本解决了农民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弱和传统种植收益差的问题。目前成都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有1800多个,包括全国第一个有港商参加的合作社。(18) 该合作社成员中有港商、科研单位和农民三方,三者各有优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各环节获得利益分配,包括在加工环节的再分配。年纪大的农民一般在合作社工作,而年轻人比较喜欢到城市找工作。为了使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转型,政府提供了多种短期和长期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在农村生产生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把经营性和公益性活动分开,实施不同的监督和管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体制改革。在组织形式上,公益性生活服务方面有村办事中心(可代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镇劳动介绍所,经营性生产服务方面有到村一级农资放心店,而各级农技干部水平和服务满意度通过社会评价来考核。信息化是促进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方面,成都市积极通过手机短信、电脑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构建的“农信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了当地农村农业信息不畅的问题,使农民能够获取所需的经济技术信息,也有一些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了种植和养殖业在规模、水平和效益上的提高。
总之,领导重视,思路清晰,统筹规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措施到位,执行得力,工作协调,群众积极,是成都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最基本的综合配套改革经验。
四、成都试验区的初步成效及深层问题
经过城乡统筹规划,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理顺管理体制、构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完善运行机制为核心的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已取得较好的前期探索成效。2006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0亿元,比统筹前的2002年增长65.8%;全口径财政收入48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8.4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2.2倍和2.1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5元,比2002年增长了4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006年的2.61∶1,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19) 但是,在成都试验区,尚存在一些影响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深层难题。
首先是土地制度问题。土地是城乡统筹的要素和对象,与之相关的土地制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我国目前在城市和农村实行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不同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如何平衡农地非农化带来的利益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制度难题;(2)类似全国目前推行的土地批租和征用制度存在严重的寅吃卯粮现象,一次性收取若干年土地租金的方法助长了各级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的偏好,虽然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当期财政收入,但却侵蚀了未来政府的财政收入流。因此,如何珍惜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立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机制和政策,进一步促进城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产业集群创新和农村产业特色化中的城乡结合创新,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如何努力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率等,就是与现行土地制度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如何充分尊重农民的利益,破除单一驱赶农民的传统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处理好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土地盘整难题,成都实践提供了经验,也再一次凸显了土地问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其次是人口相关制度问题。人是城乡统筹的主体,也是城乡统筹的目的和目标。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单纯本身并不难解决,关键是难在以人口户籍为基础相关社会经济福利保障改革和完善问题,难在传统农民的现代职业转型和城市化经济社会适应能力提高问题。成都提供了较好的改革经验,但这些经验的全面推广需要一定的条件,因为即使成都本身的两百多万农民的转型就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工程。有效组织实施服务这些转型的教育培训,需要相当程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是公共财政相关的转移支付问题。相对而言,成都是一个有经济实力的西部较发达城市,现在可以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统筹规划实施协调发展战略,问题是这种支持能否持续下去?其他城市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如何学习和借鉴?成都的经验是充分利用市场融资机制突破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约束,问题是市场融资机制不等于社会扶贫机制,在一些经济效益没有或很小的领域是难以通过市场获得资金的。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公共财政城乡统筹机制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四是小行政区城乡统筹与大经济区、社会文化区、自然流域区和政治协作区的城乡统筹的协同和冲突问题。成都试验区正在建立大成都概念,并着力打造新的成渝经济圈,但是,如果放在川渝经济圈、西南地理区、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经济圈等几个不断扩展地理空间的不同层面,成都试验区的某些做法又需要新的审视和研究。
总之,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已经以其成功的做法为我国的城乡统筹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但是也必须认真面对影响进一步发展的深层问题。最近成都市政府在四川大学设立了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此举将大大促进对成都全国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总结、研究、设计、改进和完善。
注释:
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1248号),高度肯定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和成就,使成都市与重庆市一起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称“新特区”。
②见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题报道统筹城乡专题网页中的有关栏目,http://www.chengdu.gov.cn/special/templatel.jsp? ClassID=021205。
③数据来自2007年9月18日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的“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
④数据来自访谈调查。
⑤数据来源同②。
⑥数据来自访谈调查。
⑦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2007年9月18日。
⑧调查访谈,此经验国家正在总结推广。
⑨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资料汇编(三),2007年3月。
⑩同上。
(11)据调查,成都市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
(12)据调查,目前成都市有92%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
(13)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2007年9月18日。
(14)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资料汇编(三),2007年3月。
(15)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2007年9月18日。
(16)调研座谈所得。
(17)调研座谈所得。
(18)调查访谈。
(19)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的介绍”,2007年9月18日。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论文; 成都发展论文; 成都土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村论文; 组织保障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服务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