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循证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张蓉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消毒供应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研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每组23人,观察组在手术之后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在妇科疾病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1],主要包括盆腔支持系统结构存在缺陷或者退化情况,其生殖系统存在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疾病发生。其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2],盆腔器官主要是子宫、阴道前壁和后壁,这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女性盆底功能性疾病的发病缘由主要是患者在阴道分娩或者长期腹压增加等导致[3]。本文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女性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每组23人,观察组在手术之后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年龄为43至79岁,平均年龄为(58.2±2.5)岁,对照组年龄在44至80岁,平均年龄为(59.1±3.4)岁,两组患者无论是年龄、病程等方面都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的手术方式按照病症以及经济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是单纯引导前后壁修补术、单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在手术后进行循证护理。

在执行护理前成立循证小组,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也就是对和女性盆底手术有关的护理措施进行搜索,对其证据进行分级并对其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选择一条最优证据支持的一项护理措进行实践应用。在心理上部分患者担心手术后会存在瘢痕,在性生活中对患者隐私造成伤害,目前重建性手术对盆底解剖结构进行恢复,其效果虽然较高但是不被人熟知,部分患者因为对其经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怀疑观望往往不会采纳。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由于患者手术后长期导尿管留置,下床时间较少,下肢静脉循环较差,导致血栓诱发;部分患者因为女性尿路生理特点,以及长时间导尿管留置或者本身就有膀胱损伤,导致泌尿系统存在感染;另外是侵蚀,在进行网片修补过程中存在着侵蚀并发症,其侵蚀部位是阴道或者膀胱,侵蚀时间大约为六周之后,有10%的发病概率,患者补片侵蚀会导致阴道出血排液异常等,除此之外还有尿潴留情况。对于心理护理主要对患者的问题进行充分解答,达到愉悦的治疗心情,在操作过程中要用屏风遮挡,减少患者羞怯感,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工作,消除紧张感,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感和配合率。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并两个小时翻身一次能够保证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另外要补充液体,指导患者食用低脂、多纤维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降低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如果患者存在阴道流血和分泌液异常情况要对液体颜色、量、性质、味道等进行观察,对患者外阴进行清洗,防止泌尿感染,另外要保证患者处于平卧位置,降低外阴张力,保证伤口能够较快愈合,如果存在外阴疼痛等情况,有可能是侵蚀,要及时配合医生进行处理。关于留置尿管护理,对患者的尿量和颜色等进行观察,如有肉眼血尿,要对导尿管长期开放时间延长,保证膀胱能得到充分休息,可以静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患者膀胱充盈要对尿管拔出,建立排尿反射,保证排尿成功率。要对患者膀胱括约肌功能进行锻炼,先夹闭患者导尿管,每两小时排尿一次,患者有尿意就开放导尿管,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将导尿管拔出,检测患者尿液残留情况,如果残留正常,说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要对患者盆底和尿道周围肌肉张力进行训练,保证盆底功能达到要求,防止手术后产生并发症,采用缩肛法,每天三次,一次十分钟,排尿中断尿液几次。

1.3观察指标

按照我院制定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观察指标》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有治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其中治愈为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完全消除,恢复到健康水平。有效为患者盆底功能有明显恢复,无效是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没有丝毫消除,部分患者还存在病情加重的情况。另外要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深静脉血栓、感染、侵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的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导致患者患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因素是患者负压增高,所以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患者在出院之后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要多食用蔬菜水果,保证食物中纤维高含量,保证大便能够畅通,减少便秘情况的发生[4],防止腹压增加,另外要注意保暖,防止存在呼吸道疾病,防止剧烈咳嗽和慢性咳嗽的产生正,在治愈后三个月内不能进行性生活,防止盆底缝线撕脱[5],另外患者要坚持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加强治疗效果。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会存在很过并发症,例如深静脉血栓、感染、侵蚀及尿潴留等,所以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并发症的减少[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永红,郭梅香,朱红艳,孔香兰.循证护理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04:93-94+99.

[2]尤洁芳,钟慧卿.物理疗法结合护理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2,36:3368-3369.

[3]王文艳.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全盆底重建手术的解剖学、影像学及临床治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4]曹晓兰.盆底解剖动静态MRI观察及其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0.

[5]丛丰辉.围手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07:235+230.

[6]丛丰辉.围手术期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25:341-342.

论文作者:张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后循证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张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