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我国建设工程构建出有效的造价信息管理非常重要。构建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过程是很漫长的。工程造价管理要想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实际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必须将所构建的造价管理信息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总结、反思,需要紧随紧急市场的脚步,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设工程项目构建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更好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
1.工程造价信息的特征分析
1.1区域性
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尤其是材料报价等,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一是在不同的城市中,建材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同,物料资源的供求关系不同,物价等级的不同,以及其与施工场地地理位置的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物料价格;其二是目前国内建材市场几乎不存在材料垄断情况,材料的选择一般都遵循就近采购的原则,以减低运输费用。上述两点使得工程造价信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1.2 多样性
我国建材市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点,材料价格受市场影响力比较大,而国家对于建材市场的宏观控制力度较为薄弱,并没有提出相关的物料价格标准,因此,同一种材料存在多个市场报价;其次,工程造价管理本身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其影响因素包含了物料、设备、人员等,所以其造价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是非常多的。上述二者体现了工程造价信息的多样性。
1.3 动态性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而建筑市场的变化频率有比较快,因此,在不同的建设周期,市场上的材料价格波动较大,而且变化频繁。从其他层次上来讲,国家政策的变化、工程设计的变更、施工活动、时间的推移等都使得工程造价信息时刻处于动态变化当中。
1.4 法制性
法制性特点是工程造价信息有且必须有的一个特点。一切施工行为和造价管理活动都要在法律的要求之下进行,脱离了法律的法律的束缚,工程造价信息就是没有利用价值的。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信息采集
2.1收集材料信息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设项目施工的基础都是材料方面,造价管理也是建设工程的关键。工程的施工材料都是根据使用类型普遍分为装饰、土建、安装等各种材料。如果,从材料的组织结构来看,也可以将材料分为普通与中等材料。其中,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就是普通材料。在进行收集施工材料信息时,需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价格、进货渠道、名施工材料信息时,需要准确的记录材料的价格称、型号等详细信息,还需要收集这种材料在其它城市的价格。在收集材料信息后,需要将记录的材料进行归类并且登记。将引进材料的地点、材料的名称、材料的型号等运用记录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记录。另外,一旦有新型产品在市场流动,建设项目的材料也应当及时的给予更新,保证与经济市场同步。
2.2收集工程造价信息
在建设项目工程还没有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建设项目的造价信息都可以作为该项目的预算目标,在施工中任何一项环节都离不开造价方面的管理。整体建设项目中从承包商到项目施工整体过程生产运用的费用就是工程造价,更具体的讲,这中间包括管理费用、税费、施工费用等。需要将所有产生的费用都纳入工程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系统中甚至存在造价资质、造假过程、造假文件等。比如,收集的造价资质信息需要进行施工方的记录、变更情况来采集信息,在此过程中,需要对造价管理方面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才能完成实际的信息采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当前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1 系统功能严重缺失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所建立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其功能都是不全面的。由于在建立初期,没有全面周到的考虑到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影响因素,因此,在建立信息系统的时候,没有应用到相关的技术手段,比如逻辑运算、软件编程、造价管理模型系统建立等等,这些技术的缺失使得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无法为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和依据。其次,建设初期所采集的信息不够全面,也造成了系统功能的缺失。
3.2 系统信息不具动态性特点,信息管理缺失
上文提到工造造价信息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但是实际的造价信息管理系统并未体现这一特点。系统中信息没有实时对接实际的市场变化,信息更新速度慢,以至于无法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所提供信息缺少时效性。系统信息不具动态性特点降低了管理系统的可靠性,造价管理人员所获取数据信息是存在缺失和遗漏的,信息失真就会导致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出现偏差。
3.3 系统管理人员素质低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是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程序编程、软件操作和数据分析,只有具备较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人才能够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但是当前的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低,难以掌握一些较为高端的编程程序,对于数据的处理存在问题,也有一部分人员缺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得信息的数据无法满足实际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
4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运用措施
4.1完善工程早间信息化管理的合理制度
要想实现工程造价得到信息化的管理制度,需要加强建设合适的管理体系,并且确保所建立制度的有效性。需要通过三方面才能实现。第一,建立具备独特特点的监管工作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等。完善的这项机构需要专业人员维护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同时,包括及时发布智能数据并且及时的更新拥有的资源。第二,需要将目前存在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从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将一些和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信息查询系统与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颁布。第三,加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性化信息,比如,利用工作限制、部门投诉、职业培训等有效的方式。
4.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数据
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建设成信息化管理形式,并不是利用拼凑、堆积相关的模块的简单方式,有效的完成采集原始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一定会提升效率。在数据采集与输出后,重点就是对数据采取动态分析、提取的流程,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做到及时的更新,促进数据库的内容更加实用。
4.3将采集到的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需要收集些合理的造价管理信息,其中,采集内容也包括施工单位的信息、价格信息、定额信息等。在相关的信息采集之后,及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数据采集完成后,建立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利用互联网的方式直接就可以向材料供应商咨询需要材料的价格方面,在这样基础下,建设工程可以在材料方面节约成本,还可以根据将市场上的价格作为实际的参考,以这样的方式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材料供应商。
结束语
总体来说,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复杂的过程,要想真正地发挥好这项工作的优势,就必须不断地总结和改进。在建设的过程中树立一个清晰且操作性强的可行性方案,并在建设的过程中统筹协调各项事宜,才能使我国的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和造价的准确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毕文雄.试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5:166-167.
[2]李微,熊洁娜.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应用实践探微[J].价值工程,2015,26:22-24.
[3]张永辉,王坤.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5,11:111.
[4]谭芳.试析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15,12:134.
论文作者:张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信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材料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