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学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理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自信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胡锦涛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①中共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全党要坚定制度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和优势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本文试从学理层面对制度自信的基础作一简要分析和研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创新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到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这一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勾勒了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这也是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构想。首先,消灭了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未来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②。恩格斯进一步强调:“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必然引起的改造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概括。所以共产主义者完全正确地强调废除私有制是自己的主要要求。”③其次,将按照国家计划进行社会生产,“这种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④。不再存在商品生产、货币交换和市场。再次,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⑤。并逐渐从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过渡;复次,阶级被消灭,国家自行消亡,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⑥
正是由于具有以上特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细节作具体预见和设想,恩格斯在晚年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⑦这也为后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留下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与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未来社会不尽相同,但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依然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回答了如何在一个落后国家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俄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存在差别。考察列宁在各个阶段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探索,可以归结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了以下有益经验: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正确处理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有机结合;三是把合作制度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合作制向社会主义过渡;四是推进国家政权机关改革,重视法制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反对官僚主义等;五是重视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六是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列宁有一个著名的公式:“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⑧今天看来,这些思考对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后来由于受到国际环境、国内生产力水平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的影响,苏联逐渐形成了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的僵化模式。“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基本上做到摒弃苏联模式的消极方面,吸收借鉴其有益经验。
(三)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探索和设计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付诸实践。七届二中全会前后,我国未来社会制度的大体框架,包括国体、政体及其他基本制度已现雏形。从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195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在政治制度方面,先后建立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建立了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
我国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如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凸显出来。这一时期,党和毛泽东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基于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包括对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价值的思考和在分配制度上如何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兼顾,以及不能剥削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发展商品生产需遵循价值规律;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主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改变中央高度集权,反对官僚主义,精简机构等思想观点,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有益探索。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党也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执政经验,这些在探索中形成的正确思想并没有一以贯之,甚至发生严重偏离。“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保障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中国正在崛起。西方一些学者在看待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时,片面认为诸多成就来源于“自由市场经济”,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新中国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政治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代表自身意志的人大代表,被选出的各级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一民主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有效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二是各级人大代表既没有党派利益之争,也不存在阶级身份区别,都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保证了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不会被个别政党派别操控,也不会成为少数阶级的特权机构,确保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三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生成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维护多数利益的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人利益,有利于维护我国改革开放稳定的大局。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证国家机关高速协调运转具有根本保障作用。“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充分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谈道:“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2)邓小平也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也是这样,有监督比没有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13)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强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14)。2007年发布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将我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主要归结为以下几方面: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维护稳定。(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长期的民主实践中得到检验,充分体现了基于中国现实国情的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还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它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救得了危难,促得了发展”,这不仅是世界各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评价,也成为亿万中国人在展望未来时的信心所系。(16)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自信之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经济基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保证了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各安其所,各擅其能,共同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与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密切相关,从把私营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的尾巴”进行排斥,到中共十五大时把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大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提出“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7)。如今,公有制经济也已不再是纯粹的国有形式,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18)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使得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主导形式。十八大报告又强调:“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19)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引导和规范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驾齐驱。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迅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有效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共同富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非公有制经济兼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经济发展营造蓬勃生机,激活市场竞争机制,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我国现行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2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中共十七大报告重申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分配制度,并强调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1)中共十八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分配制度渐趋完善。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这一背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市场与效率、发展与分配的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使居民收入分配更加合理,并使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22)突破了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属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六大又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三个要素引导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但市场本身存在固有缺陷,只能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激发了各个经济主体,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面临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我国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优势,使中国最早摆脱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正能量。我国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首破50万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对外贸易额自2009年起稳居全球第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实践命题,也是理论命题,但归根到底是价值命题。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价值关系则是指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关系。价值认同或价值取向是指作为主体内在尺度的价值意识对价值关系的选择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认同形成的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表现为实践手段与实践目的的辩证统一,最突出的特点是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反映了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习近平在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成为历史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23)从我国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这部宪法,毛泽东指出:“原则基本上是两个: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4)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确立我国国体。宪法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25)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证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二是确立我国政体。宪法总纲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兼具实质性、广泛性、代表性和合理性,是直接的、充分的、彻底的民主。
我国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制定了现行宪法,同时,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任务,对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必要修正,不断与时俱进。1982年宪法对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强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四项基本原则写入宪法序言,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二是在宪法结构安排上更加凸显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三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构。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政治制度都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做出相应改进。我国现行宪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
(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和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之得到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民利益。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提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与否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7)将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结合起来,明确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同时,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指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8)明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后来,他又多次强调共同富裕,在1993年与其弟邓垦的谈话中也指出,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要困难。(29)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凸显了民本思想。江泽民指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并强调,“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30)。中共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31)。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巩固和加强我党领导地位的力量之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32)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亮相时,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33)突出“人民”与“责任”两个关键词。正是由于我党几代领导集体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
(三)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对人的本身的关注,到确立人的物质存在,进而研究人以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4)完成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人的转变,相应在价值层面完成了从人的哲学主体论向现实主体论的飞跃,更加注重研究无产阶级的现实问题,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5)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完美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始点和归宿点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从批判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36)到发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7)的共产主义,体现马克思主义建立新社会的终极追求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从而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取向。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有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起着根本保障作用,为我国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8)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进一步凸显这一理念。“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9)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中共十八大报告四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不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人民精神面貌明显改变,政治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不仅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为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保障每个人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高价值体现。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根本保证。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8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8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43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88页。
⑧《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第381—382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
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页。
(1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3)《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72—273页。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25页。
(1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编:《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2007年11月。
(16)周龙:《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述评之四》,载《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2日。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9页。
(19)同上书,第19页。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1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页。
(23)《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2月5日。
(2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页。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章第1条。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章第2条。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150页。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71页。
(3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8页。
(3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载《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3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5页。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63页。
(3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294页。
(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3页。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71页。
(3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1页。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宪法的基本原则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人民民主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宪法监督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