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探讨论文_党勇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探讨论文_党勇

(陕西科学技术馆,陕西 西安)

摘要:伴随国内新一轮科技博物馆建设和更新改造的高潮,主题展览逐渐为各方所追求。然而,虽然国内科技博物馆界开展主题展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有十余年时间,但优秀的主题展览仍然较为罕见。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博物馆的展览设计。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设计

1博物馆的展览设计要点

1.1展览设计中的展线布局艺术

展线布局是展览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设计的第一步骤。设计师在对展馆设计时应考虑到如下几方面。第一,确定走线的方向。第二,展线造型艺术。第三,展线设计中的空间艺术。

1.2展览设计中的色彩变化艺术

展览设计中的色彩变化如同情感变化,十分重要,表现故事的情结变化主要靠色彩来体现。第一,色彩的变化要根据故事的内容情结变化。就像贝多芬的交响乐一般,有深沉、有破折,有激昂高潮、也有缓慢的结尾。我的色彩设计理念就联想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将其版面设计成抑扬顿挫,具有丰富节奏感的音节,通过琴键的收放表现色彩的变化。第二,色彩变化要在规律的前提下改变。分段性的改变。每个段落的色调要在同一色系中变化,不能一会儿暖调一会儿冷调,冷暖调子掺杂在一起显得不合群,从而产生不自然、不吻合的效果,应该在同一色系里求得变化才能呈现自然的律动,因为艺术源于生活而胜于生活。

1.3展览设计中的文字艺术

展览设计中的文字艺术是传达内容的第一通道,所以,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理念是让观众看得清楚,而且一目了然。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展览中的文字越大,越要选用笔画粗的字体,反之,文字越小,越应选用笔画细的字体。第二,展览中的主标题和副标题设计是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必须要主次分明,达到一目了然。第三,同一版文章,字体设计中的行距和字距设计原则是行距大于字距,如字距等于行距或小于行距,观众就不知道是要横看还是竖看,容易迷失阅读方向。第四,不同字体之间的行距可以打破常规,可以缩短行距,也可以小于字距,因为不同的字体可以通过粗细的变化来区别相互关系。

1.4展览设计中的灯光艺术

一个展览的最终效果是通过灯光来展现的,灯光艺术非常奇妙。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通过它的强弱变化、色温变化来调节故事的情结变化。关注的目标要亮一些,次要内容要暗一些,一定要掌握好灯光明暗设计的程度。

2设计策略

2.1积累学术基础

科技博物馆要重视和加强学术研究的能力,既包括对主流科学教育的先进理念、理论、方法的学习,也包括成熟的科学教育内容的研究,还有相关科学教育资源的研究。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相关单位也需要更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理论水平。虽然很多设计单位在某个单项领域有较深厚的积累,但缺乏做科学教育展览策划的大格局。当面对主题策划各重要环节的需要时,均有捉襟见肘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自身研究能力尚未成熟的时期,科技博物馆应积极寻求相关社会资源的帮助,以合作研究共同开发方式解决诸多科技博物馆建设的基础工作。例如,湖北省科技馆在立项初期即重视了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聘请了当时北京大学科学史专家吴国盛教授的团队进行了“基于科技史的创新展线展项研究”,与华中师范大学和荆州博物馆合作进行了“荆楚古代科技文明成果研究”,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合作完成了“科技馆建设、运营、创新模式研究”。这些工作丰富了科学教育学术内容,积累了科学教育资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伴随课题研究的深入,科技馆对科学教育相关内涵的理解更深刻,科技馆专业团队素质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加强了科技馆科学教育学术体系的建设,为进一步提升主题展览策划水平初步奠定了基础。

2.2强化互动技术设计

在过去,展览目标是预先设定的、统一的且不可变的,这种对目标的单一要求导致展览也常常忽视公众的接受程度。在公众参与的展览开发中,目标的设定是必要的,但却是多样的和可变的。对于不同特征的公众,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效果需要有不同的考虑,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也是可以改变的,以更好地适应公众的特性。例如,美国科技博物馆将展览开发的设计过程延长到整个展览形成过程中,公众不仅可以参与展览学习的全过程,也可以参与自主设计展陈方法的过程和自我评估的过程。这意味着展览设计是灵活可变且不断完善的,可以随着策展人对公众认识的变化以及公众自身的要求而不断修改。而且在博物馆展览中,合理利用社交互动技术不仅能够吸引个体观众的融入,还能通过集体活动创造自然的交流氛围,以互助、协作、游戏等方式帮助观众克服心理障碍,弥补社交技巧方面的缺陷。20世纪末,弗兰克•奥本海姆创立的美国旧金山探索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展览中增加一些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项目,如多人共同参与的游戏项目、多人协同操作的机械设备等等。21世纪,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博物馆互动展项的形式表现更加新颖、互动界面更加丰富、技术流程更加灵活,不仅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融入其中,也使参与者之间的社交活动更加自然便捷。例如,位于东京的日本索尼探梦科技馆,主要通过各种多媒体设备来阐释现代科学技术的魅力,其中有不少展览项目都是由观众集体参与完成,可以说是现代博物馆社交互动展示的典范。展示红外线识别技术的“手影桌”是探梦科技馆最受欢迎的展项,它利用红外线辨识观众摆出的各种手影造型,投影在桌面的屏幕上,再通过与红外线设备联动的投影机将手影转换为各种真实动物的动态影像。这个游戏可以让三名观众共同参与,他们根据投影桌面边缘的提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手影动作进行模仿,模仿动作如果被红外线摄像头成功识别,观众就能目睹桌面上静止的手影变成活生生的动物影像。这个项目看似简单,但是它却具有非常好的社交效果。

3展览陈设细部设计

3.1重要功能要素

展陈细部设计应满足文物研究、文物保管、文物展示的实用功能要求.细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空间和谐、造型简洁、突出展品、主题表达和展览形式明确,其中空间和谐必须将布局与参观路线最优化。

3.2展品安全及防火安全要素

陈列展区内使用装饰材料均应满足防火等级要求,声、光、电线路的分配和走向应考虑避开展品位置,并有可靠的保护措施。深化设计展品陈列台座、支架等时,应充分考虑展品的安全性,较重的展品台座和支架结构应进行力学计算。重要的纸质、木质文物展品的陈列展柜内应设计恒温恒湿环境。灯箱的箱体应为不燃材质,并要解决热量聚集的问题,在箱体上设出气孔,以便空气循环散热。

3.3装饰材料、施工技术的选择

在材料构造、技术性能等指标中运用“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有利于进行构造细部设计。选用装饰材料应绿色环保,要求材料技术成熟、指标稳定、性能安全.因地域环境因素,比如在气候湿润的南方,木制构件易因季节变化发生严重的变形,严重的会因为变形导致挤碰脱落,对展品构成不安全因素。展陈细部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以上要素,确保展陈细部设计科学进行。

参考文献

[1]覃雪波,李勇,张晓晓.博物馆展览吸引力提升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五家国有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7,(01):29-37.

[2]骆伟雄.作为大众文化的博物馆展览设计[J].大众文艺,2017,(15):69-70.

[3]董立颖.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互动体验的博物馆展览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党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探讨论文_党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